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职称与头衔 作者:孙尔台


 

闲话职称与头衔

我在文化单位工作多年,与文化界的人接触比较多,后来渐渐地感到了一个难解的症结问题,就是所谓的职称与头衔问题。

南京有位女作家叫王心丽,原来的工作单位垮了,她就靠写作为生,水平很高。有一年我们推举她担任省作协的理事,但费了许多口舌她都不答应,后来又建议她申报高级职称也不愿意。她说那是你们体制内的东西,市场上是不需要的,书写得好不好与挂什么头衔没有关系。所以她的头衔就是个畅销书作家,连三级作家的职称都没有。不过还是谷歌有些眼力,后来与她签了约。

与她境况相同的还有画家大痴兄,论才论艺水平都相当高,画在市场上的行情也相当好,但就是没有职称。他最为纳闷的是,像他们这种真正以卖画营生的人,却因为不在书画院工作就不叫专业画家,就成了民间业余画家。他问我这是什么逻辑,我也无言以对。所以每次到了填报什么表格的时候,我们都要为他们的身份争论一番,最后觉得还是称他们为职业画家或职业作家为好。

应该说在国内最典型的就当数赵本山和郭德纲这类人了,我估计是没有什么职称的,头衔就相当于戏班子里的班主,再红火也是属于自由职业者。还有像刘欢、李宇春这样的歌手也肯定算不上专业演员,因为他们不在文艺单位工作,所以连申报演员职称的资格都没有。但这些人现在却都很叫座,不愁没有饭吃。愁的倒是一些有头衔有职称的人,所以文艺单位的改革总是很难进行。

最近看了江苏卫视的《职来职往》后我也很有感触,现在介绍嘉宾都很实在,很少听到报什么高级职称的。最后的称呼也简单,就是十八位达人,似乎达人的头衔比职称还有分量。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有点乾坤颠倒了,根本就没把体制内的规则放在眼里。不过我女儿却经常提醒我,别老把什么职称职称的挂在嘴边上,那东西真的没用,在职场上靠的是实力。

职称与社会头衔是从八十年代兴起的。随着各种社会组织越来越多,机构的分支越来越细,头衔就越来越多,人的虚荣心也得到了越来越大的满足。特别是在学术界、卫生界和文艺界,头衔就代表了自己的出场价格,所以含金量很高。包括在博客上要想一鸣惊人,网站上都喜欢醒目地标出是某某大学教授的头衔。但有时候头衔过大了也会惹出麻烦,郭美美就是一例。一个董事长的微博搞得全国满城风雨,还影响了红十字会的收入,几乎成了千古罪人。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故事,说的是旧社会的一个军阀,收到一位拜访者送来的名片后就不耐烦地叫人把他切了,也就是毙了。他的解释是,在乱世之秋还混这么多头衔的人肯定不是个好东西。或许他的眼力还真不错,说的话也不无些道理。


孙尔台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36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