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点睛】:近观一场中英教学方式的冲撞·中国老师的英国试验已有结论…… 作者:井民


 

【要闻点睛】:

近观一场中英教学方式的冲撞

伦敦时间昨晚9点,在距伦敦百余公里的赛伦塞斯特,看了BBC2台播放的纪录片。该片时长一小时,内容是5名中国教师在英国一所中学的4周教学情况。按照中英双方的商定,教学方式纯中国,唯有语言用英文。因提前很长时间,BBC反复播出该片几十秒钟的片花儿,广告效应早已攒足,估计昨天的收视率不会太低。

从片中可以看出,5位中国老师无非是把中国教学移置。换言之,即拿面前的英国学生当了中国学生。譬如,每天早上7点到校,晚上7点放学;比方着统一校服,升国旗,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比方按达标目标上体育课;比方上课不许学生说话、玩手机、开小差;比方课后留有作业,一周后有成绩考核;比方对不听老师招呼的学生调座位,甚至令其面壁;比方按教学大纲行课,让学生自己跟上教学进度,不迁就那些反应迟缓者等等。

在一个小时的片子里,从要求学生着统一校服起,中国老师就遭至他们从未遇到的反抗:穿校服的时候,就有学生对着镜头说,我一辈子也没穿过这么难看的衣服,裤脚那么大,就跟要去跳伞似的;早上7点到教室,即可见学生东倒西歪,哈欠连天,还有人在提醒,比平时少睡了2个小时;正式上课,学生总是集中不起精神,你讲你的,他说他的,有人的交头接耳,有人在玩电子游戏,有人在仰天大笑,有人在举镜描眉。

5位老师开始做出很生气的样子。很快就果真生气。可是,无论老师多么生气,不听的照样不听,顽皮的依然顽皮。无奈之下,老师拿出治中国学生的办法,强令不听招呼的学生离开座位。可是这一招当即招致学生愤怒回应:“我做了什么?为什么对我这样?”一名被令离开原座的女生,不满地对着老师,也对着镜头质问。还有一位女生,实在不服管教,被老师责令离开教室,在离开前,该女生甚至骂了句脏话。

摩擦在上课进程中延续。学生跟不上进度,老师强调“用脑子”,学生在台下满脸狐疑,“什么……脑子?”有学生发出质疑声。老师即刻做出反应:“不许说话!”“不许提问!”有学生抱怨,这是拿自己当机器,甚至是对自己人权的侵犯。还有学生暗讽,台上的中国老师是老妖婆,只知道絮絮叨叨。而那位中国老师,恐怕还不到四十岁。做广播体操,引来大片学生笑场,觉得那种整齐划一的动作,很滑稽。让学生操场跑步,更是遭到大片反对:“为什么非要争先恐后?”“为什么要跑得慢的我当众献丑?”有个男生甚至只跑了几步,就自动离开操场。老师要求回答问题,有学生不仅不配合,甚至与另一学生交流:“我到这个学校来,为的是读书,干这玩意儿做啥?”另一学生回应,“我来是书都不想读”。甚至,早上升国旗,也有学生问,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每天都要升?顺便说一句,注意到升的是中英两国国旗,估计也是双方事先达成的协议罢。

看得出来,几名中国老师事实上放慢了教学进度。但就这样,还是有大批英国学生听不懂。要说他们真的就不愿学习也不对,那名中国男老师的数学课下来,就有四五名英国学生,找到他们自己的老师补习。英国老师在小黑板上几写几画,学生们就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为么回事!”那名英国数学老师说,今天中国老师讲的一节课,他要用一周半时间完成,意思是中国老师讲太快,导致学生听不懂。多名英国学生在课堂对同学,或对镜头说,中国老师讲得“枯燥乏味”,“无聊透顶”。在试验不到一周时,就有学生问,时间过得怎么那么慢?尽管中国老师多次提醒,在中国,每天早上7点前,学生已经上了个多小时自习,每天傍晚7点以后,学生还要做两三小时作业,闻知这一巨大差别,英国学生也无动于衷。

在昨天播放的一个小时里,没有学生家长的参与,甚至没提及他们的任何反映。但作为试验点的那所英国中学,校长成为除几句中国老师外的主角。他随时了解教学情况,经常听取师生反映。片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其在与中国老师几次交谈时,中国老师向他反映的问题:教你们的学生太难了,你们的学生太不遵守课堂纪律了,我们要花大量精力管理课堂,在中国,这些都不需要我们做;在中国,老师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服从,可你们的学生竟然向我们要人权,还说他们又不是小孩子。十四五岁的学生,不就是孩子么?在中国,我们讲什么,学生就听懂了,个别听不懂的,下去自己搞懂,也不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同学……BBC随即插入此前在中国某学校的拍摄,画面中那所中国学校黑板上方写着“思想可以放开,行动须守纪律”(大意)。

