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对口词” 作者:山阳客


 

想起了“对口词”

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可能都知道有种曲艺叫“对口词”。在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中,“对口词”是非常普遍而广受群众欢迎的一种表演形式。尤其是在部队、工厂、农村、学校,是群众业余演出的常见节目。

“对口词”的特点是:演员精悍,只由两人表演,完全是口说加肢体动作,不需要乐器伴奏,也不需要布置道具,简单易行;表演时一说一对,或分或合,语句短促,上下句衔接紧密,合辙押韵,语速较快,琅琅上口,观众也乐于接受;再加上表演者雄武有力的大幅度动作,很容易渲染气氛,与当时的“革命”气氛非常适应。所以这个60年代初群众业余文艺活动中出现的新曲艺品种,很快发展蔓延开来。

“对口词”经过部队战士演出队的创造,更加以昂扬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那个最精典的段子便是《枪杆诗》:

枪,革命的枪,
    枪,战斗的枪,
    枪,杀过鬼子,
    枪,打过老蒋。
    枪,先辈的枪,
    枪,英雄的枪,
    今日在手,誓言铿锵:
    枪,枪,
    消灭帝修反,全靠手中枪。
    枪,革命的枪;
    枪,战斗的枪;
    枪,持胸前;
    枪,扛肩上;
    枪,上靶场;
    枪,练兵忙;
    枪,革命的武器;
    枪,胜利的保障。
    枪,听党的指挥,永远忠于党,
    枪,鲜血凝成,意志如钢,
    枪,迎着太阳,永放光芒。

我们当时听了,真是热血沸腾,久久沉浸在一种亢奋激昂的情绪中。

“对口词”多采用对偶、排比的句式,说起来铿锵有力,比较适合宣传政策、歌颂英雄、表达爱憎,激发斗志。但基本上属于口号性的文字,用文艺评论的话来说,比较缺乏形象思维。

我手头有1965年下半年和1966年上半年的《曲艺》杂志,其中对口词的作品是不少的,而且来自工农兵等各个群类与行业,都紧密扣合了当时的形势与特点。

比如当时部队在学习王杰的运动中创作的《誓叫天下一片红》有这样的段子:

革命的大旗映天红,
   光辉的时代多英雄。
    王杰,普通一兵;
    王杰,伟大的英雄。
    王杰,毛主席的好战士,
    王杰,革命的不锈螺丝钉
    他用生命,把革命的道路铺平;
    他用青春,在我们面前树起了高高的山峰。
    ……

而青岛四方机车厂职工业余文艺创作组的《大战内燃机车》则显示了工人们的豪情壮志:

我们机车厂的工人,
    战斗在铁路建设岗位上。
    你听!
    响彻云霄的汽笛,
    是我们豪迈的歌唱;
    你看!
    奔驰如飞的火车头,
    就是我们革命的形象。……

内蒙古在举办群众业余文艺观摩演出中,巴彦淖尔盟代表团的《八百里河套当战场》,就很能突出内蒙农业地区的特点:

兴水利扩肥源,
    斗风沙,
    战盐碱,
    搞实验,
    攻尖端!
    担风险,
    闯难关!
    万般困难踩脚下,
    不过黄河非好汉!
    我们是贫下中农战斗的集体,
    我们是人民公社的社员,
    我们是改天换地的革命闯将,
    我们是驾驶历史车轮的英雄好汉!
    ……

时间过去快五十年了,现在的文艺舞台上,几乎难以寻觅对口词的踪影了。对口词真正火的时间不长,也就是不到二十年吧。也许在部队自娱自乐的表演中,还可以偶尔再听到那震耳欲聋的叫喊,或者是改良了的接近诗朗诵文艺化了的新对口词了。

1983年的春节晚会上,姜昆和李文华有一段三分钟左右的相声小段,就是讽刺对口词的,他们只是从对口词如疾风暴雨、机枪排炮的语速和声嘶力竭的叫喊上进行了讥讽,其实这还不是对口词的致命伤,现在的RAP也是语速极快,观众也未必能听清楚每一个字,也是演员在拼命地叫喊,同样很受年轻人的追捧。

对口词衰落的根本原因,首先它是作为当时配合政治宣传的一种工具应运而生的,其次是它与生俱来的挂靠政治、标语口号式的干瘪枯燥,决定了它昙花一现的短命。当更多既能蕴含深刻政治内容、又有活泼风趣形式特点的节目出现和人们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后,对口词很快成为明日黄花。

标语口号可以铿锵有力,标语口号也可以披上文学华彩的外衣,标语口号甚至可以进入不同的文艺形式,但标语口号决不是文艺本身。孔子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意思是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难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同理,如果一种艺术形式,缺乏艺术的感染力,缺乏真正打动人心的内容,无论它曾经如何辉煌,总是要衰落的。

                                                                        2014-08-09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97017067


山阳客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08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