手抄本与诗教 作者:震亚


 

手抄本与诗教

整理旧时的书箱,在靠近底层的地方突然发现了一个小本子。打开一看,竟是手抄的《宋诗一百首》。

这是几十年前牡丹江印刷厂印制的32×30规格的学生用笔记本。封面上方印有四个儿童田间劳动归来手挎篮筐的图案,封底则设计为《课程表》。由于时代久远,纸张已经泛黄,边角略呈卷曲,且有水渍的印痕。不过,总体上看,还算保存完好。

掀开封面,发现没有抄目录,劈头就是王禹偁的《畲田调二首》,而最后一页(第35页)的最后一首诗乃是谢翱的《过杭州故宫》。至于中间,当然包括晏殊、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李清照、陆游、文天祥等南北两宋著名诗人的佳作。

小心翼翼,一页页地翻看,唯恐增添新的破损;轻声诵读,让一行行诗句回响在耳畔。顿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情境中。

哦!记起来了,这是1974年前后,我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1团19连小学校当教师时抄录的。

相信,不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是想象不出“文革”时期小学的教科书会是怎样的一种状貌。《语文》十分单一,除了领袖的诗词、语录外,便是家史、村史等有关阶级斗争的故事、材料。《算术》更其荒唐,每道简单的算术题前都要冠以一段“最高指示”,以表明政治正确。对此,我和另外两位同为教师的知青(她们分别来自上海和哈尔滨)都为孩子们惋惜:大好时光、最适合学习的年龄,却得不到更切实、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

这是大环境使然,作为个体,我们无力改变。但是,在使用规定教材之外,我们能不能在可能的范围里稍微给学生多一点儿的东西呢?

我们都属“老三届”,虽然读过几年书,却没有当教师的经验,但对自己的成长经历还是印象深刻的。少儿时代,记忆力好,对于那些画面感强、又富音乐美的诗词歌谣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因此,无论是谁,都曾在父母、老师的辅导下朗读、背诵过大量的古典诗词。尽管,考试时,未必都用得上,但在潜移默化中却陶冶了性情、增添了阅历、提升了艺术品位与文学的修养——是否,可以把我们的这种经历复制给学生呢?

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这种想法是很幼稚的——“文革”中,包括古典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统统被视为“封建余毒”,一旦付诸实施,很可能会遭到非议,甚至批判。所以,开初我们是犹豫的。

机缘巧合,那两年,报纸上正大肆宣传“小靳庄诗歌运动”。这给了我们名正言顺的机会,让我们的学生多读一些诗歌。当然,我们偷梁换柱了。不是让孩子们去诵读那些空洞的歌颂“文革”的标语口号顺口溜,而是改为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古典诗词。并且,我们也预设了自我保护的理由,那就是,领袖在创作诗词时常借用、化用古人的诗句、意境。所以,当然有必要多介绍一些相关的诗人及其作品。

然而,真要实施时还面临着具体的困难。毕竟,让小学生朗读、背诵的诗词必须适合他们的年龄段与理解力。这就需要事先的筛选。然而,经过“文革”初期的“焚书”劫难后,相应的诗集已不多见了。于是,想方设法四处去借。当然,借书要还,且有期限。最好的办法是抄录下来,以便逐一细读,从容挑选。

显然,眼前的这本简陋的《宋诗一百首》,正是那个时候我在半山坡上的小学教室里,就着煤油灯的微弱光亮一字一句地抄录下来的。只是,当年我决不会只抄录这一本呀!比宋诗更有名且更适合少儿诵读的唐诗呢?无论如何,以往传播更为广泛的《唐诗三百首》应是我最先抄录的诗选呀!何况还有精美的宋词。遗憾的是,翻箱倒柜后没有找到——估计,当年早已借出或失落了。

其实,找不到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那几年里,我们带领学生在完成既定教学计划的同时,还诵读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名句,讲述了这些诗词背后的相关故事(比如孟郊的《游子吟》、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苏轼的《题西林壁》、陆游的《示儿》等)。让他们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感受到文学大师的智慧、情操与人生体验。作为教师,我们尽到了自己应有的一份责任。捎带的是,我也在抄录的过程中,又一次与古典诗词亲密接触。据说,看一遍不如读一遍,因为有平仄音韵在里面;读一遍又不如写一遍,手脑并用更利于记忆与感悟。我以为然。

应当说,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精选的唐宋诗词琅琅上口,相应的故事有益也有趣,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致。那些天,他们在放学后的坡道上还念念有词;回家后也起劲地向父母诵读,并讲述诗词背后的故事。看到孩子们的这一表现,家长们大多表示支持。有此反馈,让我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毕竟,连队中的不少老职工是通过《三字经》《百家姓》识文断字的,对传统文化有好感;而且,都很淳朴,善良,不为社会上的所谓“反潮流”、“大批判”所动,使我们少了些后顾之忧。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唐诗、宋词的各种选本比比皆是,再不用像我们当年那样需要四处搜寻、抓紧抄录,且还担惊受怕了。尤其是,最近火遍全国的“中国诗词大会”,更是让我感到欣喜,欣喜这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充满物欲的时代仍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散发着精神追求的热度。

其实,真正的诗教,不在于我们能背诵多少首诗词。关键是,看我们能否从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智慧的古诗词中,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能否通过诵读、把握这些诗词的内涵,丰富我们的情感,进而提升艺术品位与文化素养。这是当年我们抄录诗集、带领学生诵读的初衷;也是我对中央电视台倾力推出“中国诗词大会”(特意不叫“大赛”)意义的理解。

图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9d2b5b0102x2kv.html


震亚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67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