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走廊记行】山海关·姜女庙·碣石宫遗址·兴城古城·老龙头
作者:笨人
|
|||||
辽西走廊记行 山海关 此行第一站即此地。山海关其实是辽西走廊的中部终点,新中国历史上曾短时期归过辽西省。古时属辽西郡,虽然那时的辽西与现在区划有差,但它是关内外的交界这点看,归辽宁与河北都可,所以我将它纳入辽西走廊。 山海关曾游过三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安葬祖父骨灰转车时登镇东楼,八十年代末在兴城商业疗养院度国庆时搭车游了镇东楼和老头头及姜女庙,此为第三次。 周五晚上绥中公路段的小岳来葫芦岛接我和女儿,四十分钟抵绥中;小岳招待我们用餐后即到宾馆住下,一夜无话。周六早七点半小岳来车接,我们即向山海关出发。天阴,偶有雨滴下来,这种天最适宜旅游。约五十公里路半个多小时应到,但因山海关高速公路出口大修,前行至秦皇岛东口下,又遇交通管制一类的事情,本应八点多到结果晚了一小时。 从偏门方向进入山海关,老城内正在彻底改造,约三分之二老房已拆除,在清理残渣,大概正在实施新的总体规划。所谓游山海关关城,一般说就是游镇东楼,即上悬萧显所书“天下第一关”匾者。因山海关完整的关城,解放前即残破不全,唯镇东楼及瓮城尚算完好,其余如牧营楼靖边楼等皆成陈迹。近二十几牧营楼等陆续重建,但一来镇东楼是“天下第一关”的代表,二来唯它“原汁原味”,看起来舒服。 现在镇东楼连同前面的大空地已被围起来,给人不舒服的感觉。也可能是老城改造完成后能解除包围?因为镇东楼及其它城楼及城墙构成和个完整的老城,城内是古朴素雅的青石铺地的街巷及民居(古时大概兵营居多)。城楼、城墙、街巷、民居、百姓溶为一体,合谐优美。记得八十年代初来时早上五点钟天刚刚亮起来,往镇东楼走去,安静的街道中扫街的声音很清晰,在离城楼不远处的小馆里喝了一大碗豆浆,吃了二支油条,按老者的指示步上城楼,晨练者在城上舞剑,太阳未升起时的天空可见残破的城墙伸向远方,空气清新,人们安详地生活,一幅天人合一的景象。这就是中国古城的设计理念吧。现在的城楼上得楼去,与以前无大差别,连同修复的其它城楼及城墙,气势雄伟的感觉出来了。只是望着楼下拆除的老宅心中不免忧虑,老建筑失不再来,重修的可以仿古,但能找回历史的沧桑之感吗?想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家阮仪三文章,如果他要来这里,怕不会同意这样的“保护”老城。阮先生的意见听者不多,但凡听的,都取得了极好的效果,造福千秋万代。如周庄,如平遥古城。现在的山海关老城改造有可能与杭州的清河坊街改造一样,把本是历史遗产做成了假古董。 山海关城内不大,古时主要做兵营之用,城内面积大概一平方公里吧,这点面积保护原状是容易的,古街的格局并未大变,房子维修一下,居民不再增加,必要时给些政策迁出到新城区一些,这样效果会好得多。现在的办法破坏了完整的古城体系,好比一个人,腿做成了假肢。 想想也是,现在的古迹保护一是与经济建设冲突,二是体制问题,领导们不大愿意想太久的事,三是资金不足。站在镇东楼上向关外望去,应当是南望渤海,烟波浩眇,北眺塞外,古意苍茫。可现在镇东楼瓮城外整个快成了现代化城市了,好比北京的鲁迅故居孤零零立于现代化建筑之中,哪里去寻“西三条胡同”的影子! 不过山海关也保护了一部分古建筑,其中“王家大院”是代表,里面可以看到当地过去典型建筑和过去的生活物品,体会过去城中人的生活。周围的民居也大都是老建筑,只是在维修时未按统一规划进行,好象饭里掺了些沙子。街道石板铺路,排水系统完善,大概都是过去的作品吧。