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轶事堪回首(外一篇) 作者:劳作坊


 

书坛轶事堪回首

    ——《〈读书〉十年》读后记

春节过后,在一位晚辈手中借阅一部“日记”,由扬之水著《〈读书〉十年》(一)(中华书局2011年11月版)。该书20万字,主要是记述作者在1986至1990年期间参与《读书》期刊编辑工作的经历,但在其中穿插记载作者购书与获赠书的情况、读书心得、以及家务活儿,后者的篇幅也不少。

读这本书,不很吃力。感触最深的,首先是书中所述那个年代。假如把该书当作一部回忆录,那么,同龄人共同经历的那个时代,可以勾起许多回忆。今天回过头看当时的大背景,的确很清楚但也很伤感的。历史书可以重新写,历史却没有重演。经历过后,后知后觉算不得什么,当时亲历者鲜有大彻大悟的。作者在那些年份里,能够冷静地读书、组稿、著述,既难得,又幸运。诚如作者所言,与诸多文坛耆旧交往攀谈,受益匪浅;三联领袖人物的把关,也可当作一木擎天。只是该书,诚如作者介绍,并非原文照登,而是经过整理,有大量的文字删减,为此读者不免有一些缺憾。

其次要说,作者的阅读面之广、或许应当说阅历之广,令人敬佩。很多知识,不是读书所得,而是采访所获;尤其是哲人箴言,是在人际交往中感悟得道,终生受益。读者在阅读该书过程中,随处可见作者在组稿过程中与一流匠手的对话与心得,不仅留下了文坛轶事,也为匠手留下了口碑。某些“私语”不必确切,但作为一种思考,足可为学人提供借鉴。在当今严重缺乏批评的文化评论界,多一些不同声音,未必是坏事。

还想说,作者的笔触之下流溢着女性的温柔与母亲的光辉,即在冬日寒室中读此书,也感受到暖意。作者对每一位交往者,无论长幼、资历、职位,都以善意介绍,扬人之所长,无谓用心,只是本性所致。作者对家务事的简单记载,一种是以妻子的语调,在不经意之中说出夫妻的和睦同调;另一种是以母亲的心情,用文字留住孩子成长的关节点。阅读全书,感受到热爱古典文学的作者保持着一个温馨圆满之家,还是拥有一个小书库的家。仰慕之余,有一份冲动,忙不迭地对家人说:幸福家庭的真谛,不必费时寻找、贵在坚持。

                                                                      2012-02-05

 

干嘛说得太复杂

    ——《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读后记

这本由美国人乔讯著、由三联书店2010年4月出版的新书,够厚的。因为是译作,文字不够流畅,句子长,且夹杂着或多或少的“现代性”词语,读起来比较吃力。但还是用一天的时间,快速阅读一遍。大体印象是,作者试图用其熟悉的文化悟性,解读清初一位民间画匠。作者的看法是:值得用现代性架构石涛的生平与艺术,即以现代性语汇——自主性、自我意识、主体怀疑来界定其绘画的内涵。一言概之,石涛之复杂,必须一层层剥离方可见其内核。

话是这么讲,信不信由你。读者自有独立思考习惯,不至于一头扎进去,潜入深水区不上浮。石涛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总是在儒佛道三者间游离徘徊。他怪,与其身世与遁世行迹相关连;他不怪,一直在隐逸士、诗僧、道友圈子里打转。他景仰的榜样无非陶渊明、慧远、陆修静,以及清初那个时代从官府到民间都提倡的“遗民”。看上去复杂,实际上他很实际——从隐逸民到僧、再到道、再还俗,都是随波逐流,活着,有所追求地活着,没有放弃某些欲望,没有给自己规定一个固定的刻意的生活模式。

作者解剖石涛的一生经历与绘画实践,十分之细腻,令读者十分佩服。从中得知很多当时画坛以及匠人交往的细节。一本书,相当于半部十八世纪初叶江南地方史。功夫之深,出自“老外”之手,匪夷所思,尊其为中国历史通,不为过誉。由于全书涉及面极广,点到人物十分多,因而书中某个地方,交待不确切或不准确,在所难免。如临济宗高僧密云圆悟与木陈道怼的师承关系,讲得不很清楚,牵连到评判石涛的佛界生涯,留有一点小遗憾。

用很短的时间去消化作者花费几十年时间写作的书,很不到位,再要胡言乱语,要自打三大板了。

                                                               2012-02-05


劳作坊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25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