正是在校长对中国老师的走访中,一位自述在伦敦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中国女老师,直言不讳地对他说,你们的学生之所以不爱学习,原因就是你们国家的福利制度太好,学生们是否好好学习,将来都不愁吃穿。只要把那福利制度一取消,学生们立马就知道发愤图强。而在中国,学生不好好学习,未来就没有前途。校长只好回答她,你的观点我大致理解,但要改变英国的福利制度,得由政治家们做出艰难决断。后见早一天的英国《每日电讯报》,该校长明确表示反对这位中国老师的观点,认为英国学生不好好学习,不能归罪于英国的福利制度:“我的学生的纪律并不像中国老师认为的那么松散。你在没有摄像机出现的时候,到我的学校看看,你就不会看到这样的行为。……”“如果你进入课堂,对待学生的时候没有表现出尊重,那么你就会遇到问题。”他还说,问题出在“中式教育方法与英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存在冲突,英国学生习惯了可以向老师提问,并且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老师的尊重。而且英国学生希望在学习上表现出多样性,不习惯被禁锢在一个大的群体里,不习惯同一个班级的人学习同一个非常狭隘的教学内容。”

得为这位校长强调一下,他的学校在英国中声誉很好,学生成绩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英国教学监督机构对其视察报告评价总体为“优秀”,是该国的最高等级。当然,比起屡在PISA(中学生综合水平测试)中拔得头筹的中国学生,他们那“优秀”也仅限于英伦三岛。

顺便说一下,大概是为了彰显“中式”,试验的英国中学墙壁上挂有如下标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满后”,“吾日三省吾身……”,黑板上方还有“团结,奋进,拼搏……”(大意)。但就是老师在讲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满后”时,至少有两三个英国学生质疑,“为什么?”课后有学生称,中国那种哲学,自己不能理解。估计老师若讲“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之类,得把台下集体讲哭。

到底是擅长做新闻,BBC全片尽量做到不动声色,不加入主观评判,大量佩戴在老师和学生身上的微麦,忠实地记录了试验期间师生们的点点滴滴。但在某些为十分为人注意的地方,他们还是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在屡屡管教失效后,“中国老师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BBC庚即拍到,中国老师开始对学生分而治之,从他们中选干部,对干部们进行专门教育和打招呼。BBC的画外音及时跟进,称这是“共产党的一贯做法”。不过,在拍摄英国学生上纯中国内容的课,如舞扇子,包饺子,学中文,以及玩一种取环游戏时,该片中的中国老师教得轻松,英国学生也学得专心。

顺便提一句,片中那位中国男老师所教的连环摘取游戏,让那位此前的体育课中自感“受辱”的男生,成为第一个成功摘取完成者,从而极大激发了他的学习潜能,让他真正体会到,先前体育课老师对他所说“你这方面不能,不等于你其他方面也不能,说不定,你其他方面比别人强”,不仅仅是安慰,更是鼓励。中国老师在“治”学生上,还是有办法滴。

观片的时候,有4个中国人4个英国人。看完昨天这一集,中国人议论纷纷,英国人沉默不语,或许试验是在人家国家做的罢。井民个人倒有粗浅看法如次:第一,试验只区区4个星期,不可能改变别人十多年养成的学习习惯;第二,如果福利好就使孩子们不好好学习,那么英国那么多世界一流大学早就枯竭了;第三,人的学习能力的释放,有个阶段性,更有个总量。中国孩子可能是释放得早,英国孩子可能是释放得迟。放得早,早泄。放得迟,迟泄。所以中国有“大学好玩”的说法,据说英国大学没有。第四,如果高中毕业就走向社会,或就从事研究,中国学生可能是天下第一。遗憾是人类文明已经不允许。因此在学习的什么阶段上评价基础教育的质量优劣,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复杂话题。单就基础教育评价基础教育,与单就高等教育评价高等教育一样,不尽合理。第五,据说按协议,也有几位英国老师在中国用纯英式教学,可以设想,中国孩子尤其是中国家长,不会放心英国老师这种试验,因为他们没有“不考虑升学”的潇洒,承受不起英国教师骨子里的自由和放松。第六,据说BBC所做片子分三集播放,昨天只是第一集。期待下两集会有出彩甚至出乎意料的反映。因为昨天片中的周考核还没出成绩呢,中国老师一周辛苦的回报如何,还是个待解之谜。

发句感言,教学只是教育的方法或手段,其背后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所为的的目的,欲行的动机等等,远比教学本身更重要,更起决定作用。对师如此,对生亦然。所以,教学方式的冲撞,归根结底是教学观念的冲撞。试验综归是试验,犹如探索到底是探索。能否大面积铺开,寰球同此凉热时再说罢。

                                                                   2015-08-05

 

