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收获了什么?
作者:张吉才
|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收获了什么? 中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主体是指1947-1960年出生于城镇、并于1967年至1979年上山下乡的1700万人。在1967年末至1972年的第一次上山下乡高潮中,近800万知青去了农村,包括大部分老三届初、高中生和69-72届的初中生。在1973至1977年的第二次高潮中,全国有900万人去了农村,以文革中的高中生为主体。整个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到1978年接近尾声,1979年结朿(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与下乡知青同龄的、相当数量生长于农村的回乡知青。当年对下乡知青来说,城市生活是他们理所当然预期的生活方式,下放使他们失去了原有的人生;但对于回乡知青,城市生活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回乡知青与上山下乡的知青相比,有着更多的艰辛与愤懑。在二元社会里,务农则是回乡知青别无选择的命运)。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文革”爆发后,从1966年下半年开始到1968年,各地学校基本停课,大学不招生,工厂基本不招工。仅这三年积压的初、高中毕业生(“老三届”)全国约有1000多万人。1971年,仅有16万人口、穷乡僻壤的南丹县也是如此。1971年南丹中学高中部的高9、10、11、12四个班的学生来自1969年前的初中毕业生;初中部的初44、45、46、47、48班的学生来自1968年前的小学毕业生;初49、50、51、52、53班的学生,由于小学实行了五年制,实际是1969年5、6年级的小学生同期升初中。大家于1971年7月同时毕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丹山口林场1971年8月迎来了187名高、初中毕业。1974年8月,南丹山口林场又迎来第二批知青。他们和全国的知识青年一样,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面对升学和就业压力,怀着对祖国、对党的无限忠诚、舍小家为国家、远离父母,奔赴艰苦的农村、草原、农林场,把青春、把生命无私奉献给中华大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完成了一个大的社会变革转变时,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转变过程伴随着痛苦。知青们有过蹉跎迷茫,但同时更多的有了收获;知青获得的是生活真谛,获得的是与苦难抗争的意志和那种不避艰难,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精神。
1、学会了劳动。作为人,一是生存,二是温饱,三是发展。生存为人之第一要义。不论是何种家庭背景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干活劳动。从五谷难分到自食其力,学会了干活也就掌握了生存的技能。这项技能的获取让知青们受益终身! 2、学会了吃苦。要学会劳动首先就是要学会吃苦。一年四季日晒雨淋的摸爬滚打,锻炼了体能更磨练了意志,并切身体察劳动人民的艰辛,在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累和苦的同时明白了吃苦的意义。 3、学会了自立。上山下乡的知青们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学会自己洗衣服,学会吃当地的饭,学会自己做饭菜,自主独立处置各种人际关系和各类事情,不依赖别人也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4、学会了勤劳。在与大自然的交往中知晓了“人懒地生草、人勤地生宝”的真谛。明白永远不能懒惰,懒惰只会换来挨饿,勤劳让你有收获。从而获得了一生受用的宝贵习惯,5、学会了节俭。浪费可耻,以俭为荣;学会“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将有限的收入拿来做有意义的事。 6、学会了积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积极地过好每一天,积极地面对每一次挑战;让积极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7、学会了细心。学会从每个细节体察实质,展开工作。从细节关心他人,养成注重细节,细心处事的习惯。 8、学会了合作。知青中的合作尤其多,当一个人不行的时候四面八方伸出真诚热情的手。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懂得了“合作会双赢”的道理,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合作精神。
