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关到嘉峪关
作者:震亚
|
|||||
从山海关到嘉峪关 从山海关到嘉峪关从山海关到嘉峪关,我用了整整45年。 小学读历史,就知道了长城,知道了万里长城有许多关隘,如居庸关、雁门关、娘子关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西端的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即1372年),与东端的山海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进入中学后看的书多了,更因众多关于长城关隘的故事而平添了对它们的向往。只是,我从来没有想象过,能于何时、在何种情境下亲眼看到它们。 1969年,为时代大潮所席卷,我与许多老三届同龄人一起离开首都,远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乘坐的知青专列是必经山海关的。虽然,一路上,充盈内心的是对故土的不舍与对未来的迷惘;但在路过山海关的那一刻,对于它的向往,仍让我抓住仅有的瞬间,透过行进列车的窗口,向其投去远远的一瞥。尽管只是一瞥,不甚清晰,但它高耸的城楼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后,每隔两年,回京探亲一次,每次火车都会途径山海关。依旧是遥遥注目、仍然是一闪而过,但心情却大不一样。返京时归心似箭,看到山海关,仿佛已能望见紫禁城——我的家,就在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东侧、高墙之外的南池子——心中顿生暖意。离京时却充满纠结:车过山海关,就意味着远行,意味着与父母家人的别离又将间隔两年,所以不舍;却又无奈,因为现实必须面对,前路还在召唤。不过,到了七十年代中后期,山海关还是见证了我和我的众多荒友的返城。那一刻,我曾于心中默想:将来,一定要找个机会:不是路过,而是直抵关城,向其倾诉那些年里,对于它的复杂情怀。 然而,返城只是知青时代的结束;随之而来的,便是更为漫长的后知青时代的开始。一切都需要重新起步,面临的是不一样的艰辛。何况,旅游在温饱尚未实现之前,乃是奢侈的想象。所以,时光在一年年的忙乱中度过。直到1987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繁荣初步显现,这才有机会去北戴河、秦皇岛避暑,其间特意去了趟山海关。 原来,山海关形如一座小城。关城周长约4公里,高14米,厚7米,东西南北各有一座城门。其中,书有“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的巨幅匾额就悬挂在东门城楼上。它高13.7米,分上下两层,上覆灰瓦单檐歇山顶,北、东、南三面开箭窗六十八个,平日关闭,战时开启。 也许是时过境迁的缘故,当我真的登临城楼时,回忆的断片只是瞬间闪过。眺目远望,关山重重,震撼之余,心中涌动的竟是要去长城最西头——嘉峪关的念头。看来,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可是话说回来,社会的发展,不正是靠着人类的这种永无止境的欲望在推动吗? 只是,这一愿望的实现一拖就拖了27年。其间,由中年转为老年,从在职耗到退休。总想着,闲时再去,将来定会有机会的。待到如今,退休后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却发现腿脚已不似当年灵便。这才顿悟,若不马上行动,恐怕今后想去都难以成行。于是,就有了今年九月初的西部之旅。 游青海湖,过祁连山,观莫高窟,都是我心向往之的;而于9月9日登临嘉峪关,更是了却了一桩由来已久的心事。 关城高6米(现约10米),由外城、内城和瓮城组合而成。其中内城东西开“光化门”和“柔远门”,门外各筑有瓮城。城楼对称,三层三檐五间式,周围有廊,单檐歇山顶,高17米。城四隅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一层三间式带前廊。 比较起来,嘉峪关不似居庸关、雁门关、娘子关等处在两山之间,以险要著称。但它矗立于茫茫戈壁的边缘,更显雄壮,不同凡响。 站立在关城之上,一时思绪万千: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绵延不绝的长城何止万里。而从当年远去北大荒路过山海关,到如今畅游大西北登临嘉峪关,屈指算来已有45年。万里关山、四十五年——几乎涵盖了一代知青的前后两个时段。细想,颇具象征意义。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如果说,文革中断了一代人正常的求学深造梦,那么上山下乡则是让这代人在进入社会化的一开始,就经历了磨砺与考验。从“接受再教育”的战天斗地,到返城、求学、成家、立业,其间面临的种种关卡,岂止是一个两个!当然,只要有足够的坚韧与坚持,就没有过不去的关口。待到退休、离职、临近奔七的年龄,回望人生,才发现:什么叫命运,命运只是回望时自己走过的人生轨迹。 长城有起点、起点就是雄踞大漠的嘉峪关。长城有终点,终点便是濒临大海的山海关。一如长城从荒漠延伸向大海,人生亦是如此,从愚騃逐渐地走向顿悟。 历史上,嘉峪关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山海关更是经历了明清以降金戈铁马的考验。而今,都成为了和平时期中外旅人观赏的景点。 近半个世纪里,一代知青曾在不同的时段里,产生过不小的动静,比如60年代末的大下乡,70年代末的大返城。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又有大接班——不过,那只是极少数精英的上位;而对于绝大部分知青来说,则是退出社会的主系列,步入休闲养老的生活圈。 或许,在将来的史书上,作为整体的知青一代,仅仅是某个大时代、大事件的一个注脚。但生活在当下的老知青们并不气馁,反而更为活跃。他们在居室内弄孙、社区里晨练、餐馆中聚会、舞台上放歌;时不时地,还结伴出游国内海外、回访曾经插队落户的山乡边陲;甚至撰文、出书,在追忆中反思;与时俱进,借助网络、博客、微信抒怀。 是要追回曾被耽误的青春吗?似乎并不尽然。但让当下——即使已进入人生的秋天,也要让这晚霞更灿烂,无疑是肯定的。 因为,这是知青一代的本色。 2014-10-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