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哥知妹儿的幸福时光
作者:为之60
|
|||||
知哥知妹儿的幸福时光 前记:四十六年前的今天,是成都首批“老三届”知识青年下乡的日子。 当年农村里如果有什么配合某一伟大政治运动的宣传活动或文艺演出,那就是知识青年大显身手的地方。知哥知妹儿(1)们乐此不疲,一因参与其中可计工分又暂避繁重的农活,二因大家难得一聚摆不完的“龙门阵”又往往有一顿好饭,三,也许知哥知妹儿间互有心仪对象?四才是可以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一“秀”身段唱腔。比如我本人从无舞台经历也在“普及样板戏”的活动中一板一眼西皮二黄慷慨放歌。 下面这组照片来自网络,十分珍贵。它记录了当年知青生活中难得的幸福时光。要知道当年照相机是绝对的奢侈品,几百知青里未必就有一台相机。反正我在乡下近五年就没有一张“广阔天地”的留影。
这是一个还算宽敞的农家院子,有可能是生产队的公房,至少要能容纳上百名观众。屋檐下有一个石磨。左侧是舞台了,挂着幕布,还有一盏汽灯作演出照明。 知哥知妹儿围坐在一张方桌旁“觥筹交错”,大快朵颐,笑容满面,其乐融融。一般说来,有回锅肉就是顶级菜肴,肉汤还可以煮白菜萝卜。
几个知妹儿正在小圆镜前认真化妆。那时的化妆品,大概就是胭脂、口红和眉笔吧。
几个知哥好高兴,对着镜头说“茄子”?
蹲下的那位知哥显然在抽烟。如果家里有接济,可以抽“金沙江”,三毛一包。不然只有抽白壳“经济烟”,八分一包。
几个知哥也开始化妆了。画眉深浅颇入时——那时“样板戏”里的革命英雄好汉皆浓眉大眼,器宇轩昂,包打天下。
化妆结束后合影,纪念这个愉快的时光。演出服装当然只有因陋就简。除一位知妹儿身着格子上装之外,其余女装也就单色小翻领。而男装除左边那位小翻领外,其他都是立领军便服样式。
知哥“彩排”,认认真真。是小合唱?领唱者热情洋溢,其余四个人的身姿表示“继续革命立新功”还是“乘风破浪永向前”?总之是“文革”中文艺宣传者的标准身段,也体现出红卫兵风采。
知妹儿“彩排”,人人笑逐颜开。用手打拍子,是快板诗朗诵?
全体合练场景。摄影师玩了点花样,图像转了个角度。右边那位知哥显然是主角,举手投足像那么回事,或者还是位“总策划”? 网上资料反映,上述场景位于川北梓潼县长征公社五一大队,人物是成都首批(1969年1月20日)下乡的三十九中学生,时间应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或七十年代初。 当年在台面上只有林林总总的“语录歌”、“革命样板戏”和催人作呕的“颂圣”歌曲如“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之类,但下乡知识青年群体中私下的音乐体验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山高皇帝远,谁还管得了知青们哼什么曲唱什么歌? 一首旧时代的《秋水伊人》(2)缠绵悱恻,寄托了多少知青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搜集、整理的新疆民歌《青春舞曲》(3)简直就成了知青们的人生概叹。一本《外国名歌200首》(4)更在知青中广为流传,成为打破文化禁锢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本小书完全就是知青们的“音乐《圣经》”!那些歌曲虽然主要来自苏俄东欧,但毕竟是异国情调,且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很多歌词都没什么政治概念,充满生活气息,多有爱情色彩,与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恰成对照,成为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寄托,抚慰着他们迷茫的心灵。难怪早在1964年5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情况的报告》中就声称“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感情的《外国名歌二百首》,发行了七十多万册,在广大青年学生中造成很坏的影响。”多亏了这“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感情的《外国名歌二百首》”,“伴我度过那个年代”(5)。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唱这些违禁的外国歌曲就是知青们摆脱多年来精神枷锁的开始。 四十多年后,记得下面这些歌曲的当年知青应该大有人在吧: 《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红莓花儿开》、《山楂树》、《小路》、《灯光》、《春天里鲜花怒放》、《海港之夜》、《田野静悄悄》、《纺织姑娘》、《黑眼睛的少女》、《孤独的手风琴》、《草原》、《遥远的地方》、《伏尔加纤夫曲》、《哥萨克之歌》、《春天来到我们的战场》、《德涅泊尔河掀起怒涛》、(以上都是苏俄歌曲)、《多瑙河之波》(罗马尼亚)、《乔治参军去》(罗马尼亚)、《波兰圆舞曲》(波兰)、《在密林里》(波兰)、《小杜鹃》(波兰)、《含苞欲放的花》(阿尔巴尼亚)、《游击队之鹰》(阿尔巴尼亚)、《深深的海洋》(南斯拉夫)、《红河谷》(加拿大)、《美丽的西班牙女郎》(西班牙)、《鸽子》(西班牙)、《桑塔露琪亚》(意大利)、《小夜曲》(意大利·托塞里)、《念故乡》(捷克)、《在路旁》(巴西)、《西波涅》(古巴)、《剪羊毛》(澳大利亚)、《在森林和原野上》(芬兰)、《索尔维格之歌》(挪威)、《星星索》(印度尼西亚)、《到罗拉山去》(印度尼西亚)、《宝贝》(印度尼西亚)、《哎呀妈妈》(印度尼西亚)、《春之歌》(朝鲜)、《樱花谣》(日本)。 音乐这个东西是有点神奇和玄妙的。它既可以与歌词“珠联璧合”,也可以貌合神离让人听出“弦外之音”。邪恶政治没法完全支配它。尤其“文革”中那些借少数民族音乐之名的曲子如《北京喜讯到边寨》(6)、《送粮路上》(7)之类,往往独具一格却又很安全地被当局所接受——不知是作曲家恰到好处的别有用心还是另有高明之处?那个年代有一首曲名看上去是“颂圣”的小提琴曲特别令我难忘,那就是《梁祝》作者之一陈钢先生的作品《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在大多数中国人还唱不出来“4(Fa)”和“7(Xi)”(8)的年代出现一连串半音阶的轻松亮丽乐曲,简直可以说作者是有意在颠覆那个时代的主流音乐,让人眼前出现一个异国情调的边塞小城生气勃勃的欢快场景。当今的小提琴奇才李传韵把《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演奏得出神入化,谁还听得出来这是诞生于“文革”期间的曲子?
注: 1、知哥知妹儿:当年四川一带地区对男女知识青年的俗称。“妹”带儿化音而“哥”不带。 2、《秋水伊人》:1946年中国电影《古塔奇案》插曲,由贺绿汀作词作曲。下乡知识青年们最喜爱的是第二段歌词: 望断云山
5、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关知青下乡的著名流行歌曲《小芳》的歌词。 6、我感觉有彝族音乐元素。1974年前后,正是邓小平第二次复出时,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率波士顿交响乐团应邀来华,就演出了该曲。 7、这是一首歌,也出现在1974年前后,有云南少数民族(傣族吧?)韵味。我第一次听到时正好坐在乐山大佛脚下,远处高音喇叭传出的柔美曲调让我甚为惊讶。 8、“文革”中常有《国际歌》的群体性合唱,第一小节中的“4(Fa)”和“7(Xi)”,听上去压倒的声音是“3(Mi)”和“1(Duo)”。 2015-01-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