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是写回忆录最多的群体 作者:郑亚鸿


 

知青是写回忆录最多的群体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从《北大荒风云录》、《草原启示录》、《回首黄土地》、《魂系黑土地》等开始,直到现在的知青网站、知青博客及知青出版个人回忆录,知青的回忆文章可谓成千上万、数不胜数。我敢说,知青是中国有史以来写回忆录最多的群体。为什么这样说呢?基于以下几个事实:

首先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经历。从城市到农村,到边疆,落差大,知青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一起生活,共同劳动,目睹了农村的真实情景,体验到农民的艰辛。知青本身从满怀激情到彷徨、失望、抗争,尝遍酸甜苦辣,经受了磨炼,由此产生出很多生动感人、催人泪下的故事,也引发出很多感悟和体会。青春无悔也好,青春有悔也罢,当他们返城生活逐步安定下来后,对这段经历和感受便不吐不快。

其次,知青都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虽然知青在文革中中断学业,后来能上大学的是少数,但知青的主体老三届知青的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很多知青在上山下乡及参加工作后,又坚持读书自学。相对其他群体,知青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第三,知青有1700多万人,是庞大的群体。在1700多万人中,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写,那也有17万人在写。

想写,会写,至少有十多万人在写,试问,有哪个群体能像知青这样写出那么多的回忆文章?尤其是近年来,大部分知青已退休,加上有知青网、博客等网络载体,知青有时间写,也可在网上发表交流。早期,知青的回忆文章主要是以下乡地域如省份或所属建设兵团结集出版,如今已发展到市、县,甚至乡镇(我手头就有一个镇的知青编写的两三本回忆文集),建设兵团则发展到师、团,甚至连队。还有不少知青出版个人回忆录。至于网上的知青回忆文章,更是数不胜数。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这些知青的回忆文章,也许有的缺少修饰,但其特点便是真实。尽管他们所处的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写的通常只是一件事或一个人,他们表达的情感却往往让我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我赞同梁晓声所说的:“现在没有一位知青作者有资格声称他或她所写的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是真正描绘了历时十一年的、关联着几千万知青命运的作品,但由一批知青作者所记载的一批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则必定向读者向社会提供一幅较全面、较真实的知青生活的画卷。”只不过,这里的“一批”,应改为“一大批”。

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关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的文章,官方少之又少,知青自已动手写的,铺天盖地。这正如许多知青所言:知青的历史知青写!


郑亚鸿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03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