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是句屁话(外两篇) 作者:文三堂


 

“青春无悔”是句屁话

有人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青春无悔”。不知这话是谁说的。反正我对这句话十分反感,因为我肠子都悔青了。

我原来是个优秀学生。从上学开始就没有一门功课下过95分。若不是文革,我考上大学易如反掌。可是,文革来了,接着又下乡了。我从此中断了学业。但我学习时的基础扎实,各门功课都基本没扔。所以那年第一次高考,我答卷的成绩相当不错,可惜,出了一个张铁生给搅了局,考试不算了。后来是单位推荐工农兵学员,我出身不好,没有资格。好容易盼到四人帮倒台回复高考,我的年龄又过线了。后来自己又报名考上了电大,可毕业后那个文凭不值钱了。90年我才回到北京,没有好工作了。挣的钱又少,还没房子,一个大老爷们养活不了一家人,媳妇也散了。后来单位不景气,我又下岗了,失业了。你们说,我这是什么命?如果没有下乡,我能这样吗?人生道路上,一步错,步步错。我不谈下乡吃了多少苦,只说下乡不仅贻误了我的青春,也毁了我一辈子。你让我怎么说“青春无悔”呢?

当年我们学校报名去吉林插队的人是102名,大红榜贴在学校墙上。可真正上火车的人才6人!没去的人后来都在北京分配了工作。你说,这6个人是不是大傻逼?你说,能不让人后悔吗?

我有一个亲戚,下乡在农村时,为了抢救集体财产,长时间在冰冷的河水里浸泡,结果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直到她死,也没得到过政府的半毛钱照顾。你说,下乡悔不悔?

说“青春无悔”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让你儿子也下乡去。

我知道,我,一个小民,说了也没用。但我也得说,起码痛快痛快嘴。我再说一遍,“青春无悔”是句屁话!

 

我看“知青运动”

电视剧《知青》惹起了众议。作为一个曾经的老知青,我有资格有责任说点什么。既然国家不给我们下什么结论,我们只好自己说说了。

我认为:

1.所谓“知青运动”指的是文革期间把大批“老三届”中学生弄到农村插队的那件事。请注意:这和董家耕、邢燕子的事无关,不要混为一谈。因为其性质和做法完全不同。董和邢都是个人行为,是完全自愿的自我选择。而“知青运动”是国家行为,知青下乡有的是被迫的,有半被迫的,有被诱导的。我下乡时,是被班主任老师到家里追着动员三次,自己出身又不好,才勉强同意的。而且,学校对我们说,吉林那地方可富了,“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我们就信了。你能说这是自愿的吗?把“知青运动”和懂、邢联系在一起的说法是混淆概念,掩盖真相,瞒天过海的手段。

2.凡是下乡插队的人都是当时社会的弱势群体。比如到吉林插队的,他们一没背景,二没后台,三没靠山,四没路子。让他们下到农村去,纯属欺负弱者的行为。有条件的都进工厂了,当兵了,就剩这些“倒霉蛋”给轰到农村了。这里有爹妈有问题的,有自己有问题的,还有就是社会最下层的劳动人民子女。当时的农村简直就是一个垃圾箱,城里的地富反坏右都遣返到了农村。而“知青”也作为城市垃圾被塞到了乡下。

3。知青在农村经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不仅虚度了青春,贻误了前途,而且还受到了人身侵害。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是他们对社会不公平待遇和悲催命运的恶性抗争。当时有一个歌谣道:“八百佛兵下宜川,全城上下闹翻天,撒下人间都是怨,好似当年胡宗南”就是一个真实写照。既然国家抛弃了我们,那我们就瞎折腾,这是他们的潜在心理。

4。在广大知青中,不乏有继续学习文化知识,积极投入农村建设,为地方农村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而且,许多人在打倒四人帮以后逐渐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或成了教授、专家、学者。但这不能说明上山下乡运动的正确性。那是他们个人努力的结果,与上山下乡没有因果关系。只有一点我承认,这些人在被迫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的同时,练就了一种拖不垮,打不烂,扔在哪都能活的生存能力。这也不是“知青运动”的成果。就像不能说“是懒汉培养出了雷锋”一样。

5。知青被耽误的不仅是青春。他们回城后,或没房,或没家,没有好工作,收入低下。许多人还被下岗。总之是在社会竞争中,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总是处于弱势劣势。他们被耽误的是一辈子。

宗上所述不难看出,“知青运动”是文革的特定产物。它应该和文革一起被彻底否定。任何美化甚至歌颂“知青运动”的行为和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因为我们这些人还活着,我们知道事实真相,你蒙不了我们。在知青问题上,共和国欠了一份账。这份账还不还我们管不了,但账是要弄清的。

 

谁更能代表知青

大型电视连续剧《知青》于昨晚在中央1台隆重播出了。有一个知青朋友突然说:兵团不应该算知青!这种说法我还是头一回听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命题。我顺着这个思路想去,觉得很有道理。我发现,兵团和插队有很大的不同,确实存在着差异。

1。兵团属于农场,隶属于地方农垦局。插队属于农村,隶属当地公社。

2。兵团挣的是工资,收入稳定,且比较高。插队挣的是工分,工分值不确定。最少的一天(10分)只有几分钱。干了一年连口粮都买不起,还赔钱。

3。兵团吃的是大米白面,插队吃的是杂粮,细粮很少。兵团有食堂,插队得自己做饭。

4。兵团是以连排班为单位,实行大集体统一管理。插队以集体户为单位,几乎没人管理。象《北风那个吹》里说的,上级派一个专管人员来管理,我没见过,也没听说过,所以我说他是闭眼瞎说。虽然公社有知青办,但一年也来不了一次。插队实际就是自己管理自己。

5。按中央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兵团去的不是农村,那里也没有贫下中农。那里只有农场老职工。

6。兵团的农业生产采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工具和方式。插队是用最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

7。去兵团的人大多数是自愿积极报名,还经过审查才去的。而插队的,大部分人是被迫的(或半被迫的)。插队的大概由三种人组成:爹妈有毛病的、自身有毛病的和最普通最下层的劳动人民子女。

8。经过不同环境、不同条件的磨合与锻炼。兵团收获的是艰苦创业精神,插队得到的是坚忍顽强的生存能力。

通过以上8条差异,完全有理由说兵团不算知青。关键是知青这个名称的概念是什么。你说,没下乡直接分到工厂的那一代人算知青吗?按社会理解是不算的。而兵团的人实际是农业工人,所以也不能算。好,退一步讲,若扩大知青涵盖的范围,把兵团算作知青,那也是“类”知青,也不能代表知青。作家梁晓声屡次写知青都把目标锁定在兵团范畴,是因为他去过兵团,而没插过队。这是可以理解的。谁都愿意写自己熟悉的,不写自己不知道的。但所有插过队的人恐怕都不会认同以兵团为标的作品能代表知青生活。《知青》这个题目很大,而选错了方向,别的就无从谈起了。文革后,曾有几部知青题材作品。其中,《蹉跎岁月》写的是插队生活,比较感人,能引起社会共鸣。《血色浪漫》中也有插队内容,写得也比较真实可信。虽然这两部作品并没把知青生活全面反映出来,但起码方向正确,具有一定的“杀伤力”。而《知青》从一开始方向就错了,是一个大败笔。

直接描写插队知青生活的作品才配得上《知青》这个题目。


文三堂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37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