中国老师的英国试验已有结论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强吗?中国学校》第一集播放后,部分中国网民,甚至片中个别中国老师,对BBC颇有微词,认为他们“专挑乱的播”,是在“炒作”。如此反应,恰好表现出不自信,哪怕是在基础教育上。事实上片中师生的表现,看不出丝毫炒作的迹象。看了第二集,如此看法更加坚定。倒不完全如BBC创意总监巴格诺尔随即的回应,该片是“试验纪录”,关键有一个前提,恰是英方媒体和教育机构见中方学生成绩好过自己,感到自身基础教育已经落后,把中国基础教育当先进来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邀请五名中国老师到英国中学的试验。当然,作为媒体,BBC最想做的,无非是展示与对比,因他们正确判断出,其间必有卖点溢出。另外,说上述话者,只是看过人家三集片子的一集,至少在第二集,那个“家长会”就很有意思,也很中国。那位数学老师叫来家长,拿走学生带进教室的烧水壶,方式上也很中国。尽管BBC不忘提醒,按照双方的协议,中国老师严格按“中式”行教,英方不应干预。

片中那位中国老师色厉内荏地呵斥,“不许说话,不许提问”,尤其是不许提问,充分展示她已成的职业习惯。然而这个习惯其实很可怕,因它背后的逻辑恰是,老师所讲,绝对正确,老师权威,不可质疑。天长日久,学生在这样的老师训导下,作为人生而具有的好奇心、怀疑心、探索精神等宝贵品质,也就逐渐被掐灭。何况老师在课堂上绝对正确,是绝对不可能的。譬如,老师要准确读出所见的汉字,就基本是不可能。尽管有所谓“一字不识,枉为人师”一说,但事实上,即使一些常用字,也会让原本不错的老师读得尴尬。如近期的小鲜肉宁泽涛,一个“宁”字,连高端职业播音员也历经几次调整,才最终读对发音。同样,片中那位教英语语法的老师,至少在片中就有举时态例时,出现英国学生不明白的讲述,因为他们根本不这么用。而她不经意地在口语PP连说,也即刻让英国学生想到“尿尿”,进而而笑场。这种蛰伏在文化深层的潜意识,非异域文化能意会,不能苛求那位老师。

如果事实真如片中一位中国老师所说,中国教育强调听话,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否则就不能成为好学生,不能成为好学生就不能成才成器,那么,她就等于在主张老师在各方面无条件优于学生、家长在任何地方都无条件比学生正确。然而,这样的事实恐怕也不能成立。正如片中一位英国学生就说,家长的话哪能句句正确?说不定这个家长是个吸毒者,是个玩世不恭者,以及有犯罪倾向者等,他说的话,子女都得听么?也倒是,要求学生无条件听命于老师和家长,前提必须是老师和家长不仅比学生先学、多学,先懂、多懂,且处处比学生正确、深刻,全面、客观。若此,全人类就只听最早那个祖先的算了。可惜人类没有如此超级智慧的祖先。不知片中那些贴满墙的中国圣人之言,是否就在潜意识里在向英国学生传递信息,在中国,我们就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学生就应该去这样理解的。

如果中国老师真如英国人所称,讲那么快,那么多,最后又证明,英国学生在随后的学习中终会懂得,终会掌握,那就说明中国老师真的讲急了,用力过猛了。即便是中国的大学也证明,有些东西当从小学起,经常讲、反复讲,有些东西,则未必,更多东西,当放在随后某一阶段上讲。经常讲、反复讲的,多半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未必需要经常讲、反复讲的,是人文和自然方面那些与时俱进的知识。恰是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讲多了,讲早了,甚至讲过了,进入大学后的学生,突然发现好多东西都似曾相识,便再也激发不起往日的学习热情。加之此时早已没了好奇心、怀疑和探索精神等,读大学真的就成了件轻松的事情。至于哪些东西被学生发现似曾相识,大学老师都晓得,不赘述。至少,对中学生讲那么多英语语法是否合适?片中的英国学生就公开质疑,我们天天讲英语,为啥还要学主谓宾?而那位中国老师也对着镜头说,英语语法,中国学生都比英国学生懂得多。不知这是中国学生的不幸,还是英国学生的悲哀。

英国学生不是不怕老师,只是不怕中国老师。片中,感觉必须“给予中国老师声援”的教导主任,一站上讲台,学生们立马就规矩了。问他们何以如此势利?得一学生回答:感觉他就像首相站在身边。不知英国学生是否怕他们的老师,如果也不怕,真就逆天了。如果怕,原因就当在中国老师身上找。总不至于说那些十四五岁的小屁孩,也有“种族歧视”观念么。做老师的恐怕得明白,要让学生感到怕,得努力做到不怒而威,让自身的知识、才情、爱心、责任感、人格魅力等,综合起来,透射出去,让学生由衷敬佩。如果老师得用提高嗓门、罚人出场之类手段让学生怕,那也就同时显示了老师的黔驴技穷。片中的中国老师感言,自己在中国,学生都很乖,学习都很自觉,自己无须管理课堂,因而没有这管学生的经验。看来,在中国基础教育体制下,中国老师的强势,其实是有水分的。

