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记忆碎片】:(2)我的小山村 作者:大宽


 

【知青记忆碎片】:

(2)我的小山村

我插队的地方,离呼和浩特大约七八十公里。从呼和浩特乘汽车,翻过大青山(阴山脉系)到武川县城可可以力更镇约摸五十公里,地势险峻的盘山公路,北魏时开辟,史称“白道”,以蜈蚣坝一段最为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曾在此伏击日寇,那时候破车烂路得走几个小时。翻过了大青山不远就是武川县城,可别小看武川这个地方,史称“周、隋、唐三代之祖,皆生武川”,也曾是帝王之乡。山北地势平缓,再走二十来公里就到了哈乐,哈乐到我们村一里来地,走路也就十来分钟。哈乐那时是公社,现在是乡,蒙语是“关卡”的意思,是呼和浩特往北部草原的交通要塞,那里是个三岔口,从呼和浩特到此之后分成两条路,一路往东去察右中旗。一路往北去四子王旗,到四子王旗的旗府驻地乌兰花镇约五十来公里,那边是蒙古族聚居的牧区,格根塔拉草原,也是航天人杨利伟、翟志刚他们降落的地方。

这里地处大青山北麓,当地称“后山”,丘陵地带,内陆干旱气候。春季沙尘暴一来暗无天日,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此地有时却是雪纷纷,六月雪也不稀罕,国庆前后又见雪花飞扬,冬天的“白毛风”,狂风夹着沙砾般雪粒打在脸上生疼,夏天倒是避暑的好去处,夜里得盖被子,所以当地民歌说,(出门人)“三天带上五天的干粮,夏天带上冬天的衣裳”。这里无霜期短,一年只有一季收成,没有河渠,收成好坏全凭当年雨水,干旱年景地里几口大井杯水车薪,典型的靠天吃饭,很多村名都带与水有关的“渠”、“泉”,可见人们对水的想望,我们这个村就叫前马莲渠。

这里还保留了不少蒙语地名,可能最早是游牧之地,逐渐被农耕蚕食,当地大多是“口里”即长城以南的晋北一带的汉族人,所谓“走西口”过来的,流行于内蒙西部和山西的民间歌舞小戏二人台有一出《走西口》,在当地流传广泛深入人心,即使在文革环境里老乡也会不经意地哼上几句。当初先人为谋生计,生离死别背井离乡历经苦难,是非常悲惨和辛酸的事情,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后辈,偶尔有“讨吃的”到村里乞讨,挨门挨户无人拒绝,至少拿给一碗面,遇到饭口,还会拉他一起上炕吃饭,“人家是遭难的,都要帮一下”。对知青私下也说“娃们离了家离了娘可怜啊”。

村里二十来户人家,大都姓王,互相沾亲带故。人少地多,广种薄收,说地多,可以休耕轮种,说薄收,一般年景有些地块亩产也就百八十斤。作物种类少,粮食只有小麦和莜麦,都是细粮,也种一些青荞麦做大牲口饲料,油料有菜籽和胡麻,胡麻油味道好,但产量低种植少,只供村民食用,蔬菜只有马铃薯(当地称山药)、胡萝卜、圆白菜,一年到头以此为主,夏天在镇上可以买到一些所谓的细菜如西葫、韭菜、豆角等。队里养牛马骡驴羊,农户养猪养鸡,逢年过节包括“六月六吃羊肉”习俗还分点儿肉。人们几乎没有消费,日常买咸盐、灯油都得先用鸡蛋换点儿钱,自给自足小农经济。

当地老人说,除了那三年灾荒,人们吃饭不成问题。但是一年下来没有收入,尽管好年景每个劳力一年分红三四百块钱,扣除一家数口粮油肉菜柴之后所剩无几,只有知青没有家口负担能分到点儿现钱,勉强够回家路费和零用。本地特产黄芪、党参,经济价值高,可上面只准种四分地,多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啦。

                                                                   2012-02-22

相关图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3a03e00100xces.html


大宽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26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