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没有返城的知青致敬
作者:铁字405
|
|||||
向没有返城的知青致敬
这是一幅黑龙江856农场没有返城的上海知青摄于2005年的照片,登载在667期三联生活周刊上。照片登载在一组上山下乡文章的前面,充满整个页面,照片上二人那饱经风霜坚毅乐观的面容让人一看无法忘记。照片上的人物没有署名,我也不认识,但我一直保存着这本杂志,是因为照片上那片令我熟悉的充满生机的早春的黑土地,是因为我也曾是在856农场结婚生子的知青。今天把它贴出来,有认识他们夫妻的荒友请转达我对他们的问候。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本来是《向坚守在北大荒的知青致敬》,想想不大对,因为自从电视剧《知青》播出后,大家对知青和知青运动有许多争论和评价,用“坚守”二字岂不是返城的知青都成了逃兵?于是又改成《向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致敬》,想想还是不妥,总有些留在那儿是光荣的,回城的是可耻的味道,于是改成《向没有返城的知青致敬》。 我认为,不管如何评价知青运动,知青都是值得人们记住的群体。不管当初上山下乡是自愿的还是被自愿的,不管是返城的还是没返城的,知青都是好样的,是个应被记入史册的专有名词。人们不应该忘记自己的过去。我们从过去走来,过去的经历是我们人生理念的根基。在那段充满艰辛的日子里,我们燃烧了自己的青春,也埋葬了自己的青春。我们怎能忘记当年风风雨雨的人生岁月,还有那些与我们一起走过风雨历程的朋友。 不管是兵团的还是插队的,不管他们是因何原因没有返城,他们能够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艰苦条件下顽强地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就值得我们向他们致敬。也许有人说,返城的知青也很艰苦,找工作四处碰壁,刚进中年就下岗失业------但是这些困难都无法和留在那里的知青相比。我在北大荒婚后仅生活两年,其中一年四季劳作的辛苦永远挥之不去。就以吃饭来说,在城里,自来水龙头一开,清水来了,污水排了。煤气灶一开,大小火随意调。而在农场水要从井里打上来挑回家,烧得柴火是冒着酷暑和蚊虫叮咬在头年打下,再拉回家垛好。吃顿饭尚且如此,那每年的入冬前维修房子,打通烟道和火墙,每年的春种秋收,夏天的锄禾日当午就不知有多少辛苦可言。所以我对自愿到农村去的,和扎根在农村的知青一直怀着深深的敬意。在这中秋、国庆双节将临之际,衷心祝愿天南地北的知青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向没有返城的知青致以崇高的敬礼! 以下是荒友梦行对本文的留评,他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也许这才是我写此文的本意。 梦行: 豪情过后总会留下许多苦涩,无情的现实击碎了我们年轻的梦想。看着这张照片我心里实在不轻松,他们沧桑的面容分明流露着落寞和无奈。 当一批批城市知青像潮水般的退去,争先恐后地回到各自的城市,那些依旧留在那里的知青内心的纠结可以想见。他们留下来的理由只有一种,那就是在当时条件下呆在那里会更好一些。 他们其中有一些人已调到各级机关和二线单位,有些已走上领导岗位,生存环境相对优越稳定。他们留在北大荒比起回城从头再来自然就有更多的吸引力。还有那些始终在生产连队的知青,他们的留下多出于无奈。这是因为他们各自的家庭都有着种种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使得他们再三权衡之后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更有一些知青随着返城大潮回到城市,终因无法生存又回到北大荒。这些人其实是把留守知青的心理纠结实际体验了一遍,然后再次作出无奈的选择。 知青的大返城使他们的处境变得尴尬,知青的这个群体消失了,往日的生机不再。他们失去可以依存的主体却要承受当地人因大返城产生的负面情绪,他们成了代人受过者。 他们的归属也处于尴尬状态。由于他们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知道知青回城后的变化,这些变化时时牵动着他们的心。他们经常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随时都能感受到社会发展的律动同时会产生对比,这些都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影响。特别是看到大多数的知青突破了人生的瓶颈,各自有了长足的发展,他们的心理会是苦涩的。他们虽然是知青,但是他们已经感到离知青这个群体越来越远,这也是知青回农场探望时他们会有意回避的原因。 我四次回到北大荒,和留在那里的知青有过长谈,我知道他们的不易,他们吃的苦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看到这张照片让我又想起他们,心情又沉了下来。 2012-09-2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