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科学技术与人类·文化之‘化’
作者:heart1950
|
|||||
【杂谈】: 科学技术与人类 ——写于千禧年前夕 人们的生存似乎愈来愈依靠科学技术,比如电视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不可否认的证明。这个人类的梦幻发明每分钟都在向人类大献殷勤,含着微笑把广告中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向人类推销。如今电脑及互联网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使生命陷入矛盾之中难以解脱。人类在科学技术的微笑中陶醉,在陶醉中享受到了满足与未满足的欲念快感。 从发明电话和无线电通讯至今百余年,高速发展的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已经象原子裂变图一样,快要成为将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方式。不妨假设放弃科学技术,全球不是停电而是没有了电,可以肯定地说,现代文明所面临的灾难绝不亚于史前的洪水和地震,人类将难以生存。可见人类藉以自豪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延长和丰富了人类生命的同时,也使人类生命的依赖性更为单一和脆弱。 现在,科学技术渗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的愈加快捷方便,使我们失去了生存中追求的原始乐趣。生活因速度的加快使我们感觉到寿命得以延长,却并不能替代和改变生命的本质。科学技术把感觉和实质混合成难以捕捉却优美诱人的微笑,让我们在虚拟的幻像中沉醉。 如果说伊璧鸠鲁认为生与死并不相关,因为生在死就不在,而死在生也不会存在是人类在精神上对自身局限的解脱。那么,当今的科学技术就是人类在物质上对自身局限作出的饮鸩止渴式的自欺。物质时代必然产生科学主义,人类生活的个性已被科学技术格式化,成了几乎不会失真变样的数码共性。一切都可以在互联网中完成,一切最后就只能在互联网中完成。 电子计算机已经实现了超人的记忆功能。每秒钟几百上千亿次的运算,可以把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全部纳入一个小小的晶片中,我们的大脑已经微不足道,非人的记忆晶片正在逐步代替人类的智力优势。1997年5月11日,IBM的超级电脑“深蓝”就以两胜一负三和的比分,战胜了雄居世界棋王宝座12年的卡斯帕罗夫,可见将来已经不再是人的大脑所能想象的将来,地球上很有可能将活着一群有血有肉的机器人。人类在近一百年取得了以前几千年都难以想象的物质进步,而正是因为这已经成了加速度的物质进步,侵蚀硬化麻木了人类的心灵。心灵的物质化终究会转变成物质化的心灵,而异化的人类最终结果只能导致人类的异化,人类将来很有可能不再是地球上的主体。 科学技术满足了人类自我扩张和懒惰贪婪的本性,万物之灵长变成了万物皆备于己的大自然暴君。人类精神的专制本性在社会进化中逐渐不得不让位于民主,因为专制有碍人类灵性的发展和完善。那么在物质的进化中为何不能醒悟,人类必须与地球上所有的物种和谐相处才能共同得到真正繁荣?全世界气候的恶化正日益显露,环境污染灾害频繁就是地球在向人类提出警告。许多无止境的努力与人类的初衷相距甚远,与生命的本质背道而驰,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适得其反。能量守恒定律似乎是人类所发现的超越人类自身局限性的宇宙至理,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会得失相当,正如生与死才能构成完整的生命一样。现在许多有识之士的环保呼吁,之于六十多亿芸芸众生终究是杯水车薪,不可能熄灭人类飞往科学技术终点的阿波罗2000型火箭。 人生如戏或戏如人生,这戏剧可能是喜剧悲剧正剧杂剧。但现在的科学技术却把虚拟的游戏提供给全世界,使人类成为玩家。据报载美国现在有过半的家庭拥有电脑并且成人小孩都经常上网玩游戏,这种人生游戏或游戏人生使生活失去了现存的实在意义。人们坐在终端机前,可以搏杀万人而无须内疚,可以上千次探险误入绝境而没有生命之虞,可以和心仪的恋人谈婚论嫁却不能确定对方的真实性别。任何人都可以拟定程序画出奇异的图画或作出美妙的音乐,但是千万种程序并不是千万种人生的经历。人类面临的是哪一个世界,得到的是哪一个世界,失去的又是哪一个世界? 人类科学技术的火箭已经升空,地心引力愈来愈微弱。除非拒绝存在,抵抗这诱人的微笑是不可能的。它洞悉人类的弱点,它给我们带来了肉体上的舒适和感官上的愉悦,带来了可以说是短暂人生每个方面的幸运和福祉。 但是人类猜忌的本性不禁自问,这微笑是完全善意的吗?