1、学会了敬业。对生活不挑三捡四,懂得只有干好工作才得到别人的认可,才能胜任其他工作,才能称为是有事业心的人。 2、学会了务实。劳动干活的过程培养了务实精神。脚踏实地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眼前的事做起,不要幻想,痛恶虚伪、空洞。从内心明白实事求是永远是摆脱种种羁绊的伟大法宝。 3、学会了自律。管得住自己,不该干的绝不能干,不放纵自己,即使没人看见和知道,能自觉坚持。 4、学会了宽容。知道拿得起放得下,对许多人生大事都比较看得开,不斤斤计较,能理解别人,所有不快和忧愁都可一笑了之。 5、学会了忍耐。面对社会无端的指责,同志之间的摩擦,以及各种不公平的待遇都需忍耐,知道不能义气用事,知道去寻求机会。 6、学会了沉默。知道出言应谨慎,言多必失;学会在沉默中积蓄力量,在沉默中冷静观察,在沉默中迎头赶上,在沉默中爆发。7、学会了从容。经历了太多的选择与放弃之后学会了从容;从容的面对利益和荣誉,从容的面对困难和危险。 8、学会了拼搏。在与大自然相处中学会了奋斗,懂得了为自己的理想拼命,学会了为证明自己而开拓更美好的未来。
1、学会了担当。对工作负责,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信任你的人负责;敢担当,对自己犯的错误负责任,对自己的将来负责任。 2、学会了努力。永远都不指望天上掉馅饼,知道靠自己努力换回成功,努力向上,永不放弃,将努力变成为一种习惯。 3、学会了思考。知青们经历太曲折了,在反复变幻中学会了思考,不再盲从;看清了真伪,区分出黑白,辨别了忠奸,也萌生了最初的反思,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来评判世界。思考需要分析利弊,独立思考同样需要勇气。 4、学会了求知。每日每刻都要学习,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自己的素质,知识永远都是力量,相信英雄总会有用武之地。养成的求知品格在日后获得学习机会时充分表现无遗,受益终身。 5、学会了自信。自信的前提是你有能力自信,知青们是在经受过磨难和挫折中坚挺下来后获得的自信。 6、学会了执着。不抛弃,不放弃;执着有时让我们这些知青显得很傻,但是执着让我们无比坚定。 7、学会了如何去爱。善待亲情、友情、爱情,珍惜一切真挚的感情;虽然远离家人学会了一个人过日子,但我们从没失去爱,反而更渴望爱,更懂得爱的珍贵,更会加倍呵护爱。 8、学会了奉献。经历了社会底层的生活,学会了不计较回报,不逃避现实,勇敢地面对挑战,在与底层劳动人民共患难同命运的过程中铸就坚毅品格和顽强精神,学会了奉献。知青的生存命运其实与整个国家是息息相关的。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为国家减轻了人口、就业和升学压力的同时又将科学、知识、文化和都市文明带向广大农村和边疆,从而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知识青年默默承受自谋就业、下岗分流、牺牲个人利益顾全改革大局,为稳定社会、促进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使国家走向复兴和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什么一个无书可读的时代,一个在上学的年龄集体被取缔了学习机会的时代,恰恰产生了最无怨无悔的一代人?那是因为这些被“压缩”到中国社会最基层的“城市娃”、“学生仔”看到了一个最真实的中国:严重的贫困、极度的落后,以及生活在这种物质与精神状况中的亿万父老乡亲。与此同时,无论这些知识青年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他们当年都置身于社会边缘,茫然不知前路。此时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怜悯、宽厚、朴实与善良就成了他们唯一可以仰赖与寄托的精神家园。知识青年和最任劳任怨、养活中国的劳动人民同舟共济、抱团取暖,形成了一种同样忍受着物质匮乏与精神饥渴的共振。对这份弥足珍贵的感情,所有知青都会没齿不忘。基于此,不管之后的生活如何变化,广大的知识青年均把当年上山下乡生活之地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笔者有理由相信,由这些事、这些经历、这些情感的产生使知青们得到“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尊重生命”的切身收获,以及由这些收获形成的品德、思想和精神,不但依然存在于并影响于今天的中国,而且还将会影响到中国的未来。 知识青年陪伴祖国共度艰难历程,谱写了悲壮感人、可歌可泣的生命之歌和历史诗篇。广大知识青年(包括回乡知青)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为祖国繁荣复兴,无愧历史和后人的付出与贡献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 2014年2月5日于南宁
拙作应南丹县政协文史委约稿而写。由于知青上山下乡是个重大题材,或许是自已的经历太多曲折,故在动笔之时犹感沉重,虽然当年经历脑海里历历在目,但更多的是这些经历后的思考,而思考的结果成就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收获些什么?”我于1985年在北京就读中央民族学院,有幸与当年的各地知青们有过较广、较多的接触。大多数的“老插”内心很阳光,很充实。没有埋怨,没有愤懑,更多的是努力,勤奋!想着把失去的时光追回。务实、拚搏、刻苦而又团结、互助、友爱,折射出上山下乡经历中磨练出来的精华。回想到我的身边,南丹的插友们莫不如此?陈日华、玉时阶、陈利丹、麦仲山、何文丹、于一飞、莫光辉、吴应生、黄盛乾、马丹葵、罗海明……等等,一串串闪亮的名单,其背后无不闪烁着智慧、思想和精神? 如是斯,写出我的拙作。请斧正。
张吉才,原南丹中学初53班学生,1971年8月南丹山口林场长湾站知青。原中国教师研修网执行总裁。 手机:18007808923 qq:198778664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