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生活——无被之眠
作者:郑德鸿
|
|||||
知青生活——无被之眠 1969年,我上山下乡到福建省长泰县插队,住在一间原是关牛的小屋。小屋屋顶百孔千疮,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外面雨停了,里面还滴滴嗒嗒地下个不停。这与小学读书时的课文有着极其的相似。而一到出太阳,从那瓦隙间射入的阳光,斑斑点点,到处都有。我们笑谈,躺在床上数星星。 住在这样潮湿的小屋,我与另一知青都患上了风湿病,双膝肿胀,连迈门槛都很是艰难。因为屋里太潮湿,如果回家一趟,住上十天半个月,返回队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晒棉被。而一到夏天,干脆就把棉被带回家,待入秋再带上来。 南方的春天,乍暖还寒。有时一连出几天太阳,气温就急骤上升,穿着短袖衣服还觉得热,让人似乎感到夏天就要到来了。可一阵雨下来,气温又急骤下降,冷得让人受不了,仿佛又回到了冬天。我们这里有句谚语:“没吃五月棕,棉袄不能放”。说的就是不到端午节,这棉被是少不了的。 那年的“五·一”劳动节前,天气变得异常的热。因为我要回家过“五·一”,便想,早晚这棉被是要拿回家,不知下趟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去,趁这次回去也带走。回家住了几天,返回生产队后,接连几天的好天气,天气还是一直的热,还庆幸这棉被下次不用带了。 谁知好景不长,天气骤变,突然风雨交加,气温陡然下降。看着别人都有棉被,只有我一人没有,留下的一条旧棉毯,根本不够保暖。这下我真是傻了眼,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山区的夜晚,非常的阴冷。无奈,我只得把能穿上的衣服都穿上,裹上棉毯,勉强躺在竹床上,但愿能熬过这漫漫长夜。当然,这也只能是勉强躺着,根本就睡不着觉。听着他们的鼾声,我更是辗转反侧,一夜无眠。 终于天亮了,这一夜总算过去了。 万幸的是,这场雨没下多久便停了,气温也慢慢地回升。熬过那最感寒冷的夜晚,我终于就挺过来了,好在当时年轻气盛,没有感冒。只是,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在端午节之前把棉被带回家。 2009-5-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