天下闻名的中国学生刻苦、努力,片中的中国老师认为,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压力大,竞争压力高,今天不好好学习,来日就不会有好日子过。这只是部分的正确。更多的事实是,中国家长和中国社会施加给中国学生的压力,至今仍然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到好中学好大学读书,就等于能读好书,更等于能过上好日子。然事实上,即使不能上好中学、好大学读书,也不等于自己就读不了书,即使读不了书,也不等于此生就不会有好的未来。现实中国固然已经使得人的一生与一纸文凭紧紧关联,然而真正的人生幸福与成功,其实的关联者更多得多。

五名中国老师也不容易,尽管其中两人分别来自两所中国一流中学,三名来自有过中国教学经历的居英老师,但她们要独自面对的是,五十名正处于叛逆期的英国学生,何况这些屁孩与自己往日所教,在方方面面都迥然不同。想起来也是错位,与五十名学生在文化、历史、人种上根本不同的老师,要用人家的语言,教人家的语言、世界的数字和中国的文化,要都能教好,除非他们是全能教师。遗憾世界上没这种教师。同样的道理,五十名与中国老师在文化、历史和人种上根本两类的学生,要接受来自他们嘴里的中国文化、英语语法和数字,若真能马上适应,那才是怪事一桩。

再说,最根本的,是中国老师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要他们长大后报效祖国,孝敬父母,而他们来到英国,目标立马发生巨变。尽管,回顾欧洲反法联盟战史,一战二战历史,以及英阿马岛战争什么的,可知英国人也非不知报效祖国的。但肯定,他们不会立志成为什么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不幸的是,教学作为一种手段,根本上是服务和服从于某种目标的。

试点所在的博航特中学,在英国公立中学中名列前茅。虽然在出高端人才上,比不过知名的私立中学,在国际中学生测评中,成绩也不如中国学生,但如果他们的学生都像片中那些小屁孩样,无组织无纪律无老师,那么真的就该为英国的未来作杞人忧。但如果人家从来就如此,则似乎又可说明,他们的过去铸就了他们的未来,他们的教育奠定了他们的现实,与我们中国的过去铸就了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育奠定了我们的现实一样,仅仅从课堂上,仅仅从教学方式上,仅仅从学生是否服管教上,以及仅仅从老师是否耳提面命上,看不出优劣来。请注意哈,本人对中英基础教育的水平、模式,不做高下优劣的评价,因为做不出。

本人的观点是,教育本质上是施教者与受教者间的适合。中国教育适合中国学生,英国教育适合英国学生,或中国学生适合中国教育,中国教育适合中国学生。特定老师适合特定学生,特定学生适合特定老师,或许这也是因材施教的本意。否则就是换位,换位就是错位,错位就是出位,出位就出效,出效就是媒体所爱。BBC能抓住这一卖点,说明他们的新闻鼻极灵。而双方的中学真要这样互换或错位教,老师与学生,还有学生家长,没人会赞成。不要滥提什么“有教无类”。似乎那五个中国老师,就应该把那五十个英国孩子调教成中式学生,且在区区四个星期内就得达成目标,否则他们就不是合格老师。真要那样,天下就没有合格老师。何况有教无类那成语,井民觉得易中天的解读更合理:有教,才能让受教者不与无知无德者同类。或有教,才最可能减少人之为人的另类。所以,BBC的试验,恰如他们的创意总监所说,是让中英两种教育方式,以及背后的教育理念,来个试验与对比。至于观众对此的感受与解读如何,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下周二,伦敦时间晚九点,《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的最后一集,就将播出。届时,中国老师所教学生的成绩测试亦将揭晓,可能会有令中国观众欣喜的情景,以及觉得温暖的场面。但多半也得不出结论,中国基础教育一定好过英国,或英国基础教育其实优于中国。尤其是要若将双方的试验进行推广,广大中国学生和家长肯定不愿意,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和家长,甚至还会持强烈反对的态度。同样,就算是英国政府把那惯坏学生的福利制度彻底废除,学生和家长也更不会愿意参加中国式教育的试验。年纪轻轻的他们已经在课堂上多次表示,自己的课堂发表观点、说话、打闹、喝茶等“人权”不容侵犯,至于老师及家长的“尊严”,则该挑战就挑战,不许挑战就是对自己人权的侵犯。试验圆满结束,BBC再在纪录片丛林中添一新叶。

                                                                    2015-08-13

 

中国学校考赢英国学校

北京时间19日凌晨5点,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播完了最后一集。以三个科目学习的测试论,“中国学校”全面超越英国学校,BBC项目策划人所称的令人欣慰或高兴的画面,终于接连出现。五名中国老师,尤其是测试三科的老师,在同样时间内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上,全面赢了英国老师。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英国教育界及BBC,之所以主动登门求教于中国教师,以及花大力气做这个为期四周的试验,反映出他们确实想提高自己学生的成绩。而在他们的惯常做法内,几乎做不到。

