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子蕴 作者:海若


    我读子蕴

(一)

在当当网订购《我曾经的名字是知青》到了。

从博友文中略知作者一二,-----与我年纪相仿,年轻时容貌端庄秀丽,身材修长,颜值不俗,爱笑爱唱更爱哭,名叫子蕴的北京小妞,在东北当了十年知青,蹉跎半生,得贵人相助,(如闻一多之孙、史学家闻黎明,台湾出版公司老总宋政坤)写了一本书,得到众多知青热烈追捧。

我推测,以她的家庭出身和人生道路,不会有同龄人中,极少数文坛怪杰那样的经历(如王小波、莫言、路遥、贾平凹等)。他们都历经了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大灾大难,甚至九死一生。“愤怒出诗人”。这几位知青(或回乡知青)作家,胸中都有一腔悲愤,所以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将胸中块垒化为惊世骇俗的传世之作。

子蕴缺乏他们的经历,她的书恐怕也不会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大剧。所以,翻开扉页前,我没有期望能读到一部可能问鼎文学大奖(诸如茅盾奖、鲁迅奖、老舍奖、台湾文学奖、联合报奖什么的)的宏篇巨制。

她为何能拥有如此庞大的知青粉丝群?

我猜:一是她人缘好,二是“荒友”多。对自家姐妹辛辛苦苦、呕心沥血写出的厚厚一本、诉说知青苦乐年华的回忆录,大家爱屋及乌,十分偏爱罢了。再有啦,一位年轻时才貌双全,年过花甲依然风度优雅,豪爽真诚,和蔼可亲的女士,腿部骨折两次手术,打着几颗钢钉,仍痴心不改,咬牙坚持写作。悲壮啊,谁能不动恻隐之心,当啦啦队员,“加油”去呢?

但是,读完之后,我决定:赶快报名,参加啦啦队去了!

这是我读过的,众多知青作品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部。一位朋友对子蕴的评论,第一句话是:“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读,不是每个人的回忆都能引起共鸣”。我很赞同,子蕴的书就是一本值得读,能引起知青强烈共鸣的书。


(二)

子蕴书中,有知青们共同走过的坎坷岁月,一起哼唱过的饱含酸甜苦辣的青春之歌,与父母兄弟姐妹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还有很多很多,如“文革”,如“回城待业”,如......,那些我们一起见证过,已经渐行渐远,被称之为“历史”的东西。

而这些充满人间烟火、让你一会儿流泪,一会儿又破涕为笑的草根故事中,最能赚取眼泪的(实话说,最初不喜欢子蕴好哭,动辄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形象。后来不知不觉也被传染了。读到几处,她还在笑呢,我倒眼眶发涩、鼻子发酸了),是主人翁那段童话般的金童玉女的爱情,是历经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悲喜剧。

她与小D的爱情故事,开头像千古绝唱《梁祝》一样,充满浪漫的诗意。似曾相识的“草桥结义”、“同窗共读”、“十八相送”等桥段,这里都有。当家庭强烈反对,双方被逼,互写绝交书时,你为他们扼腕叹息,提心吊胆,担心重演悲剧。

但是,子蕴不是悲剧演员,她只是一个“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很传统、很听妈妈话的乖乖女。她没让大家失望,最后以花好月圆的喜剧,给你一个意料之中的惊喜。

虽然子蕴差点儿就嫁给一位法官,或一位小提琴家,但是,每到关键时刻,月老总会派来那个高大帅气,暂时贫穷,却可以托付终生的阳光少年做护花使者。娇艳的红玫瑰,历尽风霜雨雪,颜色不败,初心未改,只为等待,伊人来摘。

你会问:那些垂垂老矣的知青,对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也有兴趣么?

