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山:龙陵垦荒队:昆明最早的知青群落 作者:孙伟搜集


 

龙陵垦荒队:昆明最早的知青群落

口述:刘小山 撰稿:都市时报记者宋凯欣

来源:新浪网

近日,大型“青春励志剧”《知青》在央视热播,短短数集播出后,就引起了巨大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看待那段岁月,究竟是“青春无悔”,还是“不堪回首”?

云南,作为知青大本营,无数人曾在此洒下过自己的青春热血。他们如何看待那一段历史?面对逝去的青春,有无遗憾?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云南知青口述系列,共同走进那一段难忘的岁月。

1968年底,毛泽东发出“最高指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官方记录上,这标志着知青运动的正式开始。

然而,早在1955年,昆明就有一支382人的队伍,主动请缨,下到保山龙陵垦荒种田,并创办了“新城青年农场”。在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云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书中,这次事件被称为“昆明市最早的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

一同被载入史册的,还有这项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刘小山。当年,这个只有19岁的工厂工会主席,主动放弃在城市的优渥生活,带领一批青年,到荒无人烟的边疆垦荒,扎根一辈子,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他们为之终生坚守的信仰。

报名:

挑选比当兵审查还严

1955年11月某天,在昆明市召开的青年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大会上,一条消息让列席会议的刘小山为之一动:北京青年志愿组织前往北大荒垦荒种田。作为昆明市第四联合铁工厂的工会主席,年仅19岁的刘小山坐不住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做呢?”还在会议当中,刘小山就和与会的青年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得出结论,此事可行。

几天后,团区委书记找到刘小山,问他愿不愿意去农村开荒,并要有扎根一辈子的思想准备。“越艰苦的地方越要去,吃苦越多越光荣。”刘小山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11月22日,关于组织青年下乡垦荒的消息见报,并开始征集报名。

昆明青年的热情让人吃惊,第一批垦荒队限定400人,但短短3天时间,报名人数就超过了1700人。很多中学生和工人都积极要求加入,使最后报名的人数超过万人。

刘小山说,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决定谁能获得机会,最重要的是看对方的政治出身,“地富反坏右”一类的“坏分子”是肯定无法进入队伍的,一定要根正苗红。“我家解放后定的成分是贫农,而我自己又是工人,政治上绝对没问题。”刘小山顺利通过审查,成为“昆明市青年志愿垦荒队”中的一员。

抱着“宁缺毋滥”的原则,经过层层审查,首批青年垦荒队的规模最终确定为382人。

下乡:

很多人都是偷跑出来的

按照当时的政策,选择下乡,户籍也要一并迁下去,这就意味着一辈子可能都无法再回到城市。

当时,刘小山的两个哥哥都在澄江讨生活,唯有母亲一人与他居住在昆明。若自己一走,势必将剩下母亲一人孤苦无依。因此,为了避免受到母亲的反对,刘小山一直瞒着此事,直到他离开昆明,也没有告知母亲。而像他一样处理此事的垦荒队员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是从家里偷偷跑出来的。

第一批垦荒队是12月26日下乡的。启程当天,省、市领导在昆明市体育馆为队员们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会,进场的时候,欢送群众夹道欢迎。场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382个青年队员,统一着装,英姿飒爽,别提多高兴了。“特别的自豪,觉得自己是去干一件大事。”

欢送会后就该出发了,地点在西站,几十辆崭新的军绿色东风牌卡车一字排开,等待着青年们上车。一辆车拉20几个人,大家对面而坐。虽然很多人没有告诉家里,但早已知晓消息的父母,还是赶到了车站送行。汽车发动的一刻,锣鼓声、欢呼声、哭声……交杂着响成了一片。

离别时没有能够见到母亲,刘小山多少有些懊悔,但当他想到即将开赴的新“战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他很快便忘却了眼前的痛苦。

他的人生将翻开新的一页。

垦荒:

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垦荒队的目的地是龙陵县怒江区,一个有待开发的蛮荒之地。

像是打了胜仗的军队一样,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每经过一个地方,青年垦荒队都会受到当地党政干群的热烈欢迎。从昆明到怒江区,他们足足走了6天。

走到后来,道路全是羊肠小道,汽车已无法进去。最后一天的路程,他们是全部靠双脚走下来的,一直到傍晚才走到目的地。

此时,与极度疲劳的身体相比,让刘小山更为难受的,是这里的状况与自己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我们以为是像北大荒一样,全是平整的土地呢!”然而,眼前却是密布丛生的灌木丛和荆棘、黑黢黢的一片大山。“住的房子是原来的土司家,一个小房间里要挤一二十个人,条件非常差,连电都没有。”

尽管出发时革命斗志高涨,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刘小山,还有他的队友们还是有点后悔了。“但后悔有什么用呢,总不可能再返回昆明吧?”虽然情绪低落,但大家毕竟都是抱着吃苦精神来的革命青年,没一会儿,在互相鼓励间,队员们又恢复了活力。“我们就是来吃苦的,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队员们没有进行调整休息,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进山干活了。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在这里建造出一个现代化的农场——新城青年农场。

回城:

回到昆明的不到一半人

中间的过程就不多说了,和之后的知青一样,他们扎根农村,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恳恳地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收获着。他们又和之后的知青不一样,因为他们在此一待,就是一辈子。直到今天,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仍未能够回来昆明,一些人,甚至已经长眠在了那里。

刘小山算是幸运的,在农场工作30年后的1986年,省农垦局的一纸调令,让他重新回到了昆明。此时,他已由当年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了鬓发尽白的老者。岁月沧桑,他将自己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他所为之坚守的信仰。

回到昆明后,刘小山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做了农垦局的工会主席,生活平静了下来。

虽然离开了农场,但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那里。因为绝大多数当年一起前去垦荒的战友,还都生活在那里。“他们在那里结婚生子,现在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龙陵人。”隔三差五,只要身体允许,刘小山还会去看望“老战友”,一起回忆峥嵘岁月。

更关键的是,刘小山在龙陵扎根30年,老母亲死后也葬在了那里。因为时代的原因,他未能尽孝,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