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当年上山下乡“献忠书” 作者:网中人


 

重读当年上山下乡“献忠书”

此次“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上海千人离沪赴赣”45周年活动中,时隔45年一睹当年为上山下乡“造势”的真容——有幸看到了1968-11-19离开上海那天的解放日报。在一篇关于离沪赴赣的中学生聚会“献忠心、表决心”的“新闻报道”(详见《细读1968-11-19的“新闻报道”》)的下方,还有一篇大约一千字的文章,题目是“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井冈山举旗闹革命”,署名是“上海赴井冈山插队落户的一千余名红卫兵”。现在有人把此“千言文”称为“宣言”,其实更妥帖更确切的称谓应该是“千人千言献忠书”,简称“献忠书”。我作为当年赴赣千人中的一份子,对那份“献忠书”一无所知,当年一定是有人代表了一干众人,起草和发表了这份杰作。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我们曾经“被代表”了一次。其内容如下:

井冈扬青举红旗,浦江奔腾来报喜,赴赣战士上征途,捷报飞向毛主席。

今天,我们一千余名革命红卫兵,打起背包,迈开大步,手捧宝书,告别英雄的上海城,向着毛主席亲手创造的第一个革命圣地井冈山出发了!

【点评】

号称“一千余名革命红卫兵”,实属虚伪作假。我至今不会忘记,最初摊派到每个区100名指标,是何等的“神圣”“严肃”“慎重”,声称首批插队的“政审要求”比较高,与去黑龙江兵团差不多(参见《亲历“自愿报名”插队落户》),可是,到出发前4天还有四分之一的名额没有落实,卢湾区革会就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校紧急动员,凡报名者均可批准。我和一个同班同学由于曾经“自愿报名”但“政审”不合格而“名落孙山”,此时此刻就成了“优先”招募对象;还有两个尚未正式进入毕业分配阶段的68届初中生也被“光荣批准”了。他们两人按照66、67届实行的“四个面向”,确定属于“外农”档子,晚走不如早走,所以就决定“应募”。由于他们是正宗的的资产阶级家庭出身,一直没有资格加入红卫兵,但是,获准赴赣插队以后就摇身一变成了“革命红卫兵”。诸如此类的翻云覆雨,令人啼笑皆非,这算什么“阶级路线”“阶级政策”啊?!

毛主席啊,毛主席!在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在举国欢庆党的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胜利闭幕的幸福时刻,在我们踏上新的征途时,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要对您讲,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井冈山的翠竹当笔,表达不尽我们心中要为您献身的战斗豪情,赣江之水为墨,描绘不完我们对您的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崇拜,无限忠诚!千言万语,千歌万曲,凝结成一句最美好的祝愿:祝愿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毛主席教导我们:“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毛主席的伟大教导,给我国青年运动指出了唯一正确的方向。“五四”运动以来,千百万革命青年,在毛泽东思想光辉指引下,冲破重重阻力,到延安去,到抗日根据地去,坚定地走上和工农相结合的光明大道;今天,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又为我国革命青年和工农兵相结合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

毛主席又教导我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遵循毛主席的伟大教导,上山下乡,走插队落户的道路,以实际行动批判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我们深深懂得,插队落户意味着一辈子为人民艰苦奋斗,插队落户意味着将经受农村阶级斗争的最长期最艰苦最激烈的大风大浪考验,插队落户意味着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想到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民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浑身热血沸腾。革命先烈为着人民的解放,舍得家庭,舍得父母,舍得生命,紧跟毛主席闹革命,我们有什么私心杂念不能抛弃,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永不变色,为了全人类的解放,插队落户的路我们走定了。

【点评】

上述套话在当年是最时尚最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风靡一时,不绝于耳,确实让天真幼稚的中学生燃烧起青春的激情,当真感觉自己肩负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使命,并且会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实现全球一片红。此等“理想梦”固然是客观环境使然,但是在时过境迁之后还是应该认真深入地反思,不能只顾自己“怀念青春”而抽象和美化那个荒唐年代,不能忘记那些虚妄的乌托邦南柯梦对个人对民族对社稷产生的巨大破坏。

我们一定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对知识分子,要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使他们与工农结合起来。我们决心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老老实实地接受贫下中农对我们的再教育,“彻底改变旧思想”,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站在井冈山,眼望全世界,我们誓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为了让井冈山的红旗在赣江两岸祖国山河飘扬万代,为了把井冈山的红旗插遍五洲四海,我们要永远紧跟毛主席,一辈子艰苦奋斗!

【点评】

如果说,当年解放日报上刊发的“千人千言献忠书”还有御用文人把关润色,那么,当年在母校欢送大会的发言也即“献忠书”,可以说是更多更真实更完全彻底地表达了极左路线下天真幼稚的初中生的“肺腑之言”,详见《留给后代的教材》。当时12-21指示尚未出台,“知识青年”一词还未普及,所以到处可见把中学生捧为知识分子的无稽之谈,其目的在于和“对知识分子进行再教育”的最高指示挂上钩。这一历史细节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场上山下乡运动的“基础理论”就是鼓噪了十来年的“再教育”。如今那个“基础理论”已经被否定,不再有人炒作,可是它的系列孳生物却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相反还受到热捧。上述“献忠书”就是一例。尽管它充斥着虚伪之词、狂妄之语,如今却被醒目地置于文集的卷首,不加任何说明,更无点滴反思,难道它们就值得如此炫耀!?

重读当年那些上山下乡“献忠书”,又一次看清了那场运动是怎样鼓动起来的,它的“原动力”并不是正常的理智的“青春梦”,而是效仿专制帝王时代的“献忠心”,所以,由此生发的“追梦”只能是失去理智的狂热,因而不是值得肯定和颂扬的正能量。如今选择性地忘记“献忠心”之类逆时代而动的的历史闹剧,回避历史背景而抽象空洞地奢谈激情奋斗、顽强拼搏、奉献青春等等所谓的“追梦情怀”,只会又一次化为历史笑柄。

                                                                    2013-11-30


网中人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62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