街巷中许多出卖当地产的一种桃子的行商小贩,用小车推着二只筐桃,买了二个,一元钱,桃色鲜红间有绿色,许多桃带着叶子,十分诱人。吃起来脆、甜、鲜,核非常小,不挂肉。比“深巷明朝卖杏花”要实用呢。保护古城,不单是硬件建设,这种产品和民风民俗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没有车,对于时间非常紧的人而言不大容易来游这个景点。这回非常感谢小岳在山海关一个人坐在车里呆了几个小时,时已十二点多,拉着我们急速向姜女庙跑去。我喜欢这个景点,一是它虽与山海关有关却远离山海关热闹纷繁的关城,孤单地独立在乡村的小山上;二是它以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凄美,让人浮想联翩;三是它整个景点小巧精致,不尚华丽,没有大景点那种唯恐世人不知的浮躁和过多的现代人为的修饰。 进得门来窄窄的一百零八级台阶,远不如沈阳清东陵那种威严,却一步步让人思索历史和传说。台阶过后便是小小的红墙围起来的孟姜女庙,上书“贞女祠”。共有二个小殿,在所有具有全国影响的景点中这大概是最小的了。前殿为悬山顶式建筑,门两侧即是那幅名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为历代所称道。其实我看它不过是个文字游戏,挂在这里实在是不仑不类,有伤主题。进得门来,约百平方米的殿中有姜女像。我更喜欢这里孟姜女像两侧的一幅对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据说乃文天祥所作。此联校殿门联思想性强过多少倍,且符合此情此景。 后殿与前殿一样极小,供的是观世音等,味道不大。倒是后殿后面的望夫石,上有清顺治八年山海关管关通判白辉所书“望夫石”三个大字。其实石头也不大,但游人在这里都注目暇想,陷入沉思。乾隆等名人都曾来这里书写下许多诗词,可想见当年乾隆到盛京巡回特意到这里来游览,吸引他的大概不是利用这传说来批判秦皇,而是孟姜女故事所带来的中国文化的感悟吧。 原来这里素面朝天,现在从十八级台阶到前后殿等基本还是这样:庙宇有些破旧,很有沧桑感,两个小小的殿,一块不大的石构成了紧凑完整的伟大传说,所座落的小山除了这些基本没有什么人工的修饰。这次我下得山来意外发现山下修了孟姜女传说的景观,还美其名曰“孟姜女苑”,说是“具有江南风格的园林式建筑”,真是画蛇添足的无聊!这与长江三峡中的丰都一样,本来很完整的历史景观,却人为地又造了一个鬼城,配以现代声光电,鬼哭狼吼,大煞风景。好在孟姜女庙的这个新的东西离原有的古建筑远,且有树木遮蔽基本对原景观影响不大,不然不知会怎么样呢。为了增加旅游收入,可以理解,但路子不对效果不会好的。文化景观对游人要有一个教育作用,不然,孩子会受到极大误导。但愿今后少些给断臂维那斯穿防寒背心的事发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秦始皇不愧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不管他如何残暴,其功绩早成定论。其一统天下,傲视华夏的气魄算得上第一人。许多英雄一面批评秦之苛政,一面却以他为楷模。曹操平定北方来至辽西,辽阔海域,临风而立,遥望远方,轻吟诗句。此时一定自比秦王,所谓“天下英雄唯我与使君尔。”做为军事家的胜利未必增添他的喜悦,政治家的宏图大业才是他的抱负。真所谓惺惺惜惺惺,碣石以秦始皇名,更以曹操名。就连毛泽东,也偏爱秦始皇和曹操,“东临碣石有遗篇”,他在北戴河边唱出这句词时,一定自比秦始皇的丰功伟绩。