六句讹传的名言----文雅智慧 误传一:“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从小到大,老师都会用爱迪生的这句话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现在才知道,虽然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确实说过“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但是,我们的老师和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爱迪生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误传二:“不存在一个掷色子的上帝。”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掷色子。”他这句话是针对量子物理而说的。量子物理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测不准原理,它彻底打破了“决定论”的物理学,而爱因斯坦恰恰是支持决定论的,这与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有关。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狂热的信徒,但他始终相信上帝的存在(不一定是某个宗教的上帝),他认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观念就好象上帝掷色子一样不可相信。这是他的本来意思。那么,现在让我们看看,我们的教材是怎样篡改爱因斯坦的话的——绝对令你目瞪口呆。教材说:“爱因斯坦反对量子物理,是因为爱因斯坦觉得量子物理学家承认有一个掷色子的上帝存在,不是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误传三:“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谁都知道这是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接受这句话,是因为一个伟大的外国人对中国有如此崇高的评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深感自豪。而我们也深信这只睡狮已经醒来,已经让世界感到它带来的颤抖,因为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已经当惊世界殊了。但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这句话的中间还有一句:“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误传四:“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我们过去知道的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则是一举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我们是第一个让美国人在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签署了停战协定,大灭了美帝气焰,大长了人民威风,连美国人也如是说,这句话就是明证。但是,布莱德利说的这段话却是有前提的:“如果我们把战争扩大到中国,那我们就会被卷入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误传五:“存在即合理。”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的这句“至理名言”几乎连小学生都耳熟能详。许多人为之困惑,却不求甚解,认为黑格尔这句话意思是说: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存在”是“合理”(价值判断)的必要充分条件。殊不知,这种误解大概来自旧版本黑格尔著作翻译者的谬误。如果没记错的话,前年看过的《小逻辑》以及《法哲学》里,译文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误传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名言出自《论语"秦伯》中的“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表述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则是宣扬愚民权术的名言。《论语》主要是记载孔子的语录,上下文之间往往没有多少联系。当时的文章,除了句断,其它标点符号还没有发明。所以,被误读是可能发生的事。如将这句话更正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则与孔子另一句名言“有教无类”一脉相承。也使得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跋: 以上转载这六句著名格言的‘前世今生’,严格说来并不是误传,而是颇具新中国特色由‘突出政治’与时俱进成为‘新闻导向’手法的典型事例。但是本文的重点则是第六句,它不是“误传”而是我们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矛与盾》的典型反映,是《矛与盾》寓言作为我们象形字文化一字多义、歧义、反义特色的浓缩版。这种左右逢源和因循守旧的文化特色,使得我们渊远流长的象形字文明没有象世界其他三大文明那样,由于不断自我完善而在形式上被时间所湮灭,这在“孔子学说”受到当今西方社会普遍认同的事实里得到印证。 但是在建立“孔子学院”的时候,如果西方社会知道中国的孔圣人在大力宣扬“三人行,必有我师”和“有教无类”等普世价值的同时,也积极推行“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等逆世的治国理念,恐怕对孔子学说的认同就不会那么充满热情——不知有没有人想到,在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民主格言里,同样也包涵着人性中“己所欲,施于人”的专制精神? 2014-01-16
《让老外一头雾水的中文》 据说有一对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夫妻,在来到中国旅游时,发现wife和husband这个英文单词在中文里有许多同义的方言,于是打算在中国各地旅游时正好学一学,wife:1>配偶,2>妻子,3>老婆,4>夫人,5>太太,6>爱人,7>内人,8>媳妇,9>那口子,10>拙荆,11>贤内助,12>老伴,13>孩他妈,14>孩他娘,15>内子,16>婆娘,17>糟糠,18>娃他娘,19>崽他娘,20>山妻,21>贱内,22>贱荆,23>女人,24>马子,25>主妇,26>女主人,27>财政部长,28>纪检委,29>浑人,30>娘子,31>屋里的,32>另一半,33>女当家,34>浑家,35>发妻,36>堂客,37>婆姨,38>领导,39>烧火婆,40>伙计,41>黄脸婆。 husband的同义方言:1>丈夫,2>爱人,3>那口子,4>当家的,5>掌柜的,6>不正经的,7>泼皮,8>不争气的,9>没出息的,10>该死的,11>死鬼,12>死人,13>傻子,14>臭不要脸的,15>孩子他爹,16>孩子他亲爹,17>哎, 18>老公,19>猪,20>亲爱的,21>先生,22>官人,23>相公,24>大人,25>挨千刀的,26>老伴,27>男客。 结果是这对热爱中国文化的老外夫妻,在中国旅游了一个月,居然是连“夫妻”二字的中国方言都没全部学会。 有人曾经对于中文词语作出过十分精辟的总结:字同意不同,意同字不同,同字不同意,同意不同字。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国人不仅在自我介绍时习惯用“敝人”、“在下”等词,尤其是在称呼自己家人也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时,也习惯用一些带有贬义的字眼,老婆是“贱内”儿子则是“犬子”之类,这种自贬身份以让对方有尊贵感的假谦虚传统,虽然到了现在已经有不少改变,但本质上依旧反映了中国人言行不需要一致的文化特色,大小事例于国于家举不胜举。 中国现代哲学和逻辑学开山祖师金岳霖早在中学时代,按照逻辑推理出中国俗语“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有问题,如果把这两句话作为前提,得出逻辑结论应该是“朋友如粪土”。于是他得出了“朋友如粪土,国人欠逻辑”的结论。 我们先天不足的新生文字(正宗中文是难懂的文言文,现在源自日本的通用白话文体和词语只有不到200岁的年龄),所借鉴的语法结构极不完善,不仅不能通过读音来表达自己的意愿(附1),在表达的精确性上更是经常发生1=2的现象:比如甲的收入是500元,乙的收入是甲的一倍:1000元,丙的收入则是甲的二倍,收入是多少?还是1000元!中文的这种1=2现象,除了因适应中文独特的思维方式而让国人习以为常之外,恐怕所有的“外邦人”都会觉得莫名其妙。虽然这种莫名其妙里暗藏着政治上的愚民功能,但是也可以从中得到如同玩魔术一样的乐趣,所以全球愈来愈多的外国人都开始对中文感兴趣。只是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愈学进去就愈容易遇到自己母文化在心理和习惯上的排斥,因为以象形字文化为特色的中文与其他以拼音为介质的文化,在人格被“化”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若不认同这种说法,可以读一读苏炜的《史力文为什么停止了学中文?》(注2),读完之后大概会有哑巴吃黄连的感受。
一篇只能默读不能朗读的奇文作者:赵元任石室施氏,诗士,嗜食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施氏适市,适十狮适市。是时,施氏视是十狮,恃十石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施氏拾是十狮尸,始适石室。失时,石室湿,施氏使侍,试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是时,施氏始识是实事实,试释是事。 (注2)http://vheartv.blog.sohu.com/100215768.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