“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

我见过很多皱纹满面,鬓发染霜,目光不再灵活,身躯已显佝偻的老人。当他们哼唱起《在那遥远的地方》、《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时候,依然会两眼放光,面容变得像婴儿一样柔软,生动可爱。我相信,老知青们读到子蕴的爱情故事,也会坐上时光穿梭机,回到曾经拥有的青春和甜蜜爱情里。即使命运对他/她多么不公,经历了多少不幸,他/她都能在这里,找回遥远的梦境,见到心中的女神或白马王子。


(三)

在信息爆炸,生活节奏飞快的时代,轻松活泼、独树一帜的文字是吸引读者的第一要素。人们说,冯唐的小说之所以能吸引眼球,因为随手翻到一页,读者便被吸引。对作家来说,这并非易事:语言要鲜活灵动,文风要机智幽默,更重要的-----你还必须有天马行空的思想,炽热滚烫的赤子之心,读者才会心甘情愿当你的俘虏。

子蕴的读者群主要是知青。我们都不年轻了,有的还体弱多病,谁不想“笑一笑、十年少”,返老还童,天天开心啊?跟随子蕴一起回忆过去,眼里会饱含热泪,嘴角的笑容也有些苦涩,但子蕴有着与生俱来的阳光天性、达观的人生智慧、萌萌哒的一颗童心。她善于苦中作乐,给我们讲述有趣的故事。在笑声中,无趣的生活变得有趣。

她用轻灵俏皮的语言、和你倾心交谈。偶尔自嘲一下,与你开个小玩笑,冷不防来个恶作剧,惹你生气,逗你开心。

她写到,当子蕴收到热恋中的爱人小D的绝交书后,心如刀绞,“躺在床上,一夜眼泪未断......次日晨,外面叫我(子蕴)接电话,他(小D)正在什刹海边等我......”读到这里,你和子蕴一样,心跳耳热,欣喜若狂,跃跃欲试。她却嘎然而止,狡黠地写道:“下面的故事就不用说了吧?”

你心头痒痒的,像被小猫用爪子挠一样。她还不罢休,继续折磨你:“冬天的太阳暖暖的照在海面上,栏杆边一对青年男女,哭了又笑,笑了又哭,最后手拉手去见母亲.......下面的情节........嗯,各位就发挥想象吧。”

读到这里,你终于绷不住了-------“嗨,子蕴,不带这样吊胃口的哈!”

“哈哈哈!”

就这样,独具一格,辨识度很高的文字,像一只无形的手,把你一下拉到她身边,与她相对而坐,不分彼此,像发小、像闺密,亲密无间,如坐春风。

让你赏心悦目的,不仅是令人愉悦的文字,她还给你发福利呢。书中有许多充满温馨回忆、重现美好时光的私家老照片。男女主人公们的颜值爆表,青春靓丽的身影十分养眼,可爱可亲,呼之欲出。

子蕴从小热爱文艺,爱看电影,热爱歌唱,整个一聪慧能干、多情善感的女文青。翻开她的书,歌声笑声扑面而来。诱惑力之大,让你无路可逃。当然,她有时也像邻家小妹一样,一不留神就哭啦。哭相也不太淑女,常常哭得昏天黑地,眼泪鼻涕抹得满脸都是。但是,那只是短暂的插曲。就像晴空中偶然飘来的一片乌云,突然一阵“偏东雨”。很快,云开雨霁,碧空如洗,阳光又重新洒满大地。

你发现,无论季节如何变幻,在她的世界里,永远是生机勃勃的春天。即使经历过数不清的艰辛与苦难,她的笑声和歌声依然那样爽朗,那样真实。

读她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普希金。在农村陷入穷途末路,是他那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让我看见乌云背后的一米阳光,带我走出绝境。

她的书火了,当年那个爱哭的小女生成了大作家。或许,隐隐地,你心里长出些许羡慕嫉妒。但是,我担保,面对真实、善良美丽的她,你不会产生丝毫恨意。


(四)

有读者提到,这部书名突出了热词“知青”,而纵观全书,描写知青生活的比例稍嫌不足,不太过瘾。我也觉得,用2011年台湾第一版的书名《跨越文革的人生岁月》,或直接用闻黎明的序言题目《现代中国城市生活的写真》作书名,或许更贴切。

这大概是出版商的策略,争取对“知青”话题特别感冒的读者(有“标题党”之嫌?)。但“知青”子蕴不是仿冒伪劣的。她还讲述了很多,与她朝夕相处的知青兄弟姐妹,动人心弦、可歌可泣的故事。

“不幸的知青各有各的不幸,幸运的知青也不尽相似”(我篡改一下托老师、托尔斯泰的名言)。

书中几个北大荒知青的悲惨命运,让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持,不忍复述。

一个是因冲入仓库救火,被赐封“女英雄”的上海女知青蒋美华。子蕴“见到她已经是烧得面目全非,她没有头发,手和脸、身体都严重烧伤,鼻子是假的,出气都困难,她用细微的声音跟我们问好。握住她被烧得像鸡爪子一样的手,强烈的心痛和震撼让我不能自已。我努力做出平静的样子,不让她觉察我的惊悚,我恨不能一把抱住她。只觉得内心撕裂一般疼痛。怜悯和痛心盖过了对她的崇敬。”后来看她未烧伤前的照片,“真是一个林黛玉式的美人儿啊!”

