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纪事的范本——读《察哈彦知青纪事》点滴体会 作者:余 杰


 

中国知青纪事的范本

    ——读《察哈彦知青纪事》点滴体会

我的博客好友“老虎妈妈”方振玉送给我一本《察哈彦知青纪事》。因为近期既有群众路线教育的工作,基层党建示范点的指导工作,还有上海临港软件园布展一事,断断续续地看完了这本书。

也许是自己曾经的知青经历,对于知青的书有一种特殊的爱好。还因为自己曾经是在军垦农场度过了知青岁月,对于那些插队落户的知青朋友当年的生活有极大的兴趣。

察哈彦?在哪里?

终于找到了它极为特别的地理位置:她在中国地图的鸡冠之处。察哈彦在黑龙江拐弯之处,凸显在江中的土地上。三面临水,一面靠山,恰似鸡冠上的一颗珍珠——当年的名字:黑龙江呼玛县金山公社察哈彦生产队。

最早对于察哈彦的认识还是来源于上海华东师大的光头教授刘琪。2008年在上海社科院召开的知青上山下乡学术研讨会上,刘淇讲述的当年珍宝岛之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以后在《我的1976》一书里又读到刘淇的文章《千里奔丧》,讲述了毛泽东去世到“四人帮”被抓这个时间段里他和知青们在察哈彦所经历的生活。从那时开始对于这个小山村的故事有了兴趣。

当年,上海207名知青来到这个小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45年以后,他们在上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编撰了一本《察哈彦知青纪事》。

“虎妈”在博客里告诉我们:207位知青中已有13位去世了,生活在国外的有17位,返城后一直没联系上的有14位,目前已基本生活在上海之外的有26位,至少有四五位是有病在身,行动不便,心有愿而力不足了。其中还有重病在身,几乎已经是卧床不能起身的了。这也许是今日知青群体的一个缩影,一代人渐渐地将要离开。在这个时候,曾经在察哈彦插队的知青们给我们留下了这本宝贵的纪事。

《察哈彦知青纪事》向我们展示一个遥远的小村和二百多位上海知青长达四十年的历史故事。

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一群来自中国最大城市的学生,一段人生不平凡的经历,一个个难以忘怀的记忆,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我为苏邦顺的故事流泪

1978年对于我们知青来说是难忘的。从那一年开始大返城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上山下乡终于走到了它的终点。

在方振玉撰写的《难忘1978年》一文里,她告诉我们发生在1978年6月3日凌晨的故事。与她同行的知青苏邦顺在从上海返回山村的“长锦轮”上,半夜里跳入了大海。书中有身在德国的侯肖松详细讲述了这个悲剧故事。当我读完以后,流泪了。

苏邦顺在留给他战友侯肖松的纸条中写道:“侯子:我去找我的归宿了,原谅我这怯懦轻率的举动吧!继续呆在队里,这想一想都会使我发疯,我没勇气继续面对现实了。我早有此愿,活着如同行尸走肉,不如死了好!……请别告诉我爸妈,通知我哥吧……别了!祝你们幸运!”1978年啊,春天已经来了,但是这和谐的阳光还是来的太迟了,没有留住一位才华青年的生命!1977年恢复高考时,可惜因为怀疑他父亲是美国特务,加上他档案中有那个年月常见的收听“美国之音”、散布“反动言论”的罪名记录等,他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机会,而是投向了大海的怀抱。

侯肖松博士对他的死作了如下回忆:“阿邦真的会选择这条路,我真是万万没想到。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忡忡,对知青处境的不满,对自己前途的绝望则是时有流露。这是当时大家普遍面对的困境,为什么只有他选择了逃避呢?我觉得这与他内心的使命感以及他的理想色彩浓厚而且过分执著的性格不无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发出‘活着如同行尸走肉,不如死了好!’的哀鸣。”书中,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苏邦顺追悼会的照片上。知青们为他送行,成为这个集体心中永远的痛。

1978年了,如果……。真的无法假设,一切都已经成为事实。能够用结束自己生命来发出“活着如同行尸走肉,不如死了好!”的怒吼,是黎明前不屈的象征。

逝者已去,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有许多许多啊!

由此我想到了老舍先生的投湖;邓拓、田家英、傅雷夫妇等的自缢;叶以群、罗广斌等的跳楼、杨朔等吞服安眠药;周瘦鹃的跳井;李广田的跳池;闻捷开煤气自杀……!