纵观其一生,无论功还是过,难道两人不相似?碣石,为历代文人骚客所嘱目,如果脚印可以留下,那儿一定有他们的。 现在的人们没有了秦王的雄心,他们感兴趣的是碣石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所以碣石地点之争近于白热化。我不否认纯学术上的争议,我指的是如地方政府的“梁祝”地点之争、“南阳襄阳”之争这种不顾历史真实的地方利益之争。一般认为碣石在秦皇岛,秦皇岛名称的来历也在于此。毛泽东的名篇“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即从此说。写到这里忽想到上小学时有个女同学一到文艺演出时就唱毛泽东的这首词,在“文革”中,毛主席诗词的曲子是最好听的,算得上真正的艺术品。虽然那时只有十二三岁,每听到还是感觉到白浪滔天,烟波澔眇的意境,那时我还没见过海呢,可见文学作品的力量。 那天游完孟姜女庙后,小岳用车拉着我和女儿,在当地一位他的渔民朋友带领下只用不到十分钟就从河北省进入辽宁省,再行十分钟来到这里。这里用现在外行人的观点看,根本算不上景点,我们也并未把它当成旅游景点,而是来追巡历史的遗迹。经过一个村子,转过一个玉米地包围着的弯路,眼前豁然开朗,沙滩、大海,把极少的游人显得极微小,与北戴河、青岛海滨见人不见海相比,这里才得海之妙趣。离海约几十米的沙滩高坡上有个小院落,柴门上行草体写着“碣石宫遗址”,进得门来,先是约占地十亩左右的小树林,林中有石板小路,前行便是遗址。遗址是近年从地下挖掘出来的,现在展出的是一座占地面积约二百平方米的宫殿基础部分,地上部分当然早已无存。中国的古建筑以土木为主,不象西方石料为主,故难以存留。我对古建筑外行,从现址看,宫殿为长方体,与海成丁字形,基础以石和泥土拌石灰和糯米浆而成,大概与长城的建筑无大区别;通体呈土黄色,典型的中国古建筑方法;基础部分立面帖有流线型图案的方砖瓦和直径约十五厘米的圆型排水管,设计水平已经成熟;基础的外部有一米宽的石铺散水,可以想见宫殿的檐很宽,夏季会凉爽宜人。遗址正前方距海约五十米的细沙滩,再正前方目测约百米的大海深处就是姜女石了。宫殿、沙漠、大海、姜女坟,构成天人合一的图景。此建筑似与北京地坛有异曲同工之妙,取空阔无际地,中央为人居建筑,极目望去,天圆地方,唯我为大,浩然之气,慨然而生。此比西方建筑欲高触天而不得,一有限一无限,不同的建筑思想反映不同的哲学思想,谁个聪明?还是中国人。 这里还有奥秘吗?有。去年中央电视台十频道中科院一位考古专家受访专门谈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此地是碣石遗址,因有宫殿遗址为证;同时根据资料介绍,秦始皇曾到过碣石即俗称姜女石。为了验证资料的真实性,这位专家穿上潜水服下到水中,更有惊人的发现:从宫殿殿遗址正前方下海到姜女石,有一条几十米宽笔直的御道遗址!从现场拍摄图象上看,现存的是巨大的石头筑成的梯状道路基础,御道与姜女石、宫殿,形成一条水平线,可以看出二千年前的设计、施工技术和质量,叹为观止。大概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当年海水落潮时可以顺着这条大道抵达姜女石,二是这条御道当时在宽大的基础上一级级用石头筑起高出海面,顺此到达姜女石。 一幅二千前年的图景在眼前明昕起来:晨光中,整装敛容的秦始皇从碣石宫出来,阳光照着眼前的大海和浮在大海上的御道、远处的碣石,也照着这位横扫六合的天下第一人;仪仗队和卫队列队于前后左右,静静地只有海浪的声音。突然鼓乐声大作,秦王出行的仪式开始,车辇在仪仗队的蔟拥下缓缓前行,踏上御道,缓步走向碣石……只是他不曾想到,多少年以后,人们把控诉残暴的对象集中于他,特意把他曾祭奠的碣石演义成哭长城的姜女石,历史多么有趣。 那么秦皇岛的碣石遗址错了吗?也没有,现在学者认为秦王东行,从秦皇岛直到绥中碣石一路采风一样边行边停,建有若干离宫,所谓碣石并非指一处,所以两处都是。如果就苍茫的古意辽西而言,绥中当然比秦皇岛更典型,秦始皇的版图越远,他的雄心越得到满足。可能这也是他建离宫于此的目的。
