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感受“知青博物馆巡展”
作者:网中人
|
|||||
在网上感受“知青博物馆巡展” 清明节之前的三月底,在几个知青论坛和博客上就流传着一条信息,“知青博物馆”上海首展即将启动。这样的标题语焉不详,光溜溜的“知青博物馆”五个字究竟是神马东东?何曾有过全国性的“知青博物馆”?如果是某一地方的,为何不予标明?实属明显不过的吸引眼球的“标题党”雕虫小技了。于是我不再关心那个话题。 进入四月了,忽然发现,解放日报旗下的新闻晚报在2013年4月2日A1叠以02~03版两个版面、用三千多字报道了“黑河知青博物馆巡展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消息。显然,它与日前网络上的传闻是对得上号的。原来,“黑河建起全国首座,也是最大的以知青为主题的博物馆。”今年它发起了题为《与共和国同命运》的全国巡展,上海为首展。 根据新闻晚报报道,“本次上海首展由黑龙江省文化改革与发展促进会、知青博物馆、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其实,从网络上诸多现场照片中可以看到,那个展览在“主办单位”之上还有两个“指导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黑龙江省文化厅”。都是正儿八经的政府部门。 网上有“黑河知青博物馆”的网站http://www.hljzqg.com/,可以看到2009年9月上传的开馆典礼现场等照片;2009年8月6日的章程则明示:“知青博物馆的上级主管单位为黑河市委宣传部,博物馆领导班子成员由上级主管单位考核任命”。而“知青博物馆前言”充满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英雄主义情结——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共和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知青一代人与共和国患难与共,奋力拼搏,共同成长。在艰难的岁月里,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担起了国家主人的重担,讲责任,讲奉献,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经过意志的磨练,不断的探索,成为共和国的栋梁,在改革开放的伟业中,勇于成为中坚,甘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铺路石,创造了新的辉煌。中国知青一代人的业绩将永载史册。 在新华网上有一篇2011-12-21 09:11:42来源于黑龙江日报的报道“黑河市建黑龙江知青博物馆”,其中有一段话,如今在网上多有引用,尤其是2012年“第五届中国文化遗产杰出人物评选”活动中更是该博物馆必不可少的台词——参观过知青馆的老知青都眼含热泪,他们说:这个馆的建成鼓励我们要用知青精神去创业,争当改革开放的中坚,把这种精神传承给我们的后代。知青子女组成队伍专程来到知青馆参观座谈,观后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对爸爸妈妈的经历很不理解,在知青馆了解的知青精神令我们感动,我们读懂了爸爸妈妈。”(见http://www.hlj.xinhuanet.com/news/2011-12/21/c_131318206_2.htm )就连知青的子女们也是参观那个博物馆才读懂自己的父母的!它的作用何等了得,真不可小觑啊! 新闻晚报的报道也反映了现在的小编小记们的视角和感受。除了那个并不鲜见的动人标题“有苦有甜更有情看知青火热年华”,还有“展览共分共赴广阔天地、谱写闪光青春、浴火凤凰、改革开放的中坚、终生不了情五部分”这样的内容大标题,不禁令人想起了去年那个电视剧《知青》开播之前的宣传广告语,真是如出一辙,仿佛旧景重现。随之而来的又是“战天斗地”“青春无悔”“火热青春”“壮丽史诗”之类的辞藻,大有充满阳光、激情燃烧的效果。至于用“眼神清澈”“笑容坚定”等等描绘当年留下的照片,就不能不说是在误导后人,那个时代的过来人都知道,当年有几张照片不是“摆拍”的?如今把那些“假大空”罗列出来怎么又成了“真人真事还原历史”呢?也许,只有这样的“怀念与反思”才有可能达到“无悔、无怨”的预期目的吧。 查阅了那些背景资料之后,再到网络论坛上寻访此次活动中的主角老知青们的感言。见仁见智,有褒有贬。“中国知青网”上有一个老知青在展览现场注意到,“不在成排的展板中间,而是在两排展板的连接处,稍不注意就漏过去了,……偶尔发现这个题词”,题词的内容是,“知识青年是当代中国的优秀群体;知青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时代高地;上山下乡历史是千百万知识青年心中永不熄灭的灯塔。参观黑河知青博物馆有感四师四十三团(兴凯湖农场)知青董宏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四日”。在那块展板下方注明了“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董宏参观知青博物馆后题词”。难怪乎引起一些老知青的关注,有人说,“这个题词对知青运动的评价对不对,合适不合适,有没有夸大的水分,能不能为大家认可?这大概是很“敏感”的题词,或许是主办方有意淡化?但是,我认为,这就是知青展览的主题,与其拐弯抹角,还不如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见http://www.chinazhiqi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53&Id=90939&page=1&star=3#185253 。 如此提醒,使我想起了两年前的一件往事。 前年是建党90周年,2011年1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 - 1978),在第818 -819页有三小节对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了论述。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大学不招生,工厂基本上不招工,商业和服务行业处于停滞状态,城市初、高中毕业生既不能升学,也无法分配工作。