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末代状元
作者:贺彦豪
|
|||||
远去的末代状元 一百年前的金秋时节,晋江池店钱头村的一位末代状元去世了。年仅67岁的吴鲁带着一身正气和满腹悲愤而恋恋不舍地走向天国。他一生兴教育才,功成名遂,心系国运,忧国忧民,令后人敬仰。一个天才人物的死,留下的是一种历史的福音。 当我伫立于吴鲁故居前,这座红砖古大厝虽历经数百年沧桑,但见大门楣高悬一方朱漆金字匾额上书“状元第”,尽显昔日文人世家风采。同治十二年(1873年)28岁的吴鲁登拔萃科,入国子监,像羽毛未丰的雏鹰飞向京城。不过,他怀抱负天下之志,把兴学育才当作施政第一要义。他一步一个脚印,从考军机章京到乡试中举,再到殿试状元及第,一路走来,足见他踔历风发,悲苦磨炼,许身抱国。正当盛年,他时任安徽督学,看到当地翠螺书院破陋不堪,稚童失学,心疼得愤怒。一举之下,他慷慨解囊,捐俸5千金命人修复书院。他深知;文化教育是兴国之本,便一心倡导后学力求上进,振兴文教。 莫非他当初预知国强民富必会走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材的文明之治,所以他不惜一切致力于教育改革。在吴鲁故居有一对联“富贵无常处世勿忘贫贱,圣贤可学立身谨记读书。”从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到他那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是的,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也是落后的民族。在他历任各省督学之职时,广筹经费,遍立学堂,像辛勤的园丁不论寒暑,苦心浇灌不该凋零的花朵。他还于百忙之中,不忘著书立说,一部《蒙学初编》再一部《教育宗旨》、《兵学经学史学讲义》等书相继问世。他将教学研究与学术讨论并驾齐驱。传经孔孟之道,教授世说新纪,思想开放像打开的闸门,任洪流奔腾向前。他主张兴学要注意因材施教,如果过分地要求学生兼修博览,终恐一艺无成;即使聪明特出,卓越寻常,学成之后,亦不能以一人而兼数职。我想;每年全国参加高考的数百万莘莘学子,是不是从吴状元的经验之谈中受益呢? 有人说,吴鲁既是教育家又是诗人。其实,我们从他作的《百哀诗》中可以看到“愤怒出诗人”的诗人情怀和诗歌艺术魅力。 1900年,八国联军逼近北京,吴鲁困居孤城,清朝众多大将未战先锋,慈禧太后挟帝出逃西安,危难之机,力主抗敌的吴鲁受命为军务总办,他提出“三面环击”保卫京畿良策。然而,那些贪生怕死的清廷君臣不战而退,丧师失地。八国联军不费毫发入城,一路烧杀抢掠,使千年古都陷入一片火海。亲眼目睹列强种种暴行,满怀悲愁忧愤的吴鲁怒火心中烧,他在《杀教民》诗中写道;“头缠红绫帕,手握三棱刀,捉民如捉鬼,当头十字难脱逃。全家扑杀无噍类,人声鬼声白昼嗥。坛前薰香燃一柱,抵死不愿伏神曹。嗟尔妇孺亦何皋,自甘颈血斧鑕膏,赫赫璋弁髦弃,阴噎蔽日风颾颾。”这样诗出自一代宗师之手,真是字字含泪,句句渗血,一幅人民备受凌虐的悲惨情景力透纸背,不禁令人振聋发聩。 晚年的吴鲁终于看清了腐败的清廷在国家将亡之际,弃百姓而自保。看清了为官一任该为百姓造福才是治国之道。于是,他毅然决然辞职返乡,在家乡度过他人生最后的时光。逝者虽去,但他的兴学育才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