中国目前保存最好的古城有四座,辽宁境内幸存一座,每每想起,感觉这是辽宁人的骄傲。就城墙而言,兴城无论近观或是远瞧都经得起游客的挑剔。我喜欢它,除了因为它不似山海关的牧营楼为今人重建,更因为它所承载了令人唏嘘不已的忠奸、血雨腥风的换代、两国英豪的角斗。 明代宣德三年(1428年)始建的兴城古城显然是为了防范后金的入侵,尽管明代的势力范围还要远远往东北方向延伸,但中国历史上匈奴、鲜卑、契丹、辽、金、满蒙等民族与汉族的争斗贯彻始终,其方式基本是游牧民族对农业经济的汉族的入侵。汉族政权很多时步步为营式的后撤或总有后撤的准备,明代山海关以西的关外设了许多卫所,大概只起到了这种作用。可能当朝者以山海关为最后底线,从山海关的防御体系可以看出来。辽宁境内的长城大都弃石料不用,改用简易的木泥结构。 兴城为正方形,周长仅3274米,每边各一门,门上有楼,门外有瓮城,城中心有钟鼓楼。城高十米,底宽六米五,顶宽五米,以条石、青砖包以黄土而成。城四角设炮台,墙上有垛口、女儿墙,内墙有马道。城为灰黑色,城下望去和登城远眺,感觉壁垒森严、不战而胜的气势。城内有十字街,其中南北向的延辉街为修复的明人一条街,建筑为明式,商品和人流为现代,但其中有两座牌坊系崇祯时所建,看似看常,可声名远播。南第一座为征辽前锋总兵官祖大寿的“忠贞胆智坊”,第二座为祖大寿堂弟,援剿总兵官祖大乐“登坛骏烈坊”。两坊11.5米,宽13米,均为四柱三间五楼式,单檐庑殿顶,柱下有石狮。 兴城人应感谢两位人物,没有这两位,兴城不会有这样大的名声,算是“城不在大,有人则名”吧。这两位人物一是袁崇焕,此人从史料看,战略战术均为上乘,但也有主观独断之处。征战东西,击破顽敌,尽管对手为势如破竹的一代英雄努尔哈赤,但也不足以这样有名。他之流芳千古,乃特定的历史特定的遭遇所致。袁在宁远古城,一举击溃十三万人马的努尔哈赤,使其不可一世中首遇挫折。努尔哈赤在此受伤而撤,以后的皇太极也未能在这里前进半步。问题是袁没有败在敌人手中,却为昏庸的崇贞皇帝听信谗言所杀,死时京城百姓以其为奸臣,在万人唾骂声中被凌迟。明末的天是昏暗的,忠臣死得如此惨烈,天地为之动容。祖大寿也是边关大将,在镇守辽西时降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明皇以为其忠贞为其在兴城立坊,留下这千古评说的材料。本来兴城有此两人,其意义非同小可,但兴城的宣传中却以学者对祖的设终是否正确存有争议,这就太小儿科了。现在对施琅、洪承畴、吴三桂等是有种评说,认为算不得民族败类。这样一来,历史确乎如胡适所说,是个女人怎么打扮都行了。不过,专家也好,百姓也罢,绝大多数对祖这样的投降有公正的评说,我赞成李泽厚的说法,民族气节是要的,对国家的忠诚没有还谈什么做人! 夜晚,我因为需要购药,十点钟打人力车去了古城,夜色中的明代一条街静静的没有了白日的喧哗,真仿佛回到了历史的过去。一家家仿古的门面都上了门板,昏暗中我拍着药店的门板无人应答,只有祖氏牌坊夜色中高高立着,我不禁又想起白日的思索,看了看黑暗的古城墙,默默返回宾馆。
