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庆:考试维新行动派——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谁开发的 作者:林子搜集


 

谢小庆:考试维新行动派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谁开发的

《中国科学报》(2014-01-10第5版  人物周刊)

本报记者:王庆

鲜有人知,现今公务员考试中侧重考查逻辑推理、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等能力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正是由谢小庆主持开发。而在此前,公务员考试更多的是“读一本书、背一本书、考一本书”。

谢小庆大半辈子都在琢磨怎么才能“考得更好”。但他可不是现代版的“范进”。相反,身兼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人事部特聘公务员录用考试专家等数个“考试研究”相关职务的他,多年来努力的目标之一,便是如何让考试更科学高效,避免“范进”式悲剧的重演。

上世纪80年代初还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的他,曾凭着一股热血“大闹教育部”,并直接推动了高考的改革;为了使公务员考试更注重考查能力而非“死记硬背”,他主持开发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并建言公务员选拔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他不仅是思考者,更是行动派。草原上11年的“插队”生活,让他身上带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他坚信,一个社会,只有保持不同阶层之间的人员流动,才有活力。他致力于推进考试和教育的改革,以帮助有真才实学者获得更多的机会。


感谢草原生活

相对于伤痛,知青经历更多的是为谢小庆带来了快乐和信仰。

1967年,他与北京的300多名中学生一起,从天安门广场出发,到内蒙古锡林郭勒插队落户。

“在草原的11年,是几乎整日滚在马背上的11年。”初到草原,谢小庆刚开始骑马的时候,一天下来,浑身酸疼。到后来,不论多累,只要一爬上马背,很快就会恢复。“骑在马上就像躺在席梦思床上一样舒服。”

那段日子里的大多数时间,谢小庆名下至少有五六匹马,最多时有几十匹马轮换着骑。这给本是书生的他更多力量与豪迈。

在有一次对“牧民的敌人”——狼群的围猎中,他凭借一匹良驹,亲手用套马杆捕获并打死一只狼。

他始终难忘那一望无边、繁花似锦的辽阔草原,绵延数里、数以千计的成群黄羊……他感谢草原生活所给予的对“人性善”的信仰。

他所在的公社里,人们保持着原始的淳朴和善良。在他看来,那里的牧民“从骨子里就是贵族”——人们不因外在的地位而尊贵,而是因高尚的心灵而获得他人的敬重。“在草原的情感世界中,个人的内在魅力远远胜过外在的金钱和权势。”

尤其让谢小庆难以忘怀的是1969年冬天的大雪灾。

他所在的额仑草原是全内蒙古最好的天然草场之一。在这场雪灾中,一些旗县的牲畜几乎死绝。“额仑草原以自己宽广的胸怀迎接了来自其他地方的牧民和牲畜。”谢小庆说,“尽管这一年冬天我们大队的牲畜最后因为草场被吃光而死掉了一半,但是牧民们并没有为了保护自己的牲畜而将前来避灾的客人拒之门外。”


在教育部“发飙”为高考改革建言

回到北京后,生活没有磨平谢小庆的棱角,也没有改变他的赤子之心。

教育部考试中心前主任杨学为在《高考必须首先是科学的》一文中回忆:1980年,北师大心理系学生谢小庆等,学习了西方的考试测量理论后,到教育部要求对当年高考进行检验性试验。结果给大家极大的震动。号称公平的高考,“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误差居然这样大!这使我们认识到,高考必须改革;高考,只有是科学的,才可能是公平的。

事实上,当年从教育部借出试卷进行检验研究的过程并不顺利。

1980年初的某天,谢小庆拿着北京师范大学的介绍信来到教育部,联系借用高考试卷进行统计分析。

一位干部简单听了几句之后便断然回绝。当谢小庆希望继续向他解释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时,对方却下了逐客令。

当年的热血青年谢小庆一时冲动,高声与对方理论起来,并激动地说:“中国的事情坏就坏在你们这帮不负责任的官僚手上!”现场引来不少人围观,谢小庆后来被几位工作人员劝离,还没有回到学校,教育部告状的电话便已打了过去。

