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实录】:宣传队 作者:老边


 

【知青岁月实录】:

宣传队

(1)

在北京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班的宣传队就十分活跃。到兵团以后,宣传队的几乎原班人马都到了四连,只是少了男高音杨昭庭(我们班的少部分人被分到了团部面粉厂)。

应该是在69年年底,四连宣传队成立了。徐达成是第一任队长,女生:朱玉梅、张路、胡素云、王文英、杨淑兰、张文霞、小怀(?)、高美华(?)(还有谁?),男生:蒙星、潘刚、张树泉、赵殿旺、我、(还有谁?),乐队:刘鹤滨(二胡高手)、米连喜(笛子)、马宝仲(黑管高手)、(还有谁?)

第一台节目有:歌颂房树松在北京见到毛主席(题目?蒙星演房树松)、学哲学的短剧《内因与外因》(编剧王朋)、长篇诗朗诵《雷锋之歌(贺敬之)》(?)、鹤滨的二胡独奏(保留节目)、宝仲的黑管独奏(保留节目)、朱玉梅独唱(?)、胡素云独唱(远飞的大雁?)(还有什么?)

后来,宣传队到鹤岗市拍剧照,还有房树松节目的造型(过些天我会将照片扫描到博客中)。

宣传队平时排练节目,好像是在小学校的教室里。很冷。有时还停电、点着蜡烛排练。

第一台节目,应该是在70年春节前上演的。礼堂里黑压压地坐满了观众。效果非常好。

不记得当时的礼堂里有舞台了。观众们都是坐在由圆木、木板搭成的简陋座位上。即便如此,前排座位也很早就被家属区的孩子们占上了。在那个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能看上这么一台自编自演的节目,已经是很难得了。

我们这些几乎毫无演出经验的年轻人,策划、编剧、作曲、编舞、排练、串场,都是边干边学。对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组织能力、团队精神,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次的演出成功,使连队领导更支持宣传队的工作了。也就有了宣传队后来的发展。


(2)

应该是在1970年春节前后,我们到团部参加了全团汇演。那次汇演有很多连队参加,最好的是10连宣传队,陆宁等一批北京老高中生,给我们树立了标杆。其实我们演得也不错,胡素云应该是在那次汇演后被团宣传队选中的。

后来,不记得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我当了宣传队队长。也不记得到底是1970年的夏天、还是1971年的夏天,宣传队排演了的一台以麦收为主题的节目。排练节目的时候,正值麦收紧张进行之际。宣传队队员可以在下午提前下班、回驻地排练,足见当时领导的重视。

那台节目在连里的演出获得好评,不久被安排在全团政工会议上演出。虽然是第2次在团部文化宫的大台上演出,但这次的观众是团首长和全团的各连指导员,大家都非常紧张。何仁霞督战?陈指导员事后也说,在台下替我们捏着一把汗。当晚,大家非常齐心、状态奇好,演出大获成功。下面是后来补照的剧照:

那台节目中的中心节目,是一个名为“麦收鼓动组”的歌舞。张路应该是主要编舞者,但台词和旋律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大概是因为这台节目,我曾在当年冬天到团宣传股参加过“面试”。记得那天很冷,坐着马车从梧桐河到了团部,冻得手脚发僵。进了宣传股,翟干事叫我跳个舞,我就跳了“工人阶级硬骨头”,效果肯定很差。面试也就没有通过。要不然,也有机会和现在大名鼎鼎的濮存昕做同事了。


(3)

1970年的秋天,宣传队开始排练《沙家浜》,是全剧、不是片断。现在不记得,当时15团其他哪个连宣传队有排练样板戏全剧的实力了。

演员表:(请大家修正、补充)

阿庆嫂:杨淑兰郭建光:臧寿松沙奶奶:魏雪沙四龙:张树泉卫生员:王文英伤病员小王:潘刚战士:赵殿旺等胡传魁:荣继革刁德一:边晓春刘副官:蒙星刁小三:潘刚导演:?

音乐指导:王卓京胡:?

