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思
作者:Wenjunq
|
|||||
已经过了几十个秋天,总有些麻木不仁的感觉。又一次跑融水,从盘在大山上的公路望下去,原本翠绿的层层梯田,如今变成金灿灿的;瑶民在田里拔稻穗,那是留下明年的种子,我于是忽然察觉,秋天又来临了。 山林里的枫树,叶儿正由桔黄转向朱红,点缀在浓密的墨绿中间,确是一幅壮美的画图。真的遗憾没带相机来,枉费了这大好河山的美丽秋色。忽然想起北京的西山、香山,那壮观的红叶,如今依旧吗?年轻时特别好玩,那年还不满二十岁,我们特地顶着寒风去观赏红叶。心情是快乐的,爬了香山觉得不过瘾,接着奔“八大处”,最后甚至还想上妙峰山。很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气魄。 一晃就是三十多年,如今要是再去看西山的红叶,是否会“欲说还休”的呢?人啊,从阳春,到盛夏;再到金秋,归于严冬。我忽然觉得自己正如同那枫叶一般殷红,不知哪一天,有那么一股微风吹来,飘呀飘地飘落地面,腐朽于是化作神奇,肥沃出许多的苍翠来。 金秋,多么美丽的金秋。不是也有人说“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吗,杜甫便吟唱“八月秋高风怒号”的,也有秋后的蚂蚱、老气横秋之类感慨。老人节便选择于秋天,大抵是给人“还有冬天呢”的寄托吧。 脑子里冒出杜甫的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位老先生总是显得沉重,尤其是吟秋的诗篇。还有一首是什么了?“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老夫子,老马识途,凭其心智,也无力竞技于渺远的了。 不过也不奇怪,宋玉的《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一代一代文人墨客都以秋为哀伤之节气了。特别是古称“骚人”的写诗作词者,无论有感而发仰或附庸风雅,皆把秋作为泄露哀怨的借代。也不奇怪,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不过也有人说“秋高气爽”,大有“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豪气,于是重阳节、金秋十月等等赞语也数不胜数。倒是该赞扬一下李白,人家总是放荡不羁,潇潇洒洒。而且他似乎还对秋天格外钟情,秋诗几乎不断:“银箭壶里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静夜思》几乎成了世代儿童读诗的启蒙之篇。“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的秋思令人嫉妒,你听:“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飚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一首送别诗,全无哀怨伤感之意,反倒有高歌豪放之感。 不过我更喜欢他的另一首秋诗,《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好一派浪漫情调,把陶令那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境界又推到新高。 说起来倒也怪,这两首诗都是我在插队时最喜背诵的诗句。那时比现在年轻,却远不如现在俗气。身在乡下,心在天外。曾经跑到大别山里流连,确实想结庐与春天的红杜鹃,秋天的黄菊花为伍的。现在却落入红尘,身不由己了。人生确如一场梦,彼一时此一时,浑浑噩噩地便“逝者如斯夫”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播种什么?我们又收获了什么?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一本难算的账。咱不也成了秋后的蚂蚱,还有多少蹦哒的时候?能蹦赶紧蹦,能玩赶快玩,秋天正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于是,觉得也该歇歇了。要跑的地方很多,首先是回插队的地方去看看;然后是那个真正的“二十四拐”还没寻着;还指望自驾车横穿欧亚大陆。等手头的事情告一段落,一定出去走走。只是,啥时算告一段落?天知道会不会旧的没去、新的又来?仔细想想,好像这个计划早在几年前就制定过了。 忽然想起那年,我终于办妥了六岁的儿子上小学的手续。老母亲不让。她告诉我:“等他七岁再去上学吧,让他多玩一年。一上学就再也没机会玩了。”于是我让步了。如今母亲已在天堂,儿子远在天涯。 人啊,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