幸运的是,校领导并未难为谢小庆。相反,他对考试的研究还引起了杨学为的注意。

杨学为将谢小庆约到办公室,与他单独谈了整整一下午,耐心地听取了他的想法。后来,在杨学为的协调下,谢小庆借出了一批1979年和1980年的高考试卷。

随后,在起初缺乏计算机设备的情况下,谢小庆和他的同学们以“兵团作战”的方式,用CASIO计算器开始了我国最早的高考试题统计分析研究。

据谢小庆回忆,研究结果原本计划刊登在《教育研究》杂志,但在送审教育部有关领导时却被撤掉,理由是“这一套是西方的东西,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最终,在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肖敬若的支持下,研究报告发表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上,成为高考改革的重要参考。


坚持渐进式的改良

事后,谢小庆也反思了自己激进的举动。他认为,改革的推进有赖于有眼光、有担当的官员与有学术追求的学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且要采取渐进的方式。

他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自上世纪80年代末被逐步引入公务员考试为例。该测验由谢小庆主持开发,起初用于建设部、轻工部的补充工作人员考试。

随后,这一测试被扩大应用到监察部、环保总局、审计署等中央6个部门的补充工作人员考试,并最终应用于历年的中央机关公务员统一录用考试,所占分数比重也从最初的10%逐渐增加到公共科目笔试总分的50%。

在引入侧重考查逻辑推理、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等能力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之前,公务员考试更多的是“读一本书、背一本书、考一本书”。

谢小庆认为,科学的考试有助于防止社会结构的板结,促进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人员流动,给底层民众提供上升的机会,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

而考试的改革则远未停止。他以公务员考试为例,建议强化试用期制度,淘汰经过考试录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胜任的新公务员;取消省级以上机关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从基层公务员中遴选;从优秀工人、农民中遴选公务员。

这位行动派的学者从不止于思考和言说,也不介意拿自己开刀。在2011年退休前,原本因讲课精彩而广受学生欢迎的他,放弃了坚持几十年的授课方式,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大幅增加课堂讨论。通过参与互动,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

虽然在教师生涯谢幕前改变了教学思路、重做了讲义,但谢小庆觉得:“改变不怕迟到。”


 

公务员试卷命题之秘

《经济观察报》记者:孙琦子 王睿琳

导语:在谢小庆看来,采用笔试的方式选拔公务员是不得已的办法。如果没有公务员考试,在2010年录用的新公务员中,干部子弟所占比例可能就不会是7%,而可能是20%、30%,甚至更高。

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有152万考生通过了资格审核,其中近100万人参加了考试,而只有不到10万人可以拿到国考面试的入场券,最终将有19538人成为这一年新选拔的国家公务员。

如何从近百万考生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人?通过135道选择题和5篇作文。

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名誉所长的谢小庆就曾是出题人之一,也是把行政能力测试(简称“行测”)引入公务员考试的民间第一人,按照他的说法,考试往往只有“汰劣”功能,并不具备“择优”功能,行测便是履行这一职能的最好手段。

以往每年谢小庆都会期待成绩公布的这个日子,因为从成绩单上可以看出自己作为出题人的心血。“我们觉得最好的题目答对率是50%,如果一个题所有人都答对或者全都答错,那就没有区分度。”他说。

自从1988年底第一次被邀请参与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命题,谢小庆一做就是18年。“现在都是我的学生在做,我已经不再主动关注了。但是国家怎么选公仆,对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影响。”谢小庆说,公务员笔试是不得已的办法,目前的录用程序是综合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一种妥协方案,我认为是基本合理的。

到底怎样才能选拔出真正德才兼备的公务员呢?谢小庆坦言,这真是一门学问。


试题出炉

虽然2006年就基本脱离了公务员考试命题工作,但对当年受邀参与命题的光景,谢小庆记忆犹新。

1988年,人事部组建了考试录用司。“当时第一任司长是戴光前同志,他退休的时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邀请我的是考试处的毕雪融处长,现在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司长。”谢小庆说。

起初和他一起参与命题的是几位大学同学。谢小庆是北师大心理系78级,车宏生是北师大心理学院建院院长。他说,现在考试界两个主要的学术组织,一个是中国心理学会测验专业委员会车宏生,现任理事长;另一个是中国教育学会统计测量分会冯伯麟,担任了多年理事长;还有一个同学李德伟,1993年去了美国。“最开始参与命题的主要是我和这几个我的同学。”谢小庆说。

