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范曾还是张良 作者:塞娅


 

是范曾还是张良

最近媒体对新召开的政协大会报道很多,都是关于他们怎么讨论,提什么案的。我也看了一篇,里面有冯小刚,陈道明,张艺谋,陈凯歌,张国立,成龙,赵本山,莫言等人,都是娱乐界人士,或者说是文艺界人士。

看到他们,就很容易想到由他们泡制的历史剧古装剧。政协委员放在古代应该算是谋士,(在美国大概相当于众议院议员),总之是辅主安邦的角色。有项羽就有刘邦,有范曾就有张良。他们在这历史舞台上,是扮范曾还是扮张良?

因为是演自己,所以都很认真,提的案肯定也不是瞎编的。有不同意见时还针锋相对。

关于胡编乱造,巩汉林呼吁,国家要立法保护历史文化名人和经典名著。说现在改编的太多了,孙悟空和白骨精谈恋爱、唐僧和观世音接吻,误导青少年。

楚汉传奇里的刘邦陈道明则表示,一些古装剧由于年代久远,可以用具有弹性的方式进行演绎,但对于沉重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不可以这样!”他批评大量与历史不符的抗日剧误导下一代,是对历史的娱乐化。

关于全民娱乐化,郁钧剑提出,草根文化推广要有“度”。赵本山马上直接反驳。他说自己作为一个草根或者俗文化的代表人物,这个度还真不知道如何来把握,“我只知道有收视率的不一定是好东西,但只认艺术,没有收视率的绝不是好东西”。

我一边看一边也在想相同的问题,看我同意哪一边多一些。

比如哪些能乱编哪些不能?一部哈姆雷特,英国人是允许一百个人读出一百个哈姆雷特来的。但是一个人看到三个完全不同的三国,那至少有两个是乱编的了吧?乱编都是不好的,是不应该按什么年代来划分可以乱编不可以乱编的。

神枪手飞毛腿的抗日片,是有些胡闹,看了以后觉得有点可笑,下次可能就不会再看。可是《金陵13钗》《南京!南京!》,耗上亿元拍成,用国人的血,调小资的情,我看了以后除了愤怒还有悲哀,效果更不好一些。

关于谁谁谁俗多雅少的问题,我觉得不是目前影业衰败的直接原因。首先,艺术是没有雅俗之分的,完全是个人口味不同。赵本山有赵本山的市场,他不影响别人去欣赏天鹅湖。

全民娱乐也不是问题的关键。凭良心说,要是被问道:现在的娱乐化和过去的无娱乐化,你比较喜欢哪一个?我还是喜欢娱乐化多一些,尤其在影视文化方面。一,最起码不被洗脑。二,工作累了一天,需要娱乐来排解头脑里的繁琐事务。当然,过度娱乐会麻痹神经,就象酗酒一样。而且,人还是有精神追求的。我们需要既有娱乐观赏性,又有一定文化诉求的东西,来满足各种需要。

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现在没有很多好电影同时活跃在一个平台上,能让大家各取所需。文艺界需要百花齐放。这是确确实实的。

近来美欧甚至一些小国的电影越来越精品迭出,而国产电影电视却越来越走下坡路。别说问鼎国际奖了,就是让比较有良知的人看了以后能有所认同,都有一定的困难。

怎么才能有好电影呢?我比较欣赏冯小刚的提议。他建议在电影题材审查方面具有战略眼光,希望可以拍文化大革命这种题材。提出这一点是很有勇气的,美国电影对历史性事件的报道,从林肯,JFK(肯尼迪),水门事件,到最近的凌晨密令(追杀本拉登)等等,都有涉猎。毕竟大家生活在近代,对身边发生的事更敏感更关切。中国人才辈出,风起云涌,不能演今天的,那演昨天的应是可以的吧?何至于翻拍古装戏而到曲尽词穷呢?

说到冯小刚,在国内众多导演里,他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他比较知道各种观众的需求,然后能通过各种电影去适应和满足这些需要。冯小刚的作品有幽默感,包括黑色幽默,也有一定的追求。

另一个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建议,来自陈道明。陈道明谈到李安,说文艺界的人要增加学养。其实陈道明和张国立,都是非常敬业的好演员。最近看他们在《1942》里面的表演,也很有观赏性。我一直觉得国内不乏好演员,只可惜难为无米之炊。国内有太多的“大师”,却缺少好剧本,好编剧。增加学养首先要从他们做起。

其他还有关于增加电影院的,关注长江江豚的等等提案。

莫言只说了一句话:自己是新委员,需要加强学习和深入调研,“请给我时间”。

谋士莫言哈哈~~

                                                              2013-03-24


塞娅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05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