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新读】:八十年代的影评 作者:吴晓


 

【旧文新读】:

八十年代的影评

这里是几则超短影评,写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今翻看,想起当年看电影,挺有意思的。我在锡林郭勒盟教育局供职时,办公地点和锡林影剧院在一个楼,每放映一部影片,除自己特别不想看的,几乎每部都看。有时上班时实在熬不住,就溜进影剧院去看电影。这几则影评写在调进锡林郭勒日报社之后。那时编文化副刊,为搭配稿件的花色品种,有时就临时凑上几百字填充版面。这几篇就是临时凑成的。排版时,因版面容量,删去一两行字或加上一两行字的事是常有的。那时不得不忍痛割爱或罗嗦两句,那文章就不禁看了。


真实可信耐人寻味

     ——谈《二十年后再相会》中的诸晖

前几天看了故事影片《二十年后再相会》。也许是对工业题材的作品不太喜欢,这部片子引不起我多大兴趣。可是,影片的女主人公诸晖,以她性格鲜明、感情深蕴的形象,却让人不能忘怀,留下不少回味的余地。

二十年前,当诸晖和袁朗、陈启明、冯振羽一起在大学上学的时候,同学们叫她“麻雀”。不用多作铺陈,光凭这“雅号”,人们就会想到她一定爱说爱笑,性格开朗。二十年后,她却变得沉默寡言,让人觉得不好接近。人们在背后偷偷说她“铁女人”,意思是像铁一样硬,一样冷。她真是这么“铁”吗?影片没有向观众加以指点,而是把她的形象,她的一举一动,用白描的手法披露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自己去分析,去琢磨。她的性格怎么变化的这么迥异的?当初是和恋人冯振羽分手。她宁可“和船结婚”,也不愿和冯一起出国投亲。由此,我们体会到她愿和祖国的造船事业共命运的的赤子心。再接着是那场人所共知的大动乱。二十年,不算短啊,她的性格变了。但她的心硬是硬,却不冷。她热爱造船事业,为之兢兢业业地工作,不能容忍哪怕是细微的不顾质量的做法。这不正体现了她内心的“热”吗?毕竟有不少人是理解她、同情她的。有位老工人就希望她早点成个家,有个理想的归宿,以致于她感动地流泪了。正像我们身边的不少人一样,她有好多地方让人琢磨不透,可越这样,越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同时也给了我们启示:看一个人,不但要看表面,更要看本质;不但要看其现状,还要注意研究其历史。

让我们惊叹的是青年演员朱琳的表演。她才二十多岁,却对四十多岁的女知识分子诸晖的复杂性格把握得那么准确、自然,真不容易!


刘巧珍的追求

影片《人生》,与其说告诉我们一个情节曲折、感情缠绵,结尾又那么悲壮的恋爱故事,毋宁说是在启发我们思考“人生”这个大题目。有的影评谈到高加林的追求,把刘巧珍看成安于守旧的落后分子,并由此给高加林的薄情寡义找着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以为这样的评论是失之偏颇的。

刘巧珍真的就无所追求吗?非也。

首先,她爱上高加林就是一种追求(不是指嫁个男人那种狭义的追求)。她自己没有文化,不认识字。可她跟高加林和她的妹妹巧玲都说过,她喜欢有文化的人,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以便经常开导开导她。这难道不是一种思想要求进步的追求吗?

再有,她不顾父亲和村上一些人们的反对或嘲讽,毅然地和高加林自由恋爱,不也是对社会进步大胆的追求吗?在这一点上,刘巧珍比高加林要勇敢得多!他和高加林同骑一辆车到城里去买漂白粉时,村上的人们都跑出来观望,一群孩子大声起哄。这种情况下,刘巧珍要付出比高加林大得多的勇气哩。

刘巧珍安于守旧吗?也不是。高加林心比天高,一心向往城市里的生活和工作,以求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刘巧珍就没有扯他的后腿,而是极力支持他,希望他有个远大的前程。

当然,刘巧珍的追求有她的局限,正像高加林也有他的局限一样。我们不能苛求刘巧珍。因为她自小就住在山沟沟里,没有文化,受到新的思想的熏陶自然比高加林要少得多。可她确实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这不光表现在她善良,纯朴,对爱情一往情深,还在于她思想和行动上都有所追求。她不还在学认字吗?