但熟归熟,命题的流程还是要完整地走过。以行测为例,要通过征题、初筛、送审、会审、成卷这几个步骤,才能拼出两套完整的试题。

谢小庆组织出题时,首先会找几十位信得过的老师征题。在征题的同时与出题人签署一份保密协议。

征题结束后,需要对大量的题目进行初筛,通过筛选的题目会送到专家组开会讨论。“争议太大的题目会搁置。有时候我认为这道题不容易,而另一些人认为这道题太容易。我选的题被否是常有的事。”谢小庆说,如果一个题所有人都答对或者全都答错,那就没有区分度。考完试出题组马上就能统计出答对率,这是最基本统计,每年都会做,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复杂的统计。

当然,会审结束后,最后的定稿还是考试录用司的负责人。为了避嫌,不到考试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非分管的领导都不会接触试题,分管的部领导会对题目进行审查。最后的拍板主要是考试录用司的领导。


变与不变

十几年过去了,公务员试题的出题人几番更迭,命题团队有所扩大。例如,行测的命题组成员已从最初的4人扩大到几十个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也出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从1994年到2000年,6年里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不过3万人。从2009年起,每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都超过了100万。今年通过资格审核的有152万人,真正参与考试的人数在100万左右。

谢小庆说,招考的岗位越来越多,考生数量日益增加,为了从数以百万计的考生中选拔出公务员,考试也一直在改革。

1988年人事部考试录用司成立后,希望把考试引入公务员的录用。1989年,公务员考试开始在中央国家机关的部分单位举行,那时叫做“中央国家机关补充工作人员考试”,主要针对个别部、委、办、局,不是全国统一考试。当时的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占10%)和公共基础知识(占90%),后者主要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行政管理、文秘知识等,考察内容包含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

1993年起中国正式开始实施公务员制度,公务员考试也从1994年正式开始。谢小庆回忆,当时的公务员考试行测和公共基础各占50%。通过公务员考试招人的部委也逐渐由30个扩大到100多个,而许多部委在录取公务员时希望招到真正有能力的人,就在录取时去掉了公共基础知识的成绩,仅凭行测和面试成绩决定录用。由于自下而上的不认可,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2000年开始,申论被纳入考试范围。2002年,国考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如今全国的公务员考试中,只有江苏省还保留着公共基础知识这一科目。

但是改革起来并不容易。任何一个改革,都涉及到方方面面,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可改的也需要相关领导拿出魄力。“当初行政能力测试能移到公务员考试上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时最高级领导都提出非议:你这个政治怎么考?特别是到了2001年,把公共基础知识,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都不考了,政治标准如何把握?这个在当时来讲是非常艰难的,需要眼光和魄力。”谢小庆至今还仍很感念当时他的领导。“改革只能靠‘蚕食’和‘蠕动’,没法大刀阔斧。”提起公务员考试两次重大改革,他深感不易。


需要什么样的人?

几位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开玩笑说,行测之所以考这么多庞杂又专业的知识,是为了把会聊天的人选出来,因为刚工作的公务员没有太多正事要做,只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和各种人聊到一起去。

针对这一说法,谢小庆说:“作为行测和申论这两个考试来讲,出题思路都是相当稳定的,十几年来也没有什么变化。我们考的是做公务员最基本的能力,包括言语的理解和表达、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等。这一点一直没有变。我们考的是变化之中相对不变的、比较稳定的那部分。我们考的不是智力,是行政职业能力,是能力中影响到你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那部分能力,我们的思路就是考能力,对记忆力要求较低。”但是,用标准化的考试来评价不标准的考生,是考试的根本局限。由于这种局限,考试往往只有“汰劣”功能,并不具备“择优”功能。“每个考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谢小庆说,“拿申论来说,很多考生的水平比阅卷老师都高,如果他写的东西阅卷老师看不懂,他就被淘汰了,但实际上他可能是很优秀的人才。这也是我们要增加客观题的原因之一,因为客观题可以杜绝阅卷的主观因素。机器阅卷成本低,但主观题更能判断一个人的素质。我个人认为,面试就比笔试的选拔性更好,但可能更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笔试环节基本是公平的,你笔试不上线,谁也帮不了忙,在笔试的评分中,没有什么操作空间。我指的是中央这块儿,地方上我不敢说。”谢小庆这样说。

不过,如果没有公务员考试,可能是另一种情况。谢小庆认为,如果没有“凡进必考”的政策,在2010年录用的新公务员中,干部子弟所占比例可能就不会是7%,而可能是20%、30%,甚至更高。

更加根本的问题是:即便是通过了能力考查,又如何考查一个人的品格适不适合担任国家公务员呢?