子蕴沉痛地写道:“也许是她过去和现在容貌的强烈对比,也许是我的狭隘难以理解她的胸怀,她的英雄事迹没让我热血沸腾,反让我一阵阵悲凉。为什么人的生命如此轻贱?为什么让一个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去为木材、铁片之类的国家财产牺牲?”

另一个在扑救森林火灾中,与六个女生一起壮烈牺牲的上海男知青,城里的贫困母亲因生活所迫,曾经“倒卖票证”,最后不仅没有“烈士”名份,连他的姓名都没有留下。几年前,有人去寻找他的亲人,发现“一家人都不在世上了”。

还有一个天津知青大张,与一位姑娘相恋了。姑娘的前男友是个军人,以“破坏军婚”罪将大张送入大狱。姑娘以死相抗,喝农药自尽。大张在高墙内听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生不如死.........

应该说,这只是1700万知青中,许多不幸小人物的缩影。

最近看见网上资料,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精神病院)的知青患者照片,触目惊心。据黑龙江农垦局残联2006年的调查统计,留在北大荒的知青大约2万人,其中患精神病者近300人。

子蕴书中还提到一些得到命运之神青睐,后来获得成功的知青战友(限于篇幅,不在此一一提及)。

有时,即使对同一个知青来说,下乡经历也很难简单地用“不幸”或“幸运”两字来概括。

王小波说:上山下乡是件大坏事,对知青来说,是一场飞来横祸,他们的父母都会因此折寿。但他同时又说:个别人可能会从横祸中得益,例如,这种特殊的经历会有益于写作,但整个事件的性质却不可因此混淆。身为老三届(当知青),好比是中了大彩,我(王小波)认了。

“国家不幸诗家幸”。或许,正是那段云南当知青的经历,上天才赐给他一部《黄金时代》。他虽然英年早逝,留下的文字却使他不朽。与王小波一样,回乡当知青,写出煌煌巨著的另一个例子是路遥。不过,这些诗家的辉煌成就,毕竟是以国家的不幸作为代价的呀!

当一个国家遭遇不幸,又有多少小人物的家庭和个人能够幸免?极少数成材的精英只是一个分子,他们下面那个巨大的分母却总是被人忘记。

近两千万人的知青大军,命运各不相同,个人回忆必然千差万别,所以才有如此长久、或许永远也不能达成共识的“青春无悔”与“青春有悔”之争。

一位历史学者说得好:对复原历史来讲,不怕众说纷纭的嘈杂,只怕“舆论一律”的孤鸣;不怕百家争鸣的质疑,就怕鸦雀无声的寂静。

我觉得,要回顾知青这段历史,这句话很适用。知青们的回忆录会很不同,甚至有完全相反的感受,但也比集体失声、或大多数都保持沉默好;即使有激烈的争论,也比那些旋律很主流、节拍很整齐的赞歌好听。


(五)

有人说:读王小波会有冲动,你会发现,原来书可以这样写,可以这样精彩,于是自己也跃跃欲试。读子蕴,我也有同样的冲动,想立即拿起手中的笔,写自己的知青回忆。

读子蕴,回首如烟往事,感慨万千。知青们老了,心却年轻。他们没有与“知青”说拜拜。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们依然相信“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如果咱知青写的书,能在地平线上,留下一群知青渐渐远去的背影,或许那背影并不高大,时光流逝,会越来越模糊,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儿啊。

最后,谢谢子蕴,谢谢你为我们奉献的好书。前面说这文学奖那文学奖,对一位写知青,知青写的作家来说,难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大奖,能胜过知青们的喜爱和夸奖吗?

                                                                2015-05-09


海若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51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