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采购 作者:河水


这个星期六,又一家超市开张,鞭炮放得震天价响,进去凑个热闹,但见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想买什么信手可取,十分方便。不由得想起二十多年前物质匮乏,商店柜台空空如也的情景,心头感慨万分。

那时我在东北一个城市里工作,每年回上海探亲,就成了义务采购员,这个托那个托,要代购的物品能列出个长长的清单:手表、收音机、衣服、皮鞋、玩具、糖果、糕点……。更有狮子大开口要帮忙买自行车缝纫机等大件的,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还有人托我买挂面、咸肉、香肠、固体酱油和罐头等。

每次临动身的几天里,我成了“重要人物”,找的人络绎不绝,为避免差错,我弄了一个本子,一笔一笔记流水账: 张师傅 大白兔奶糖四斤(上海产) 现金10元
吕主任 手表(上海全钢防震) 现金80元,缺40元,先垫付
王科长 皮鞋两双(男42#;女36#) 现金50元
李会计 女衬衫、两用衫各一件(中号偏大一些) 现金25元
…………
有时,这样的流水账可以记上好几页。

回到上海,我就得抓紧时间采购,假期只有十二天。先将容易买的解决掉,如糖果、糕点、香肠之类,皮鞋、服装则由姐姐们代劳,我不会买。至于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就不予考虑了,这些商品紧俏得连我自己想要都买不到。那年代,商品计划供应,什么都要票,我只能使尽浑身解数,央告亲戚朋友帮忙,实在不够,偷偷到黑市上买一些,这些钱是收不回来的,只好自己贴。 探亲期满要返回东北,别人托我买的东西,能买的大多买齐了,每回打点行李,大包小包加起来有上百斤。火车上规定只能携带二十公斤,其余要办理托运,这又要我自己掏钱。有一个上海老乡更惨,路上丢了一只旅行包,里面全是替别人采购的物品,值两百多块钱,他半年的工资都不够赔!

时间过去二十多年,如今国家已真正繁荣昌盛起来,无论是沿海的大城市还是边陲小镇,满街的日用商品南北货物,想买就买,再不要这票那票了。

前些时候有朋友自北方来,临别让其捎上点土特产,朋友笑道:“不是拂你的美意,我们那儿啥也不缺,你还是让我一路轻松点吧。”

比起当年,真是恍若隔世啊!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