据记者了解,怀有修齐治平的抱负去考公务员的人不少,但奔着稳定安逸去的也大有人在。而更多的人则认为,公务员不过是“就业的选项之一”。

那么用什么办法能让有志于公务员并且德才兼备的人才被选拔出来呢?在谢小庆看来,采用笔试的方式选拔公务员是不得已的办法。显然,人才选拔的最好方式是“试用”。这是比“考试”好得多的人员评价方式。

“我觉得公务员考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笔试时建立题库,采用机考,最大限度的避免作弊。同时切实让‘试用’发挥作用。现在的试用期是一年,一般都是走个形式。我建议试用期改为三个月,试用期要刷人。还有就是省部级以上的公务员不再考试,改为从基层选拔。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样更容易选拔出真正德才兼备的人。”谢小庆说,“但是这样一来,选拔的公平性恐怕又难以保证。”到底怎样才能选拔出真正德才兼备的公务员呢?选公仆,真是一门学问。

(秦蓓蓓对此文亦有贡献)

                                                                       2014-01-04

 

谢小庆:大半生都在做“考试”这个事儿

作者:李玉婉

认识谢小庆老师(网名:海宽),最初是通过他的博客。他6年笔耕不辍,写下了近千篇博文,还有大量的图片与影音资料,这些都记录下了他对专业研究的孜孜追求,在思想领域的深深探索,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感怀以及对现今生活的点滴感悟。翻看一篇篇博文,犹如走进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文字之砖砌成思想之厦,徜徉其中,令人受益匪浅。有幸在今年暑假的一个午后来到谢老师的办公室,听他讲述自己的学术历程和教学心得,他对学术的热情,对教学的热爱始终洋溢于那爽朗的笑声中,在这一系列交谈中也更为深入地了解了这位慈爱的老师以及他从事的事业。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出现在谢小庆老师退休前夕的课堂PPT上,在即将结束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之时,他以“朝闻道,夕死可矣”来自勉。

作为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所长,谢老师亦担任中国教育学会统计测量分会副理事长、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测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而在许许多多身份之中,他更在意的是执着于学术,钟情于钻研的学者身份。

谢老师的专业为心理与教育测量学,自从1978年进入大学学习心理学开始,他的兴趣就集中于教育和心理测量这个分支。“主要是考试,我这辈子做的就是这么个事儿。”谢老师淡然一笑。这岂止一件“事儿”那么简单,这是一项庞大的事业,这么个“事儿”一做就是三十多年。

作为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研发者之一,谢老师在北语见证了HSK的发展壮大,在论及这项考试的影响力与重要作用时,谢老师难掩自豪之情。除此之外,他还参与研发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汉字应用水平测试(HZC)、国家职业汉语能力考试(ZHC)等等。这些现在已广为普及并有着重要意义的考试,其中凝聚了多少谢老师和他的团队的心血。在谢老师看来,还有一个是他此生中参与的颇为重要的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自从1988年开始为国家人事部考试录用司组织的录用考试主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命题以来,他为此项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现今,北京语言大学考试安全研究中心已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资质认证的机构,对公务员考试安全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谢老师谈及“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命题中心”和“考试安全中心”,他好似看到子女取得了莫大的成就,那喜悦溢于言表。

在论及研发这些考试中所遇到的困难时,谢老师叹道,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困难的,没有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繁芜丛杂的汉语语言现象,如何考试,考什么,怎么考,怎样实现高分高能?这些都如一场更为严酷的考试,需要学者们来作答。在工作中,他未曾懈怠过,即使是节假日,深夜十一点多而工作室依旧灯火通明是常态。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967年,16岁的谢小庆离开北京,去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插队。谢老师回忆说:“我当知青,是在国家发出号召之前,那时自己想到更广阔的天地有所作为。”11年的草原牧歌生活之后,因为高考恢复而考回了北京。此后的30年的学术和教学生涯中,他那股大有作为之豪气依旧回荡,他那忧国忧民之情依旧浓烈。

谢老师博客中记载过他于1975年去云南石林游览时所写的文章。那时的他在石林胜境中,见显赫官员游玩驱车宿豪华宾馆,思农工凿山开壁之艰难,遂发出“哪一日同游胜地无分权卑?”之问。而在谈论到国家公务员考试时,谢老师说:“一个社会如果没有阶层间的流动,特别是不能让下层穷苦的人看到希望的话,这个社会就是不安定的、没前途的。而我们所作的恰恰是帮助那些人,给他们带来希望。”从青年时代直至今日,谢老师忧国忧民之情犹如杜甫那般,认为使“天下寒士俱欢颜”,才是教育根本之所在,是考试选拔目的之所在。

