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过年我们如何玩(外一篇) 作者:山阳客


 

那些年,过年我们如何玩

过年,应该是一个集中休息,集中玩乐的时候。回想起从小直到现在过年的玩法,还真是大在不同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小的时候是在北京过年。给我的记忆一个是大年三十晚上放鞭炮。那时我们放的没现在花样多,只有小鞭、二踢脚、麻雷子,最好玩的就是老头花。一个泥做的老头,头顶上有一个捻儿,点着了就滋出火花来,有一丈多高,像树又像花,很好看,要滋好长时间呢。

而大年初一就是大人领着逛厂甸的庙会,吃冰糖葫芦。记得有一次母亲给我买了一杆红缨枪,我高兴极了,学着我最崇拜的赵云,挥舞着在院子里和小朋友打仗。可好景不长,很快就把枪头打断了,我急得哭了起来。

到了六十年代初,我上小学五六年级了,有一次在上海姑妈家过年。年初一表哥表弟和我一起去附近的文化宫玩。文化宫用绳子拉起来,上面五颜六色的小纸条上写的都是谜语。我最喜欢猜谜了,于是我们分工。我负责猜,表兄弟们都忙着排队去兑奖,猜对了有铅笔、橡皮、练习簿等小奖品。到了中午,我们抱着一大把奖品凯旋,大家得意极了。

六十年代末,搞文化大革命了,学校里的教室都成了各个不同的战斗队了。我们把课桌拼起来,铺上被子,变成一个很大的铺,大家都围坐在一起打牌。我们玩“赶猪牵羊”,分组比赛,决出冠军。年三十晚上打一个通宵,算作守岁。大家吃各自家里带来的花生糖、炒米糖,兴奋得毫无倦意,玩得非常开心。

七十年代我已经下乡插队了,那时提倡过“革命化”的春节,而我们知青都参加了文艺宣传队,排演样板戏,到各生产队演出。知青在一起,天天唱呀跳呀,到哪个生产队演,就由这个队招待,天天吃肉。我们认为是最有意思的过年了。我们大队排演的是淮剧《智取威虎山》,我是跑龙套的,饰演土匪八大金刚中的副官长。有一次,该我上场了,可我还在和知青抽烟聊天。看戏的小孩子对剧情已经烂熟于胸了,就赶快提醒我,该你上了。这时场上已经冷场了,我上去,赶忙添了一句台词:“怎么不叫我副官长呀?发生什么事了?”这才接了下去。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我调到南京工作了,父母孩子都在一起过年,也没什么可玩的,而且每年都要去单位值班。只记得有一年,我骑着自行车带着女儿去夫子庙看灯。可人实在太多了,自行车只能停在杨公井,我把女儿扛在肩上,她才能看到,结果弄得筋疲力尽。当时的感觉,过年已经没有太多的乐趣了。可女儿还是很高兴的。

到了这个世纪,全家人又回到上海了。父母在的时候,我们想出去旅游,但老人又不能出去,让他们在家也不放心,所以过年的玩也就是在家看电视了。顶多是每年初一上海的亲戚聚会,吃完中饭,陪着老人在附近的七宝古街走一走,可母亲还是说,人太多,别转了,回家吧。

直到最近几年,父母都离开我们了,孩子们也大了,想起利用春节长假外出旅游了。前年去了武汉(有博客记载),去年去了安徽朋友在山里办的野猪养殖场(有博客记录),都有新鲜的感受。今年我们开车去了浙江安吉的江南天池,滑雪、泡温泉,只是看到到处人满为患,给浓浓的玩兴减色不少。而滑雪时才想到自己已经六十五岁了,有点力不从心了。

现在看来,过年的玩,应该首先是属于孩子们的,是孩子欢乐喜庆的世界,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当然也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身强力壮,多走出去见见世面,陶冶心情,释放疲劳;至于老年人,就应该有所选择了,还是以休闲为主,就是旅游,也不必赶着这黄金周与年轻人“轧闹猛”了。

明年过年如何玩呢?看来要提前规划了。

                                                                      2014-02-05

 

新春记事的回想

又快到春节了,上了年纪的人,总会回想起从前的一些往事,一些与春节有关的往事。

我想起了五十年前,那时我上初中。老师给我们布置的寒假作业中常会有一篇题目叫《新春记事》。

到了开学,大家交了作业,老师给我们评讲作文。当时全国正在学习雷锋的热潮中,大家都会以这个大背景来写。记得老师说,他统计了一下,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全班五十个同学,有三十八人在县城最热闹的中心——大新桥(一个不到一百平方的小广场)捡到了钱包,然后都交给了警察,有的还想方设法交给了失主。老师说,春节真是很奇怪,怎么满地都是钱包呢?我也去了大新桥,怎么就没看到一个钱包呢?当然引起了哄堂大笑,这说明大家为了歌颂拾金不昧的雷锋精神,都在编造着美好的故事。老师要求我们一定要写真实的事情,才会有个性,也才会感人,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我又想起了三十年前,那时我在中学教书。我也在寒假作业中给我的学生布置了《新春记事》这个作文题。

当时正是“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高潮,令我诧异的是,也竟然有起码一半的同学写的是相同的内容,都是在春节这一天,去帮助孤寡老人做事。我向这些同学询问,真有其事吗?他们承认是虚构的。不过有人还说了一句,现在报纸上的许多新闻不也是虚构的吗?我们写的不仍然是在歌颂“五讲四美”吗?我向他们讲,这样虚构的作文写得再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主题的正确,也需要材料的真实。

我不知道现在的老师们会不会再布置《新春记事》这样一个作文的题目,我突发奇想,如果老师布置了这样的题目,现在的孩子们会写些什么样的事情呢?

会不会有许多人都写“爸爸带我去吃庆丰包子”呢?也许有这样的可能,也许没有。

如果五十年前的孩子写捡钱包,虽然没有捡到,但如果捡到了,他们是会上交的;如果三十年前的孩子写帮助孤寡老人,虽然没有去做,但如果有人组织,他们是会愉快地去做的;但如果今天,可能这些孩子即使被带去吃庆丰包子,但心里会想的还是肯德基吧。

我要说的是,五十年来,我们的教育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以“正能量”来灌输孩子们的头脑,这当然是没有错的,但这些崇高的宝塔如果都建筑在虚软的沙滩上,就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其实是没有真正的意义的。披上再美丽的外衣的谎言还是谎言,靠谎言决不能真正传达“正能量”。而且让孩子从小就为了所谓的正确目的说谎话,那么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谎话越说越大,越说越不脸红,理由可以随心所欲,事例可以信手拈来,弄得连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了。

真实——说真话,做真事,比什么都重要!

可是,从五十年前到今天,真实,又何其难也!

今年是马年,与马有关的一个成语叫“指鹿为马”,那是说秦朝时的赵高专权,指着鹿硬说是马,群臣敢怒而不敢言。而现在这种为了所谓正确的目的而随意编造的谎言的行为,也是变相的“指鹿为马”,属于凭空臆造,既可以鹿为马,也可以牛为马,还可无中生马。但这样产生的马,决非千里马。

                                                                        2014-01-28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97017067


山阳客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08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