                                                                    写于1984年


革命的领袖,普普通通的人

在故事影片《四渡赤水》中,毛泽东同志是那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水乳交融。在万分危急的敌人封锁线上,他冒着瓢泼大雨搀扶举步维艰的战士,直到最后一名战士脱离险境。在寒气砭骨的陋室,他把仅有的一块饼子留一半给周恩来同志,剩下的一半又与警卫员“分而食之”。探望瑞金团时,他把自己的布鞋脱下给战士穿。工作间隙,与老乡们谈笑风生。几个场景,生动地再现了毛泽东同志与广大干部群众亲密无间的鱼水关系。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毛泽东同志受命于危难之际,以三万红军面对四十万白匪的围追堵截,临危不惧,指挥若定。整个四渡赤水战役是一场非常巧妙的运动战。毛泽东同志指挥红军大踏步前进,大范围迂回,弄得敌人摸不清我军动向,疲于奔命。最后,我军巧渡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战役中,毛泽东同志用兵如神。他联系群众、爱护战士的作风,特别是对各种紧急军情的处理,留给我们的印象不是神而是人。

他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也承认形势险恶:“困难,很困难。”当听到瑞金团已抢占乌江渡口时,他惊喜地问:“确实吗?”当付之实施的战略计划受挫时,他焦虑不安,一听到白匪吴奇伟部被我军牵着鼻子北渡乌江的消息,他兴奋地招呼警卫员“来包烟”。这都说明,毛泽东同志既是革命的领袖,又是一个普通的人。

                                                                       写于1983年


《春晖》的不足之处

影片《春晖》中,家境清贫的凌老师“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呕心沥血,全身心扑到中学教育工作上,其精神确实令人感动。可是这部影片,表现在凌老师身上,也有不足之处。

我们看到,凌老师作为班主任,对班里学生的思想状态,学生之间的隔阂,知之甚少,从而缺乏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工作。比如,覃健每天晚上到凌老师家帮助凌老师的女儿凌燕补习功课。钟晓星在母亲的影响下,只顾自己复习功课,嫉妒覃健,误认为凌老师在家里给覃健“开小灶”。陆霞又在一边敲边鼓,搬弄是非,以致班上一些学生对覃健不满。后来某个雨夜,钟晓星偶然看到覃健给凌燕补课,这一连串误会、矛盾才得以消除、解决。按说,这些是贯穿影片的主要情节,可凌老师居然一无所知。

还有,作为班主任,应该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学生陆霞,平时不好好学习,追求衣着打扮,整日在同学中搬弄唇舌,最后竟和社会上的流氓鬼混去了。凌老师对她的情况知不知道?是否对她做过家访,进行过思想教育呢?影片中没有表现。

以上所说,我认为是影片中很大的缺陷。


身教胜于言教

影片《春眠不觉晓》通过某农垦局长黎庶冲破重重阻力,大胆进行改革的过程,表现了历史新时期里新的人、新的事。看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影片的某些处理,却让人有点不舒服。

黎庶恢复工作后来到燕子坪农场,正赶上农场刮知识青年回城风。他稳住了要走未走的知识青年,尖锐地批评了吴场长带头开后门的不正之风,挡住了前来为孩子回城说情的部长夫人,后来他还从城里动员已成为个体商业者的小伙子回农场。这些事做得对,做得好。可是遗憾的是,偏偏对自己的女儿黎和平的回城问题,他的态度就不那么坚决了。当然黎庶也希望自己的女儿留在农场。可是他毕竟太软弱了,由无能为力到不了了之。软弱就该承认软弱,何至于为自己开脱呢?比如,说女儿在十年浩劫中吃了不少苦,难道别人在这十年中就没吃过苦吗?还有冠冕堂皇的话儿呢:“思想不能遗传,影响也不是万能的……一个人除了自己谁都不能替他去选择生活的道路!”为什么在对待别人的问题上,就没有这一套说词呢?反正黎和平回城之后,不至于到街上去爆米花。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责己严,责人宽。”“身教胜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格言式的话都说明,凡事只有自己做出好样子来,对别人做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否则,说多少空话、大道理也没有用。


吴晓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88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