教育的公平能改变人的命运,考试的科学化能改变教育的质量,考试的研究水平直接影响到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影响到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如何从中国这样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如何通过教育、通过考试实现公平,他怀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他在博文中关注各种考试,关注教育中的各种不公平现象。怎样使教育更符合实际需求,怎样使人才选拔更合理,在谢老师的专业范围内,他努力做到最好。“考试是测量人的能力的,就像一个体温计一样。但是这个体温计准不准,如何为体温计的质量把关,是我们在做的。”他还形象地说:“技术监督部门兢兢业业地监督冰箱、洗衣机、彩电的质量,但却对于影响人前途的考试质量不闻不问。”于是,对于决定人命运的考试的质量进行测评,便成了谢老师致力于一生的事业。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

1991年,谢小庆老师来到北语。2011年,他退休了。在谈及他的教学生涯时,谢老师讲了两个小故事。

一个是在研究生论文答辩完以后,原本再无上课义务的谢老师为学生精心准备了几节课,更多的是教授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他的学生后来无不感慨地回顾说:“固然要文凭,也要有水平;固然要学历,也要有学问。”

另一个故事是,谢老师在给研究生教授教育与心理测量学这门课时,以往采取的教学形式是他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听讲。由于他生动的讲授,课堂一直是广受学生好评的。但是渐渐地他觉得,一个人的精彩表演并不能说明这就是一堂精彩的课,还课堂给学生,改传统的以教师中心为以学生中心,进行课堂讨论。坚持了几十年的习惯在他教学生涯谢幕之前被改变,他以探索的勇气来创新,结果收到了更好的结果。他说:“我完全可以按照以往的方法继续教授,不必重做讲义和重拟教学思路,但是我还是改变了。为了让学生能力得到锻炼,这个改变不怕迟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可能会从听课中得到了获取知识的乐趣,但他们失去了自己思考探索的能力,学生可能在学校中得到了理论的丰富,但他们还需要实践能力的提升。

正当我们谈论课堂因创新而带来意外的效果时,谢老师的一位学生前来拜访。她生动地描述了在谢老师课堂上,同学们思想迸发,激烈地唇枪舌战,在必要时候,老师的一句恰到好处的评点总能是警醒同学。这样的模式使学生们收获颇丰。

谢老师在谈及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时说道:“不怕无人请,只怕艺不精。”他鼓励学生多付出、多努力。“我的一些学生在读研期间,她们一个人一年干的工作,相当于别人20年干的工作。……只要有真才实学,只要确有本事,即使有人想拦也拦不住的,想压也压不死的。”谢老师希望学生能真正学到本领,他相信能来北语学习的学生都是很优秀的,希望他们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获得本领。

在对谢老师的采访中,不时地为他对专业的激情所感染,也被他对教学的热爱所折服。他的人生智慧在话语间涓涓流出,令人回味无穷。“现在退休了,想多读一些自己想读的书。”学而无涯,年轻时他想精读而觉奢侈不敢读的那些古代典籍,现在也大概可以得闲一阅了吧。期待着谢老师在他的博客上与我们分享他的阅读心得。

 

谢小庆简介:

博士,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心理与教育测量学。1999-2000年在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ETS)完成博士后研究。

担任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人事部特聘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家,中国心理学会测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计算机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汉语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理论与方法指导委员会委员。

出版著作:《心理测量学讲义》、《因素分析》、《洞察人生--心理测量学》主持开发了用于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用于企业人事管理的《企业管理能力倾向测验》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等。发表“为什么要进行高考改革”(《中国教师》2007)、“HSK和MHK在考试质量方面的探索”(《中国考试》2006)、“关于HSK等值改进的一项实验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6)、“以统一考试校准高中成绩的高考改革方案”(《考试研究》2006)”、“HSK和MHK的等值”(考试研究,2005)、“对15种等值方法的试验比较研究”(《心理学报》2000)、“用于企业人事管理的《企业管理能力倾向测验》”(《心理学报》1999)、“信度估计的γ系数”(《心理学报》1998)、“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的认识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1985)等论文数十篇。

网名:海宽

海宽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0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