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返城前夜》出版
作者:张锡鹏
|
|||||
新书《返城前夜》出版
书名:《返城前夜》
新书《返城前夜》的出版情况: 《返城前夜》由“知青上海文学社”发起征文,张锡鹏主编,香港知青出版社出版。全书26万字,2014年6月第一次印刷,印数2000册。 主编:张锡鹏。原上海赴内蒙插队知青,现退休,大学文化。曾做过记者,先后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发表文学、新闻报道等作品一百多万字。后进入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负责品牌和行政管理工作。曾参与策划、主编、执行编辑,先后出版《营销创维》(暨南大学出版社)、《阳光心灵》(花城出版社)、《沉淀是金》(经济科学出版社)、《走出乌兰察布的足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返城前夜》(香港知青出版社)等书籍8部。其人生座右铭:凭良知处世,当善意度人。
《返城前夜》内容简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史无前例的文革十年浩劫中,曾发生过一场影响到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1700多万初高中学生被动员上山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数年后,这些在农村手足砥砺辛勤劳作的知识青年,面对的却是茫然和无助,还有看不到尽头的贫困。于是,他们喊出了“我要回家”,一场返城之风在有知青的地方蓬勃掀起。 本书忠实地记录了知青返城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各样艰难曲折的返城故事。虽然四十多年过去了,但是因为作者都是当年返城的亲历者,所以读来更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分。 这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部永远无法磨灭的历史。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为本书作的序言: 一段难以抹去的国家记忆 作者:叶辛 在共和国不长的历史中,大规模始于1968年、收于1978年秋冬至1979年春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一段难以抹杀的记忆。全国1700万大、中城市青年学生,怀着满腔青春热血,扛起红旗,打起背包奔赴祖国各地的农村山乡,肩负起“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历史使命,开始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青春磨砺。 中国历史上这场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其本质上是一次体现了国家意志的人口大迁徙,成功地运用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和知青盲目和虔诚的情感。 然而,知青的纯朴、激情过后,面临的却是严酷的生活现实:繁重劳作之后的体力尚可恢复,伤痛病体也可痊愈,严峻的是知青精神世界的群体性空虚和基本生活物质的严重匮乏,导致这个庞大群体在乡间难以正常生存,直接威胁、拷问着这场运动的合理性和持续性,继而引申出了知青大规模返城的社会新课题。 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曾在1978年针对知青“上山下乡”问题说,我们花了300个亿,买了3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其实还有干部也不满意)(引自“凤凰网”)。基本否定、也就此结束了历时长达25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时隔40多年,当年意气风发的知青群体都已陆续步入老年的门坎,其中有一些不幸的伙伴已英年早逝。 回首这段具有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诸多研究意义的历史,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是必须的,也是难以断层的。社会发展当有其完整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乃至矛盾,都是不能人为地抹煞的,不能因为当时社会的特殊性而不承认这段畸形的历史,这不是唯物史观的完整表达。尊重历史的最好做法,是保留它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能为以后的社会发展提供深刻的经验和血的教训,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从知青群体目前所处的诸多情况来看,尽快写下这段历史刻不容缓。随着他们逐渐老去,渐渐地也会失去书写能力,如果也到了要抢救的阶段,不啻是国家历史文化的重大损失,也将是这个庞大知青群体的集体遗憾。正如知青学者曹景行先生所说:“这是一段无法复制的历史,现在不做,后无来者!”。 正是从这个积极意义出发,“知青·上海联谊公社”发起了这次“返城前夜”的征文活动。试图从这个刻骨铭心的、牵涉到每个知青前途命运的节点作为切入,比较全面地反映当初远离上海,身处北国南疆、东滩西域穷乡僻壤的广大知青迫切渴望返城的真实故事。 从2013年5月发起征文的3个月中,近百位知青作者纷纷响应,“知青·上海文学社”收到征文百多篇;2013年7月,文学社还组织部分征文作者去浙江临安召开笔会,对文稿作了初步梳理和点评;至年底,这些文章经来自知青中的文字编辑志愿者们反复精心修改、评定,最后选定70多篇文章汇集成册。他们不计报酬,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完全是因为“知青”的情义。 