本集,中国老师的敬业、耐心和细致,也大部冲抵了他们的威严、刻板形象。譬如数学老师为帮助那位有资质、无纪律的屁孩转变,打电话找了他的家长配合,面对面做了他的思想工作,并以鼓励勉励加激励,硬是让这个调皮蛋儿的学习态度发生骤变。即使是没有纳入测试的体育课,中国老师的认真负责,也使得学生受益匪浅。尽管那位学习成绩好、唯独体育差的女生,一直就没想通到哭,为啥只体育一项弱,就使自己的评价下滑那么多,以及着实理解不了中国老师的告诫,在中国,很可能就是掷球远近的那几公分,就完全可能决定一个学生上哪类学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才教育理念,令这位认为学习好即可一俊遮百丑的女生无法理解。

值得赞许的,是英方校长承认,中国老师让他们知道,让学生尊重老师,是自己学校必须加强的弱项。中国老师则说,在英国从教这四周,让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双方都意识到,试验仅仅是试验,双方对彼此做法的借鉴空间,其实很狭小。譬如片中一位中国老师说,我们教任何东西,都与爱国、奋进有关,比方教扇子舞,也融入了抵御外敌、保卫国家的意识。英国学生则觉得,那纯粹就是个玩儿。同样,博亨特中学的校长也暗示,测试结果只局限于同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能扩大到对中英教育优劣的评判。尤其是他那句(大意)“如果证明‘中国学校’行,我们就可对老师大裁员,把学生都整到走廊里,那倒是大大节省成本了……”,幽默的表层下面,是依然的质疑。还有那话外音所说,在十三四岁这个年龄段上,是否有必要让学生以超出英国学校一倍的在校时间,去搏去那样的考试成绩。

说到底,还是涉及中英教育理念的不同。欲让学生早学习,多学习,鼓励尽量以高分而不是以保持好奇心与怀疑、批判精神进入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方式优于英国。欲让学生慢学习,少学习,保持好奇与怀疑、批判精神进入高等教育,则至少,目前是英国略占上风。至于一帮十三四岁的孩子长大后,成才、成器,尤其是成大才、成大器的机率,暂时还是英优于中。中片中有位中国老师也承认,英国学生的好奇心与怀疑精神,是中国学校不在意的。一位英国学生则抱怨,“中国学校”那套,是把人当了机器。所以,即使测试是“中国学校”输了,结论也永远还是那涉及两个民族、两种文化、两类国家教育理念的差异,以及由差异所决定的双方不可能大幅借鉴彼此。

接连三集的纪录片,引发了井民对英国基础教育的好奇。趁人在英国,查阅方便,顺手就查了近年英国基础教育的新闻。结果吃惊地发现,中国学校那种让学生学习量(包括作业量)增大,以换取考试成绩上升的教学方式,其实在此次BBC的试验之前,就已经在英国业内引起广泛的争议。

仅以是否留作业为例。就在距井民敲这些字之前4天,该国肯特郡一所中学决定,从不给学生留作业,到要给学生留作业。不想,只是这一小小的改变,就即刻遭到家长们的强烈反对,多达600余家长签名,要求学校收回成命。理由是,留作业,孩子回家就没时间陪家人了,也更少自由活动时间了。更有家长说,当初送孩子到该校,就因为它不留作业。几位签名者的意见,还上了《每日邮报》。可见,博亨特中学所试验的“中国学校”,要想在上述这所中学落地,怕是断不可能。顺便说一句,博亨特中学是英国最早开展中文教学的公立中学,长期与中国“有染”,使他们搞“中国学校”试验,有别校没有的条件。

反过来,去年3月17日的英国《快报》报道,一位叫亚伦的14岁男生,在校操场集结百余名同学游行示威,要求学校增加作业量,结果被学校以违反校纪为由,禁课两天。亚伦如此极端是因为,自己的数学挂了,而挂的原因,他自认是作业太少。据同一报道披露,该生的举动得到大约百名同学的支持。学校对他禁课的处罚,更是让他52岁的妈妈恼怒,她认为,孩子只是为了争得好的教育。顺便也提一句,在刚刚播出的BBC片子中,那位中国数学老师就说过,在中国,学生要想数学学得好,就必须多做题,大量做题。想必,如果那位姓邹的老师到亚伦的学校任教,可能就高山流水觅知音了。

如上教育观念和做法上的“自由行动”,在我们看来,简直是不能容忍的乱七八糟。那么,他们的教育管理机构,是放任,还是收拾?结论又似乎是后者。证据之一是,3年前,他们就已通过调查,得出英国学生的家庭作业量,远高于许多欧洲国家。此事曾在2012年12月21日被BBC报道过。当时的调查结果是,英国学生每周作业约5小时,此量超过芬兰、德国、瑞典和奥地利,只落后于上海、俄罗斯和新加坡。调查同时显示,学生花在作业上的时间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好。而中产以上的家庭,更加容易做到多让学生做作业,贫穷的家庭则因父母无心督促、家庭居住空间狭窄等,学生做作业的量明显缺乏,自然也就体现在成绩上更加落后。