山海关长城为南北向,以正中镇东楼为中心的关城为界,向北逶迤而去通向万里之外,向南约五公里入海为山海关长城终点,即为老龙头。 老龙头为依海而建的重要军事要地,由海石城、靖卤一号台、南海口关、澄海楼、滨海长城、宁海城等构成完整的军事体系。该城为明代都督戚继光所建,戚为淅江金华人,为修长城,从家乡调来数千“戚家军”来秦皇岛一带修长城,从九门口进入河北秦皇岛境内的董家口长城、大毛山长城等都是他所建。与长城同时建的还有屯兵的“堡”以及烧制长城砖的“窑”;兵士们带来家属,生活在这里,镇守长城,有些“屯田”的味道,至今当地还留有当这些兵的后代。九门口长城最引人处当数澄海楼和入海石城两处,尽管是在遗址上上世纪八十年代重修,但所在位置和设计完全依古时原样进行,相当数量的城墙是用原址石料砌筑。且以一望无际的海为陪衬,更显威严肃穆。城墙是当时用泥土、白灰、沙浆、糯米浆混合筑成,其坚硬程度可与天然石头相比。站在入海处的入海石城上,海风习习,浪拍城墙,远处苍茫浩渺,白帆点点,令人心旷神怡;同时古代战场的壮观场面任人想象,不由人击节而叹。 澄海楼为老龙头制高点,远址地入海口不远的高地上城墙上面。“澄海楼”三字为乾隆爷写于乾隆五十四年,有清一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均到此巡视。楼为为九脊山顶建筑风格,上下两层,楼高13.86米,歇上饰有脊兽瓦,南北各开扇门,四周外出廊柱。登城顿感天高海阔,明代大学士孙承宗曾手书“雄襟万里”匾额在二楼高悬。清乾隆登楼时曾撰一联: 日曜月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 都说清康熙较之明及明以前的皇帝英明,原因之一是不再修长城,因为他从前朝的历史中悟出城墙起不到阻挡侵略的作用,必须治人心才能保国固;有学者认为康熙的心胸是开放的,不象其它朝代的皇帝是闭关自守的云云。其实这话有些成者英雄败者贼的溢美之词。中国历代汉与少数民族几乎一刻不停地进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战争,游牧民族显然对汉族的侵略如台风一般难以消除。在当时的条件下修筑长城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好,可没有极强的进攻与防御实力这是无法做到的。事实证明长城起到了极大的和平作用,兴城的守城之战就是实例。 清代不修长城,是否开放呢?我看算不上。清代入关本身是游牧民族的入侵,尽管清帝以汉文化来治理国家,但原来明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确被厄杀了。中国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的二百年不是由这时造成的吗?清代沉于大一统的农业经济的温暖自足自乐,放弃了游牧习性,中国实际上以牺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换来一个落后民族的生产方式快速向先进生产方式的转变,用现在的话说是“交了学费”。明末固然腐败无能到难以为继的地步,但发展了的商品经济如果不被杀戮应当有可能在中国发展中起到作用的。不修长城,可以自守吗?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采时,俄国人来了,英国人来了,,,,,,以后的事不必再说了。`著名清代思想家政治家魏源曾写过《山海关》一诗: 严城当子夜,百道起边声。 岛屿天风起,如闻鸭绿兵。 以他的睁眼看清世界的智慧,可能早已看出这“天开海岳”的雄关背后的隐忧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