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力量和影响——一幅油画所带给我对现今民主的想法 作者:小屏空间


 

温柔的力量和影响

    ——一幅油画所带给我对现今民主的想法

丰腴美丽的兔子,身下压着一支只有人类才使用的武器,箭。它倒在那里,仿佛在思索一个终极的哲学问题:人啊,我与你,我们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凡子的话)

这也是在凡子那里看到的邵帆的一幅油画,凡子的敏锐判断力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她作为艺术评论家不仅从画中看出了画家的笔下“每一种动物都有着令人惊异的美貌:柔和、单纯、光润,洋溢着一种肥美温存的气质。还看到了一种奇异之处在慢慢从画里渗出来。

当我们抽离了背景凝视着它,你既可以把它看作动物自己本身,也似乎看到了艺术家本人。他就藏于那个动物之中,眼神冷静中带着受伤,单纯中蕴含着复杂。”凡子上面的话语太精彩了她告诉我们;“这幅画明明在陈述着一种生存与存在的困境,在画面上却远离着暴力与血腥”。

我一直觉得眼神这是哺乳动物中最有特质的东西,让我们人类在某些方面与它们有共通的地方。那颗能表现出爱的真谛的心,无论动物和人类在单纯的生活条件下,都会在很多情况下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画家捕捉到了这一点就让我们感觉到了它们在与我们对话。

我在第一眼看到这-柔弱的兔子居然是伏在箭上,就感到是一种特别的异常。它里面真是包含了有多少我们对世界的想法啊!那个兔子的眼神里流露出的目光,怎么居然会是对强者对暴力一种淡漠和安详?!它不做任何挣扎,它知道在武器下的命运大家都会是一样。

我非常喜欢这幅画,它让我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现代民主的两位非暴力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活动家缅甸的民盟领导人昂山素季和印度的国父甘地。前者受甘地影响在1991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确立非暴力原则的甘地在1937年到1948年之间虽获得过五次提名,但他始终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虽然多年以后,诺贝尔委员会对此公开表达过他们的遗憾。

我们看到却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客观存在,那时候没有办法对法西斯不做全面暴力的反击。是随着战争的结束,随着国际各种力量的逐步平衡,社会舆论与世界各国的民众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趋于和平化。

1945年出身的昂山素季和我们的领导人差不多大,她也是一个官二代啊。如果我们的官二代是以这样的能力和思想来面对群众那就是我们民族的大幸。

她的父亲在她2岁时候在到了暗杀,15岁的昂山素季是随出任印度大使的母亲前往印度。1964年,在印度中学毕业后入英国牛津大学圣休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主修经济、哲学与政治,并在此认识了她的丈夫迈克·阿里斯,婚后育有两个儿子。她在伦敦大学的亚非学院修毕博士课程。

她完全可以不用坐牢幸福的在英国生活一辈子啊。但是她却被国内的民主力量推到了领袖的位置上。其实,她并不喜欢政治,想当作家,她说;“我参加了,就不能半途而废。”作为女人的她和希拉里一样,都是有社会责任和政治思想的活动家。如果不是为了自己国家的民主,如果没有其温柔的力量,在缅甸军人长期统治的国家里,昂山素季怎么能够不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来解决国内的危机呢?她预见到了暴力在表面上看最有效果,实际上却让自己堕落为与军政权同样的地步,所以她提倡的是不暴力的民主运动。

这就让我想到了我们长期搞得阶级斗争,我们曾经的文革运动,我们国家政权更迭的以往,哪一次不是要通过暴力啊。老毛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使得我们完全忘记了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完全忽视了社会真正改变和进步是通过理解、同情、正义、爱心后的内在变化。

如果历史有某种雷同,那我想必是社会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昂山素季与她父亲昂山的政治理念是完全不同的;昂山素季支持、推广的是“民主国家发展”,而她父亲则朝向“共产国家发展”。

她父亲昂山为缅甸共产党创始者之一,并任该党领导人及总书记,想和我们以往一样走一条社会主义的路。而昂山素季的政党“全国民主联盟”走的是一条全民选举的议会道路,要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

这也让我看到了今天我们国家面临的改革正是这样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不过我们的民主进程更加艰难了,因为在我们的公有制尚未全面打破,私有制社会结构的基础还太薄弱的前提下,我们要走和平民主之路必然会困难重重。但一切都已经始于脚下了,毫无疑问我们不可能再有回头之路。

对于昂山素季无法亲自前来受奖,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弗兰西斯·塞耶斯泰德回顾了历史上与之相同命运的其他三位获奖者:德国的卡尔·冯·奥西埃茨基、苏联的萨哈罗夫和波兰的瓦文萨。

卡尔·冯·奥西埃茨基是反抗纳粹暴政的英雄,他的获奖被视为诺贝尔和平奖在人权方面最早的授奖。然而,这个巨大的荣誉并没有改变其悲惨的遭遇:他死在了希特勒的集中营中。

但是,萨哈罗夫和瓦文萨看到了他们斗争的胜利,看到了他们的祖国终于获得了自由和民主。因此,弗兰西斯·塞耶斯泰德发出了他美好的祝愿:“我们希望昂山素季也看到她的斗争戴上胜利的花冠。”事实上昂山素季所在的政党就在上两个月的大选中补选45个名额中就占据了40个,她的影响力已不可小觑,我真为非暴力的和平运动能在现今社会上取得的成就感到开心,因为我最讨厌的就是暴力,流血,牺牲。期待我们国家的民主的胜利之花也能以这样的形式开放。


注:

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称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ahimsa)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甘地的伟大人格几乎是举世公认。他具有赤诚的爱国热诚,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著信念;坚强的意志,坚韧的耐心,随机应变的本领;他待人谦恭、诚实、光明磊落,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他注重实际,反对空谈;他关心下层人民疾苦,善于体察民情并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他生活清苦,安贫乐道;他尊重女性,提倡人的精神完善和社会和谐;他的道德修养堪称楷模。正因为如此,甘地这位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东方人博得了不同民族、信仰和阶级的人的景仰和爱戴。

甘地于1915年返回印度,被誉为英雄。在随后的32年中,他为人权而斗争,为受雇主虐待的工人们的权利而斗争。最后,他要求结束英国对印度的统治,要求国家的独立。由于他的革命的观点,他在监狱里度过了许多岁月。他有一种才能,能够想方设法来阐述政治观点。他鼓励印度人自己生产棉布,拒绝购买英国布匹。他领导过一次去海滨的进军,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了他的队伍,目的是为了到海边去生产一点食盐。在那个时候,只有英国政府有权销售食盐,而食盐要征税。于是甘地就鼓励全国人民自己生产食盐。在这个事件之后,有6万印度人,包括甘地在内,被投入监狱。这次政治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印度人被允许生产和销售食盐了。

以后又进行了许多次别的斗争。最后,1947年8月15日印度赢得了独立,但是五个月后甘地却被一个反对他的观点的印度教极端分子刺杀,于1948年1月30日逝世。

圣雄甘地被尊称为印度国父,他倡导“非暴力不抵抗”运动,带领印度人民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他对道德完善、心灵宁静以及人格完美的不懈追求。为世人惊叹并永远铭记。他是人类良知的代言人。《甘地》生动再现了他饱经忧患,历尽坎坷,追求真理的一生。

莫·甘地是以个人之力抗拒专制、拯救民权和个人自由的象征。


相关图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fdeb9801013q3t.html


小屏空间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46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