值得注意的是,更多英国人却没有简单从作业量的大小,去推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若干机构随即进行研究,到底多少作业量,才最能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又最少影响学生的自由生长和健康发展。因为他们同时发现,作业量少的欧洲国家芬兰和亚洲国家韩国等,测试成绩同样优秀。尤其是芬兰,该国学生在测试中获得高分,但学生的作业量却是全欧最短,且在学生家庭所属的社会阶级之间,学习成绩的差异也极小。

今年3月,再一项研究被英国媒体关注:如果学生一天的作业时间超过90分钟,成绩不仅不升,反倒会下滑。有意思的是,该项研究是由西班牙奥维多大学进行,且目标人群是该国北部公私两类学校的7725名中学生,科目是数学和自然科学,结论是提高成绩无须大量布置作业,而布置有系统性的作业,以及作业布置的定期性,显得更加重要。英国也有学者发现,一味地增加学生的作业量,有违该国所信奉的“自由”理念,同时还会逼迫更多视学生健康至上的家长,出手替子女完成作业。一位叫凯西·兰森的学者说,认为英国学生太懒,需要加大督促的观点,明显是错误的。

研究归研究,动作归动作。那么,英国近年的动作是什么呢?据悉,两年前,英国即开始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尤其治理“逃课”为切入点。看来,BBC纪录片中的那些熊孩子,还远不止博亨特中学一家独有。一些孩子逃课,是他们背着家长的擅自行为。一些孩子的逃课,则是家长为了躲开假期高昂的度假费而暗中支使。不管是出于哪种理由,成为“现象”的逃课,已成令英国教育管理机构头痛的问题。于是出台的管理制度是,给逃课学生的家长开出60英镑罚款通知,三周后拒不缴纳,则罚金翻倍,超时仍不缴纳或被罚两次以上,当地教育福利机构将介入,并可能将家长诉上法庭,法庭则会根据情况,处以最高2500英镑或最高三个月的监禁。

规定逗硬了么?也是BBC的披露,仅仅在2014年,就有16430人因未能保证孩子到校上学而被起诉,比2013年的数字增长了25%,其中超过45%的案例,被确认有罪。在该年所有被判有罪的案例中,9214人被判缴纳平均为172英镑的罚款,18人被判监禁。举起法律武器对付逃课学生的家长,恐怕在我们都很难做到。且该手段其实也是对付逃课学生,仅仅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未成年,才得以逃过法律的直接处罚。

在这个背景下,五名中国老师“支教”英国,“中国学校”试水英国,确实就有着厚实的社会基础。因为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是举世公认的。同样,中国学生的学习量,同样也全球无二的。而能够把那么多的学习量,施加到生长期和叛逆期重叠的孩子身上,就只有把绝对的权威交给老师,而老师则必须把该权威发挥到极致。在此前提下,学生想要在绝对服从和听命的同时,依然保持天真、好奇、怀疑、挑战等,肯定就难上加难了。

如今我们似乎能悟到,BBC试验的假设是:中国学生的成绩质,背后可能是他们的学习量。而以他们上述那些众说纷纭的教育方式,想必BBC的策划人猜了很久也没猜透:到底是中国老师有独门绝技,还是中国学生就服量大质优。正因为他们自己搞不定结论,才决定搞个“中国学校”试试看。别忘了,在世界哲学史上,英国恰是经验主义的发源地,培根、洛克等先祖强调的核心精神,即是一切理论或认识,都须经试验、实验等经验的手段获得才可信。何况,这么一试,必然碰撞出卖点极高的新闻。至少,近期在中英两国甚至更多国引起的争论,就证明了BBC的策划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有关注才有争论,有争论又会激化关注,在争论与关注的相互较劲中,“收视率”这个媒体的最爱,就不知不觉获得提升了么。

                                                               2015-08-19

 

教育的中式英式与莫衷一是

世界媒业老贼BBC,谙熟“一鸡几吃”之道,在先以中国老师与英国学生激烈冲突画面做广告吊足观众胃口,后以非得分三次播出、每次总以“静待下文分晓”方式牢牢抓住观众眼球,中间适时激活观众热议、当事老师报怨、专家质疑、项目策划出面暗示“会有欣慰在”后来死死锁住观众,最后以做一档专门视频连线对话来邀请当事老师、教育专家和观众发表感言,待《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一片的边际效应发挥到极致,方才勉强挂上个暂告一段落的牌子。而由该片引发的话题和思考,则让中英两国教育界,甚至更多人士,去长久争论和讨论。说不定,未来某天,BBC又会重拾该话题,将观众日渐冷淡的热情再次煽起。全媒体或融媒体,BBC这弄出个典型。

不多说。因时下人在英国,有机会看昨天那个视频连线,觉得连线可谓纪录片的延续,相关话题的补充,不乏看点与启发。

连线的主题是:中英教育的差异。主持人是BBC中文总监李文,参与嘉宾是五位“支教”的中国老师之一杨军,英国百福教育集团总裁马良博士,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会长伍善雄,两位留英学生,一位学生家长。同时开放网络,让网友各抒己见。

