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对口词”
作者:山阳客
|
|||||
想起了“对口词” 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可能都知道有种曲艺叫“对口词”。在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中,“对口词”是非常普遍而广受群众欢迎的一种表演形式。尤其是在部队、工厂、农村、学校,是群众业余演出的常见节目。 “对口词”的特点是:演员精悍,只由两人表演,完全是口说加肢体动作,不需要乐器伴奏,也不需要布置道具,简单易行;表演时一说一对,或分或合,语句短促,上下句衔接紧密,合辙押韵,语速较快,琅琅上口,观众也乐于接受;再加上表演者雄武有力的大幅度动作,很容易渲染气氛,与当时的“革命”气氛非常适应。所以这个60年代初群众业余文艺活动中出现的新曲艺品种,很快发展蔓延开来。 “对口词”经过部队战士演出队的创造,更加以昂扬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那个最精典的段子便是《枪杆诗》: 枪,革命的枪, 我们当时听了,真是热血沸腾,久久沉浸在一种亢奋激昂的情绪中。 “对口词”多采用对偶、排比的句式,说起来铿锵有力,比较适合宣传政策、歌颂英雄、表达爱憎,激发斗志。但基本上属于口号性的文字,用文艺评论的话来说,比较缺乏形象思维。 我手头有1965年下半年和1966年上半年的《曲艺》杂志,其中对口词的作品是不少的,而且来自工农兵等各个群类与行业,都紧密扣合了当时的形势与特点。 比如当时部队在学习王杰的运动中创作的《誓叫天下一片红》有这样的段子: 革命的大旗映天红, 而青岛四方机车厂职工业余文艺创作组的《大战内燃机车》则显示了工人们的豪情壮志: 我们机车厂的工人, 内蒙古在举办群众业余文艺观摩演出中,巴彦淖尔盟代表团的《八百里河套当战场》,就很能突出内蒙农业地区的特点: 兴水利扩肥源, 时间过去快五十年了,现在的文艺舞台上,几乎难以寻觅对口词的踪影了。对口词真正火的时间不长,也就是不到二十年吧。也许在部队自娱自乐的表演中,还可以偶尔再听到那震耳欲聋的叫喊,或者是改良了的接近诗朗诵文艺化了的新对口词了。 1983年的春节晚会上,姜昆和李文华有一段三分钟左右的相声小段,就是讽刺对口词的,他们只是从对口词如疾风暴雨、机枪排炮的语速和声嘶力竭的叫喊上进行了讥讽,其实这还不是对口词的致命伤,现在的RAP也是语速极快,观众也未必能听清楚每一个字,也是演员在拼命地叫喊,同样很受年轻人的追捧。 对口词衰落的根本原因,首先它是作为当时配合政治宣传的一种工具应运而生的,其次是它与生俱来的挂靠政治、标语口号式的干瘪枯燥,决定了它昙花一现的短命。当更多既能蕴含深刻政治内容、又有活泼风趣形式特点的节目出现和人们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后,对口词很快成为明日黄花。 标语口号可以铿锵有力,标语口号也可以披上文学华彩的外衣,标语口号甚至可以进入不同的文艺形式,但标语口号决不是文艺本身。孔子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意思是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难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同理,如果一种艺术形式,缺乏艺术的感染力,缺乏真正打动人心的内容,无论它曾经如何辉煌,总是要衰落的。 2014-08-0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