在那个年代,这些人都用生命为代价发出了自己的不屈抗争。没有人能够知道在最后一刻他们的所思所想,包括苏邦顺。他们都是不想在这个世界上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活着,都要做人的尊严!

我们会记住他们的。

包括书中那些知青们的每一个人!


我为艰难岁月感慨

《察哈彦知青纪事》是一本集体的回忆。这些人、这些事,从那个动乱的岁月开始直到今天,使我们了解了那白山黑水、林海雪原的故事,知道了有这样一群年轻的生命,在那遥远的山村里度过的艰难岁月。

外出打工,伐木筑路,在零下几十度的原始森林用他们稚嫩的双臂挑起了本不该由他们挑起的重担。我的目光停留在76页上的《1970年1月——1976年5月察哈彦知青外出干活情况一览表》。

在这份宝贵的记录里,倒大木、筑路、盖家具厂厂房、养路、修铁路、盖供销社房子、制砖、建水利工程等等都一一列在其中。时间、地点,谁是领队、哪些人参与了都有详细的记载。这些靠着一些当年的记录,加上今天的群体回忆,告诉了我们他们曾经的生活。

我想,能够回忆起如此详尽的往事,不是一日之内就可以完成的。而每一次进行集体的记忆时,既有对于苦难岁月的回忆,还有就是对于自己曾经的经历的肯定。我们这代人不会忘记苦难,那年、那月的付出是我们的最为宝贵的青春年华。每一位知青在回忆当年在这个小村庄里干过的活,篇篇都有一个个故事。故事的背后反反复复地在告诉我们207个年轻的生命在“扎根土地、投入人民怀抱的凤凰涅盘中,将卑贱变成了高贵,将凄凉化为了人性!”守望相助,情同手足,是这个群体最为显著的特征。成就了他们今天的,是那段察哈彦的土地。如今,二百多人中间有教授,专家、博士、企业家。他们在回城以后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华,成为一代人中的精英。抛开对于那个时期(文革)历史的评价,我感到这个群体里的蕴含着的是一种对于苦难的态度上。在苦难中相濡以沫、相互支撑,所以,在书中我看见察哈彦的知青们说他们最喜欢那句歌词——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静静地看完全书,你会看见察哈彦的知青们那种对于土地的爱,对于人民的爱。

记住昨天,但不赞美苦难!


我被知青纪事折服

曾经闯荡天南地北的知青们写下的回忆录看过不少,大多数是对于在农村生活的记录。《察哈彦知青纪事》则别具一格。再现了这个边境小村从出现到如今的变迁历史,记载了上海知青在这个小村生存、生活的历史,也记录了这些知青们前十年的“知青时代”和后三十年的“后知青时代”的生活。

其一,对于历史的尊重。在书中图文并茂的记录里,那些老照片、速描、当年的文字材料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和历史。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曾经插队在察哈彦的知青们把当年的日记、书信、文件、图表、会议记录,甚至还有下乡的通知书、乘车证、边境通行证都保留了下来。这不仅是一份对于历史的尊重,还是我们研究这段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上山下乡运动的宝贵资料。四十年后还能够留下这些记忆,在大多数的知青群体里确实是很罕见的。只有对于生活有着心细如发的尊重,才会有今天的收获啊!

其二,对于参与这段历史活动的人的尊重。在书中,这个群体的知青们还特意做了一个附件“察哈彦知青名册”。内容包括二百多人当年的照片与现在的照片,上山下乡的时间,原来的学校,离开农村的时间以及原因等等。这是我所看见的知青书籍中没有的。四十年以后来完成这项工作,难度是可想而见的。如今的这些当年知青,有生活在国内的,还有定居国外的。有活着的,也有离去的。有能够联系的上的,也有失去联系的。要编辑起这份资料,可见编撰者是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啊。尽管有些人的资料存在缺失,但是心到了,就是一份尊重!

所以著名知青作家贾宏图在为此书写的《一个遥远小村的永恒记忆》序言里,将这本书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相媲美。认为这本书也可以算作“新江村和中国知青运动”的书,会“成为研究中国文革中乡村发展和知青运动的‘范本’”一点也没有言过其实。

知青的记忆如何写,留给我们的后人究竟是些什么?在这本书里有了答案——对于历史的尊重,对于人生的负责谢谢你们,察哈彦的知青朋友们。为你们的昨天、今天、明天骄傲、喝彩!

                                                                            2014-04-26


相关图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54fcf0102e7il.html


余 杰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13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