在一个小时里,主持人总共发出十五六个问,主要剔除内中相近和重复的,大概有如下几个:1.BBC中的“中式”是他们设计的,还是中国老师设计的?2.片子是否真实反映中式教育?3.中英教育的差距在哪里?4.中式教育好还是英式教育好?5.什么叫做学生的全面发展?6.若可能,你愿意选择中式教育还是英式教育?7.教育是该培养精英,还是培养公民?8.中国教育究竟坚持传统,还是吸纳英式?等。且就这几个问,也大多只讲提出问题,不讲内存逻辑,毕竟节目不是学术研讨么。

对问题1和2,杨军老师宾的回答是:各有贡献。BBC建议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加入,本人建议加入扇子舞、剪纸增设,另一老师建议弄进包饺子。这才明白,片中所现中式,原来真还未必“全中”,也不完全“非中”。家长嘉宾也说,中国学生上学没那么早,也没那么晚,许多中学已经不是每天学十二小时了。难怪片子播出后,有中国网友批评,片子污名化了中国教育。批评有一定道理。可见纵是纪录片,也只能部分真实,尽管是大部真实。

对问题3,一位留学生答,中式强调强压和规序,以成绩好坏论英雄。本人数学差些,就是老师眼中的“差生”,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中式不能让学生凭兴趣去学习,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全面的学生往往被视为不好的学生,学生老师都不予认可。在英国,虽有偏科,也能得到师生认可。中国学生是同别人比,英国学生是同自己比。同别人比是被动和不安的,跟自己比是健康和安全的。英式教育靠自律,宽松。本人学导播专业,感觉英国大学课时少,但要花大量时间上图书馆,自己查资料。哦,该同学说着说着,就跑到大学教育了。另一留学生回答,自己初二就来英国了,感觉自律能力是中国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说明中式教育哪怕在英国,也仍然有用。杨军老师插话,称同意上述同学的观点,跟自己比与跟别人比,确实差别很大,自己对此体会很深。同时她也说,中国教育有教学大纲,英国没有,教育方法也不一样,此间的文化冲撞很厉害。伍会长解释,中国教育从小是服从老师权威,英国是注学生个性,中国重视高分,英国重视才干。

对问题4,一留学生说,各有千秋,说不上哪个比哪个更好。另一位留学生说,自己出国前读的是私立高中,英语很好,尽管数学很差,也考上了很好的英国大学。现回想起来,国内即使数学再差,在英国也过得下去,但在中国,就难过了。不过,自己一点儿也不排斥中式教育,如后来在英国的竞职应试中,中国应试教育的训练,就使我更易谋取机会。杨军老师也说,什么是中式,什么是英式?有无黑白分明界限?感觉上没有。所谓中式,在英国也有,五六十年代更多。英国的好中学现在也如此,比方他们的私立学校就在搞灌输。中式的成功,很重要一点是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英国人通常会呵护孩子,让学生感到家长在撑腰,所以此次她们在BBC试验中,也采取了开家长会、招家长来谈话等方式。伍会长也说,孝敬父母、尊重老师,是中式教育优秀处。BBC这部片子的意义在于,中国最穷的孩子,可考过英国最富的孩子。

对问题5,一位留学生说,中国是高中还学数理化,而在英国,高中生可自由选择。言下之意是,中国什么都要学,且还要尽量都学好,不偏科,因此中国才有“全面发展”一说,英国却没有。另一位留学生说,英式教育让学生玩的时间比较多,但那些玩也并非无用,如他们在玩中的谈话、沟通和社交等能力,对学生的未来也很重要。

对问题6,两位留学生都直答,愿意选择英式。理由是经历了两边的教育,发现学自己喜欢、有兴趣的科目,比不得不去学那些不喜欢、没兴趣的科目更易成功。一位学生还以英式教育下,诺贝尔奖得主多举例,认为他们大多是凭自己的喜欢或兴趣,从小就关注某一专业才成功的。另一位留学生说,英式教育培养了自己积极向上的性格。她提到,留学期间,一位英国老师提醒她思考: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应当与谁相比?这是中国老师不会告诉的。在中国,高考几乎是生与死的选择,自己在高中就觉得很压抑,所以没参加高考就到英国来了。伍会长也直言不讳地说,英式优于中式,证据是在近代教育史上,英国比我们早整整一个世纪就通过传教士,开始了向海外的教育推广,他们模式培养出的名人,各界各族各类都有,如华人李光耀也是。

