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毁灭的旷野
作者:维西人
|
|||||
永不毁灭的旷野 我那些令自已满意的诗篇,在它们最深的根茎上说,都来自原野上的沉思[1]。这种“原野上的沉思”是童年和少年时代在丽江的荒原上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也许,其中有一小部分,与母亲和父亲叙述的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家族故事和我的出生地有关。除此之外,这种沉思主体的绝大部分,都形成和完成于丽江,形成和完成于那些有大量的泉水在近旁涌流的麦地、玉米地和那片宽阔的四周群山环抱的坝子中央。 在这一意义上说,不存在所谓诗篇、写作源泉、灵感和天才枯竭的问题。因为任何时候,只要精神略一放松,纯净的诗篇就会如涌泉,从心里流出。 需要非常简单,基石非常稳固,超人的财富,超人的意志。这一切,都出于荒原的恩赐。 需要做的事,是让那荒原和它的结晶具有世界意义,让那种高源上的阴晴明暗具有世界意义。就在这写这几行文字时,眼前再次出现了荒原的面影,以及身临其境的感觉: 流水渗出了寒意 在这种感觉中,存在着永不毁灭的旷野,永不更改的时间和生活的含义,存在着分毫不差,历久弥新,不随时间改变的印象、感动和满足。 读诗和写诗的益处之一,是它们总向你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在哪里?借助怎样的道路,你抵达了那里? [1]实际上,更多的思想发生在这座巨型城市里,发生在客厅与书房里,发生在马路上甚至候车室里。只是不知为何头脑固执地将它们归结为那片荒原。是祖先的遗留?还是那荒原真的传递给了我一种原始而强大的力量? 2005年9月30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