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一瞥 作者:三猫


 

渥太华一瞥

站在加拿大议会大厦和平塔上,远眺渥太华。阴郁的天空飘着零星的雪花,一派萧瑟。首先看见的是河湖港汊,烟波浩淼,然后是密密匝匝的树林。远处有些平缓的山坡,给人以山水之城的印象。

跟华盛顿一样,渥太华市区不大,是树林中的小城。虽说初冬树叶大都落尽,但从树枝密集的程度可以想象其春天的绿、盛夏的荫,一定很受用。偶尔有怀旧的马车穿街而过,蹄声敲打着僵硬的路面,清脆而急切。运河两岸维多利亚时代的古建筑默默矗立,目送河水汩汩东去。

欧洲移民们在这里用运河将渥太华河及圣·劳伦斯河连接起来,再架设一座又一座桥梁,构成便捷的水陆运输网。从而确立了渥太华的中心城市地位。渥太华作为加拿大第3任首都,既是大英帝国维多利亚女王钦定,也是英国移民与法国移民妥协的结果。一言以蔽之,是各方技术与政治智慧的结晶。用如今我们听腻了的行话说,是人们打造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渥太华。

我观察走在中国前面的发达国家,有时用的是挑剔甚至是恶毒的眼光。在我眼里,这些国家或多或少已显颓势,跨越式发展阶段毕竟只剩下一个背影。当代渥太华,与其它加拿大城市以及许多欧美城市一样,城市建设已算不上先进,有些冷僻的街道甚至显得陈旧。当然,这与洋人们不好面子,政府不搞形象工程有关。但在酒店里上网,网速慢得像蜗牛,还真与我国没啥区别。走在街上,最引人注目的仍是18、19世纪的建筑物。尤其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宏伟华丽。但有些建筑无论是外形或是色彩,均失之过于厚重,恐怕与当地冬季漫长,气候严寒有关吧。加拿大在建筑节能方面做得卓有成效,我们在酒店客房里很少开空调,从未感到凉。主要原因就是建筑外墙保温做得好。

在加拿大各城市的一些商店门口,都摆放着免费的中文报纸。出版、发行商基本与法轮功组织有关。在中国驻加使馆门前,每天都有一、两个中年妇女雕像一般站在那里,手里举着一个标语牌,写着抗议的字样,同样与法轮功组织有关。她们风雨无阻,准时上下班。据说是有人发工资的,故难以判断她们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信仰还是为了生活。

华人在渥太华的全部荣耀都集中在加拿大总督府里。第26任加拿大总督是华人女政治家,叫伍冰枝。她出生在香港,二战中随家人逃难到了加拿大。后来成为著名节目主持人,作家,电影人,最终成为加拿大事实上的国家元首。

总督府也是一个公共游览地,游人可以自由出入。我们去的那天是星期六,平时总督府大门口着装华丽的卫兵撤岗休假了,门口少了一道风景。保安只简单检查一下游人随身携带的包即可放行,他们心里透亮地明白没有人会惹自己的总督。

总督官邸委实很朴素、简陋,跟其主人的身份一样不显山不露水。倒是官邸周围的园林气派得很,占地480亩。园子里空气自由而清新,长满高大的橡树。还有各国领导人或英国王室成员来访时种下的“友谊林”。李先念、江泽民、胡锦涛分别在这里种下一棵银杏、栎树、椴树。前人栽树,后人正好乘凉。祈愿“环球同此凉热”。


                                                

1
    加拿大国家议会大厦,钟塔被命名为和平塔。

2
    象征联邦团结的长明火。

3
    和平塔上鸟瞰渥太华。

4
    渥太华街景。

5
    万木萧疏,增加了议会广场的肃穆气氛。

6
    独特的水陆交通网。

7
    这是一个政府机关办公楼。

88
    运河的水有些浑黄。

9
    1952-1977年四任加拿大总督浮雕,不经意地摆在总督府小树林中。加拿大人简约低调的办事风格由此可见一斑。
 
    10
    加拿大总督官邸。

11
    总督府更像一座庄园。

12
    总督府内的原住民木雕。

13
   渥太华街景。

                                                          2010.12于温哥华 2014.5.6整理


三猫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48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