对问题7,马博士说自己是中间派,不特别“中”,也不特别“英”。在此他有个极好的比喻:中英之间有教育时差,“东区”强调培养出高大威猛者才是精英,西区则强调哪怕扫厕所、烤面包和开出租者也是精英。因此,英式教育在中国绝对行不通,中式教育在英也行不通。家长嘉宾也说,自己到英已过二十年,育有一儿一女,两种教育方式都用过。对儿子,基本用的是中式,严厉教育,严格管理,儿子最终学得也不错。后来对女儿,就改用英式,基本放她的敞马,想咋玩就咋玩,想咋学就咋学,结果,到儿子的同期,发现她的成绩得A数,只比儿子少一个。然而女儿过的是快乐童年,儿子却几乎没有,现在想起来都后悔。这位家长还解释内中原因,曾有一个英国人对她说,你们中国人大多只有一个孩子,所有的希望和压力也都朝向那个孩子。而我们有多个孩子,这个孩子学习好,那个孩子面包烤得好,各有各的前途。

对问题8,几位嘉宾都问答,应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杨老师说,中国中学其实从2001年起,就在教育部制定的大纲中,规定“以学生为中心”。此次BBC拍片前回了趟西安,发现中式教育已经在往英式走。本纪录片播出后,在英生长的华人后代,也开始对中文学习从排斥,转到热衷了。一位留学生说,中国教育要改进,得系统改,主要在老师,而不在学生,“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不小心,这位学生点到个真理。

直播中有网友现场发感言,其中不乏有趣者。譬如一网友说:“中国学校很多科目没有价值,如政治课,从小学到博士都有,因此,英式教育完胜”。主持人立马问一位留学生:“你同意吗?”该学生即刻吞吞吐吐,随后才在主持人的逼问下,小声说“怕被我的政治老师听到”。随后解释了一些理由,大意是避开“值”与“不值”,只说高中选择时,有些科目的配置必须多学政治,因而政治课也该开,只是我们的政治课,亚当.斯密、黑格尔等几乎不讲,也不那么好。

连线之外,BBC网站上的留言也颇有意思。

有留言涉及中英教育的特点:“我是英国海外学校学生,现在最大的感觉和我以前的学校感觉更加的自由,能更好的去求知而不是被灌输,允许质疑,也能让我更自主一些。”“英国系统可以申诉,可以质疑,但是中国要是质疑可能会,呵呵。”

有留言涉及中式教育的弊端:“……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讲,我想他们的目标其实很简单,以最快的速度(当官/挣钱/自我修炼,无论途径是否正当)尽快改变自己的不公命运,惹不起总躲得起吧”,后面竟有个俄罗斯网友留言:Всевернотакинадо(大意:那是必须的)。

有留言涉及批评中式教育:“愿意用英国教育和愿意用中国教育,与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会做人,还是让自己的孩子做奴才。如果你是想让自己孩子做人,那你选择英国教育,如果你要从孩子身上获取利益,让孩子成为xx机器,那么选择中国教育”。

有留言涉及明贬暗褒中式教育:“我高中毕业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做,端盘子别人都嫌我慢,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也一样什么都不会做,连计算机专业可以做什么都不甚了了。进了公司,接受了培训,拿到了工资,开了眼界之后,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然后,就得心应手了。我刚毕业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做,跟我受过的教育有关,我做了一段时间就游刃有余,也跟我受过的教育有关。”

有留言涉及为政治课辩护:“一说就来攻击中国政治课程。英国美国没有政治课,培养学生自己开朗性格,这是好的,这在英国国情也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经济要冲第一,美国一直想搞乱中国,中国政治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东西,颜色革命美国在中国也一直没搞成。看看俄罗斯吧,被打压成屎了。我就是支持政治课,气死美国人。我绝对不要被德国打成屎的那种希腊民主,让那些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人一边凉快吧”。

有留言涉及对BBC试验的评价:“只是说的三科成绩,中式教学高出10%。这不是完全胜出。我认为应该算总账:从投入方面来看,要比较付出的时间,牺牲的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譬如在国内的孩子没有玩,这是付出的代价);还要比较‘产出’,除了成绩,是不是另有收获,如培养了学习兴趣,有课外阅读和活动,身心是愉快还是压抑……”

有留言涉及中英教育的比较:“中国初等教育更优秀。搜一下视频‘比较中国和丹麦中学教育的纪录片’,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初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阅读,数学,团体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都远高于丹麦学生。中国差在了高等教育上,就是大学,硕士,博士教育,中国还在沿用原来分配制度下的体制,导致高等教育学生都是混日子。……”

类似还有网名“刘妍”的留言:“我和牛津毕业的英国同学讨论了一下,发现差异主要在大学教育。大学以前中国学生优势很大,大学以后就落后了。”

读到此处,井民来兴趣,凑了句“假如,哪天中国基础教育‘衰落’了,中国中学生不再每天学十几个小时了,在经合组织的综合测评中不再雄居榜首了,中国大学接下中国中学接力棒的时候也就到了。假如,哪天中国大学老师也成三五成群地受邀到英国大学教学,剑桥、牛津等也肯拿出几十个人来办‘中国学校’,中国高等教育就世界一流了。”但发了几次,没有发上去,索性在这儿发了。

                                                                2015-08-22


井民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97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