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对王彬彬的观点 作者:河水


 

 

  我反对王彬彬的观点

 

王彬彬文章《岂好辩哉:一个乡下人对“知青”的记忆》中对知青的看法,有符合客观事实的一面,但多是以孩提时代的印象作为前提的,所以,他的看法必然是片面的。 
广大知青上山下乡,且不谈对知青本身有什么意义,就他们下到的农村来讲,意义却是十分重大,十分明显的。 
大家都知道,六十年代的农村,由于种种原因,教育极其落后,特别是师资奇缺,许多农村孩子因此而得不到起码的教育。当几千万知青下到全国各地农村后,他们中的优秀者,很快担当了农村教师的角色,他们为农村培养了多少小学生和中学生,教过王彬彬的老师中,难道就没有知青吗?恢复高考的那年,许多知青老师和自己的学生一同进入高考考场,构成中国特有的一道风景线,试想,当时没有知青老师的努力,也不会培养出这么多知青的竞争对手,也就不会有如此众多的农村大学生。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的知青仍留在农村学校,辛辛苦苦地在教书育人。 
还有,当时中国农村几乎就是落后的同义词,生老病死,听天由命。自知青下放以后,赤脚医生很快就成了知青的代名词。田间地头,知青为农民兄弟看病送药,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虽说知青的经验有限,总比请神汉、巫婆跳神要好上一千倍吧。我认识的几个知青,她们在农村亲手接生的孩子就有几十个,有不少后来读了大学。 
再有,知青下放,客观上促进了城乡的交融。首先是文化的交融。知青给偏僻落后的农村带来了城市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农村的封建陋俗和迷信保守。知青们不信神不信鬼,搞土地改良,果树嫁接,虽然成绩有限,但毕竟活跃了农民的思想。就连知青的穿着打扮,举止言谈,也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农村青年。其次,每个知青的后面都是一个城市家庭,由于子女的下放,家长自然会把关心的重点向农村转移。事实上,知青家庭不仅仅为知青提供物质上的支持,也为子女下放的农村提供着物质支持。有哪一个知青家庭没有接待过“贫下中农”,“贫下中农”进城办事、看病、游玩,知青家庭义不容辞地承担接待任务,惟恐怠慢。去年,我们几个老知青还接待了一个从东北来的“贫下中农”,半个月功夫,请假陪他游逛不算,就各种开支加起来要四五千元,而我们几人中有三个是下岗的。 
知青毕竟是一个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群体,如果把它与当时其它群体比较,如军人、机关干部、工人、农民。很显然,知青受教育的平均值肯定最高。试想,这样的一个群体,能象王彬彬所说的恶棍充盈,蛮横霸道,不讲理么?这样的人有,只是极少数,就象其他群体中一样。

 

 

附:王彬彬文章《岂好辩哉:一个乡下人对“知青”的记忆》

http://www.hxzq.net/Essay/3780.xml?id=3780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