为了解决出版费用,文学社发起了一次规模不小的“知青的事自己做,知青的书自己写”的爱心募捐活动,受到150多位老知青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踊跃响应,涌现出了不少感人故事…… 弘扬“知青精神”,其实是弘扬他们经过青春磨砺更能吃苦耐劳的良好素质;回忆那段遥远而纠结的“返城前夜”,其实是对今天安享天伦之乐的更加珍惜。知青作者们用亲身经历,勾起了青春期的艰涩回忆,展现了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画面,至今读来,依然感慨万千。 “最后一场暴风雪”讲述的是黑龙江北安长水河农场知青对34年前“返城前夜”那场暴风雪所留下的刻骨铭心回忆;“从大山中来,又走回深山去”则从一个内蒙知青被莫测的命运多地转悠的人生曲折历程;“别了,爱恨交织的黄土地”在讲述了当年对内蒙黄土高原纠结的同时,也抒发了知青之间、知青和农民之间真挚的情谊依恋;“登上头班车”是一位曾在江西永丰插队的女知青以农村“头班车”为切入点,反映了当时急切的思乡情绪;“跨出报社,踏进公交”回忆了一位上海崇明农场知青执著追求当记者的艰辛和曲折历程;而“情满青山”则是一位曾在云南建设兵团的女知青讲述了在返城与恋情之间所作的无奈选择;“集体户门前的水井”一文描述了当年在吉林延边珲春插队时对那口水井的绵长依恋;“春夜的告别”生动而真实地回忆了一位曾在安徽灵璧农村当村干部的知青与耕作马依依惜别的真情实感;“永恒的记忆”是一位曾在云南的知青对那段艰涩岁月的真实描写。 …… 林林总总70多篇、总计26万字的老知青手笔,每篇都如一阵阵思绪的潮涌,不时激荡起我曾经在贵州当知青的岁月回忆。确实,由于当时我国农村山乡物质条件严重匮乏,加上随着年龄增长,知青的婚姻难题更是牵动着他们在城市里的父母心,全国至少1000万个家庭无不盼望自己的子女早早回到身边。 春回大地,面对错综复杂的客观现实,政府从实际考量,制订了一系列解决知青返城及返城后生活、就业诸多政策,一步一步从根本上结束了“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知青返城后新的人生拼搏。 应该说,这是一本具有史料价值的文本,也是一份不单纯是“知青”二字所能涵盖的社会宝贵精神财富。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留下这个历史瞬间,不仅仅是老知青群体精神生活的渴望,更是一段抹不去的历史记忆。未来中国梦的地基,理应是对历史的真实回忆和珍惜。 我们还活着,我们有责任,我们应该担当。 是为序。 2014-5-30
《知青上海文学社》主任承明先生为本书所作的后记: 命运转折点的历史记录 作者:承明(豪夫) 这几年来,曾经听了许多知情朋友叙述30多年前的返城故事。现在,这些林林总总的“口头故事”,终于变成了一大叠散发着墨香的书稿,我感到很欣慰。我相信,所有参与和关注《返城前夜》集结出书这件事的知青朋友,都会由衷地感到欣慰。因为我们在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回原一段刻骨铭心的真实历史。 如今60岁左右的一代人,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知识青年”。40多年前,在文革十年浩劫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上山下乡运动就像是一阵狂风,把我们这些初出校门的年轻人,一下子刮到了遥远的陌生地。整整十年的艰难困苦后,终于在千百万知青“我们要回家”的震天呐喊声中,上山下乡被划上了句号,“知青”这个称谓也由此永远地走进了历史。 人老了,眼前的事情可能会忘记,但是多年前的往事却历历在目。每每老知青聚会时,由于同龄人的同样经历,常常使我们情不自禁地热泪忆旧,讲述当年的故事,唱响当年的歌曲,跳起当年的舞蹈,在满头白发的欢声笑语中,追缅着自己远逝的青春岁月! 在一次知青聚会中,有朋友提出:何不搞一次以知青大返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以纪念彼此共同的经历。这个倡议一下子拨动了大家的心弦,很快得到了众多知青朋友的热烈响应。确实,在所有的知青故事中,返城那一幕是最激荡人心的。无论返城是艰难曲折还是一路通畅,无论返城是依依惜别还是跳出苦海,有一点是所有人的共识:返城,是人生旅途的转折点;返城,彻底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正因为这样,在返城前夜所发生的一幕幕,是终身难忘的。 坦率讲,如何深刻而正确地评价上山下乡运动,那是以后历史学家的事情。历史一页早已翻过,我们不必为那段历史是“有悔”还是“不悔”而争论不休。一个知青如果珍爱自己的下乡经历,如果要对那段历史负责的话,只须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写下来就行了。这是无可更改的历史注脚,将来都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也是《返城前夜》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知青上海联谊公社”,对《返城前夜》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对所有的作者和付出辛勤劳动的编辑团队,以及所有参与募资出版行动的知青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本书序言的作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也是老知青的叶辛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对支持本书出版的香港知青出版社表示深切的感谢! 2014年5月30日
附注: 本书尚有少量藏书,如有需要的知青读者可与《知青上海文学社》应稼驹副社长联系,联系电话:13901860935,每本收工本费人民币30元(原价为港币88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