二胡:李光全笛子:米连喜化妆:伊正石、王文英排练过程的很多细节都记不清楚了,请大家补充。只记得以下几点:

*音乐和戏曲的原调很高。我们全部降调,好像还不止一个调。即便如此,我唱“新四军就在沙家浜”一句时,还是唱不上去,就做一个背身的动作,由臧寿松在后台替我唱这句;*我为了演刁德一,专门练习抽烟。周围都是烟民,很快就学得比较像样了。标志是:烟从口中吐出,再从鼻子吸入;*第一次演出是1971年2月2日。下午就开始化妆,大家都很兴奋。是不是在大食堂专门搭了一个台?过程很顺利。观众爆满。

*演出结束后,大家都没有卸妆。带妆坐着睡觉。第二天早晨,坐在“千里马”的拖车上,到鹤岗市照相。在1连大道边截车去鹤岗时,引来围观。后来1连的人告诉我,他们觉得我们真逗,晚上不卸妆怎么睡觉呢?但也佩服我们很齐心。

*鹤岗市照相馆当天上午专门为我们照相。照了《沙家浜》的剧照。后来余兴未尽,又摆了几个其他节目的造型。(大家分摊的费用?)


(4)

到了1971年的下半年,宣传队已经积累了一批不错的节目,阵容也相对稳定。于是,我们开始到附近连队演出。1连、2连、3连、5连、32连、梧桐河农场某生产队,都留下过我们的歌声。在有的连队还演过两场:一场小节目、一场《沙家浜》。最远到过15连?

记得,只有梧桐河农场的礼堂里有个不错的舞台,其他连队的礼堂都没有舞台,通常只是在食堂兼礼堂中的一端临时辟出一块不大的平地作为舞台,再拉起一块幕布分割出后台。专业灯光是肯定没有的,通常只有临时拉过来的几只大灯泡。

每次演出,都有很多观众。座位也大都是一排原木、与4连一样。前面几排通常是被家属区的孩子们占据。开演前,打闹声、哭叫声,乱作一团。孩子的后面坐着几排老职工和知青。再往后的原木并不比前排高,观众视线被遮挡,索性就都不坐了,站在地面上。最后几排的观众仍然被挡,就站到原木上。所以,从“舞台”上往前看,观众不是在下面、而是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正前方,且有四个层次。好像只有1连的秩序好一些,因为那里的原木排列是有梯度的。

节目开演之前,是乐队调弦。观众们渐渐安静下来。报幕员出场,一男一女。典型的红卫兵装束:绿军装、解放鞋、皮带束腰、手捧红宝书。第一句话通常是:“15团4连,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出战斗,现在开始!”随即一个小造型。然后应该是:“我们代表4连官兵,向x连战友致以崇高的战斗敬礼!”随即一个军礼。台下掌声雷动。

如果是演《沙家浜》全剧,就从第一幕开始。如果是演小节目,第一个节目通常是场面较大的歌舞,然后是各种类型的单人节目和集体节目,最后是一个压场的大型歌舞,整场时间约1小时。演出过程中,大家都是全身心投入,每个人,上台是演员、下台帮别人,秩序井然,基本上没有出现过明显的差错。

下面的照片是张文霞(右)和胡素云演的对口词:《水》。王朋的作品?

但“小插曲”还是有很多。记得在梧桐河演出,舞台上的木板没钉好,有人一脚将木板的一端踩下去,木板另一端跷起,打到脸上,当即倒地。还好无大碍。

演出结束后,主人通常招待一顿晚饭,质量很好。大家自然不会客气,风卷残云。

1972年春节前后,大批知青回家探亲。宣传队的活动随即停止。回来后就是春播、夏锄,好像也没排演新节目。夏天以后,张路、胡素云、朱玉梅等人陆续离开4连,我也在秋天被调离,宣传队的活动也就越来越少了。我自己在兵团期间的“演艺生涯”,就此结束。

4连宣传队的经历,是我宝贵的人生财富。文学艺术水平的提高,还不是最重要的。策划、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面对种种困难与挫折的积极、乐观与自信,演出成功带给大家的喜悦与激励,甚至在当时极为难得的与女生的交往机会,都持久地影响着我的人生。

当然,最珍贵的,是与兄弟姐妹们纯真的、永恒的、浸入血脉的深厚情谊。


相关剧照手稿等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d5de50100bqvb.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d5de50100c1jl.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d5de50100c3ka.html


老边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06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