仅1968年,积压在校的1966、1967、1968届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达400多万人。如此众多的毕业生的分配成为刻不容缓的严重社会问题。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全国立即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这个运动被宣传为具有“反修防修”、“缩小三大差别”的重大政治意义。各地在很短的时间里,不顾具体条件把大批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生产建设兵团或农场。 知识青年到农村等地后,向农民学习各种生产知识,参加各种艰苦的农业劳动,传播文化知识,担任生产队干部以及小学教员、“赤脚医生”一类的初级技术工作。他们希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但由于生产劳动过重、分配收入低、文化生活贫乏、缺乏组织管理而遇到一系列困难。1970年大学、工厂开始招生、招工后,不少家长利用各种形式“走后门”使子女回城,某些主持其事的干部则依仗权力进行勒索。后来毛泽东了解到“全国此类事甚多”,并表示“容当统筹解决”。1973年6月至8月召开的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交流、总结了几年来的情况,对知识青年下乡、管理、返城等政策做出若干调整。 上千万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经受了锻炼,接触了生产实践,增长了才干,为开发、振兴祖国的不发达地区作出了贡献。后来,他们中间也出现了一批国家建设人才。但是,在青春年华失去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生成的断层,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长远的危害。在此期间,国家和企事业单位为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所支出的经费达300多亿元,千百万知识青年的家长和部分地区的农民也因此加重了负担。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得不到妥善安排,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上述七百多字的三段话,对上山下乡容纳了正反两方面的评价。每段都包含了否定的内容。第一段里有两个重要的贬义词,一是“被宣传”,二是“不顾具体条件”。后两段里都有“但书”,在“但”之后的内容明显超过“但”之前的内容。应该说,这样的表述是反映了各方能够接受的“公约数”。 两年过去了,计划在全国巡展的“知青博物馆”又是怎样说的呢?我根据老知青们在论坛上贴出的现场照片,收集了其一小部分文字说明—— 与共和国同命运前言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经成为历史。但历史不能忘记一千七百七十万中国知青对开发建设祖国的伟大贡献;不能忘记知识青年美化的追求在重重考验的撞击下放射出的耀眼的光辉;不能忘记来自各大城市知识青年的涌入,迅速改变了一个地区的闭塞环境,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资源、人生价值,跨越式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文化生活和人素质。这是知识青年贡献中极为浓重的一笔,极大地加快了这一地区现代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后,中国知青带着主人翁的责任感,以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出的坚强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创业再创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中坚和栋梁。 《与共和国共命运》知青博物馆全国巡展通过讲述中国知青在开发建设祖国和改革开放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展示知青一代人的风采。 第一部分 共赴广阔天地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是祖国母亲的召唤!中国知青一代在这个号召下,自1955年起的志愿垦荒队,到1962年国家有组织有计划的“三个面向”,到1968年举国上下大规模的上山下乡历时20余年,上山下乡知青达1770余万。他们放弃在城市的优越生活,尽共和国长子长女的责任,来到艰苦闭塞的农村与边疆,与当地人民一起,战胜酷热洪水,战胜严寒冰雪,与天斗,与地斗,变“大荒”为“粮仓”,建起工厂,勘探开矿,办起学校,传播文化,屯垦戍边,他们是新中国的一代创业者。 …… 大规模的上山下乡1968年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由此,中国知识青年大规模的上山下乡上山下乡轰轰烈烈的展开。 第二部分 谱写闪光青春 架桥铺路,开荒种地,伐木造林,勘探开矿,他们是祖国新一代拓荒者;万里疆土,千里边防,亦并亦农,他们是屯垦戍边的新生力量;教书育人,宣传文化,追求科学,他们是城市文明的传播者。 …… 不难看出,那个巡展的主旋律是什么?纵然那个时代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探索的一部分,但是,探索一词本身就说明,出现错误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而没有错误与失败的一帆风顺的探索则是一种梦呓般的神话。为了朝着未来顺利地前进,与其沉浸于已有的辉煌与胜利,还不如更多地重视与研究曾经经历的错误和失败。因此,那场运动中的荒诞与无奈,我们怎么能够选择性地失语?千百万知青及其家庭心灵上的痛苦与精神上的折磨,我们怎么能够选择性遗忘? 2013-04-0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