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校园以思想自由·谁之过 作者:海宽


 

给校园以思想自由

    ——关于德育的两点看法

(按:这是23年前发表在1989年3月6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旧文。)

作为一个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的父亲,我时常想,儿子将来能够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固然可喜,不过,只要他为人正直、善良,有信念,肯努力,即使一生默默无闻地做工务农,我也感到满足。如果说对儿子有什么期望,那么,首先是身心健康,其次才是能力学识。基于同样的心态,我认为教育的第一职能应是发展学生的人格,其核心是与信仰密切关联的品德,其次才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再次才是传授学生以知识。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却恰恰相反,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发展能力,更不注重发展学生的人格。在这种教育状况下,不仅学生知识面窄,实际能力差,而且缺乏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理想和抱负,审美能力低,兴趣狭窄。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品德教育面临着全面崩溃,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忧虑,也不能不引人思考。


一、现代化建设需要精神动力

对于“文革”中过分强调精神作用的逆反,今天许多人对精神力量不屑一提,以为只要在管理中引入了物质激励,就可以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并实现现代化。我认为,这实在是一种因噎废食。现代化是否仅仅意味着物质生产的发展?是否幸福仅仅意味着金钱?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生产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劳动力还是人的发展本身?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姑且不去追究。仅就发展社会生产本身而言,精神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人的精神风貌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一个后发展国家要想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就需要将更多的资金投入教育、科技和交通、能源、通讯设施的开发。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节衣缩食”,压缩消费品的生产。这种消费的压缩不可能凭借“物质刺激”来实现,只能依靠艰苦奋斗精神的焕发。

其次,经济发展发展需要引入竞争机制,而任何竞争都必须有规则,只有每个竞争者都具有规则意识,才可能产生公正严格的裁判,才可能带来经济的发展,否则,只能是得失相抵的混乱争斗。

第三,经济的发展受到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制约。政治民主化是以公民的民主意识为前提的。很难想象,民主政治会出现在一个民众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国度中。

第四,人的精神风貌影响到国际经济合作。据报载,在有的国家中,“中国人”正在成为“懒汉”和“说空话的人”的同义语。以这样的形象,怎么能够吸引认真的合作者呢?

在管理科学中,曾经盛行过迷信“金钱引诱和纪律惩罚”的所谓“X理论”,今天,这种理论已很少市场。管理学家们发现,金钱可以刺激人们的干劲,却不能激发人的使命感和创造力。于是,管理学家们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于人的精神领域。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的教育却经常将人的尊严忘到了脑后。


二、道德教育需要思想的自由

今天学校德育的困窘状况无须赘述。原因何在?是由于共产主义这一凝聚着人类悠久大同理想的信仰失去了生命力吗?是由于利他、助人、友善、忠诚、责任这些曾经贯穿人类历史的价值观失去了生命力吗?绝不是!我相信,随着人类文明程度和理性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蕴藏于人性之中的美好的东西一定会愈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我认为今天学校品德教育一筹莫展的真实原因在于学校中缺乏思想的自由,缺乏各种思想之间真正的正面交锋。限制思想自由的人的意愿是好的,担心丑恶的东西吞噬掉美好的东西。但他们忘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真正美好的东西是不可战胜的。那些靠限制思想自由和“特保”而存活的东西,至少是脆弱的,可能根本就不美好。我们曾经保护过多少不值得保护的东西?如“两个凡是”、“三忠于”、“四无限”,等等。对此,我们可以从黄羊和狼的关系中得到启发。狼是黄羊的敌人,但在速度和耐力上均不是黄羊的对手,只能猎取一些黄羊中的病弱者。澳大利亚人为了保护黄羊而杀光了狼。殊不知,由于失去了狼的威胁和狼对弱者的淘汰,黄羊体质下降,病弱增加,头数减少。为扭转这种局面,只好从非洲用飞机运来狼。与此相仿,我们的品德教育工作长期处于一种缺乏自由的被保护状态,其脆弱多病是不足为奇的。

有人问:狼把黄羊吃光了怎么办?我认为提出这种问题是缺乏信仰的表现。对美好的东西没有起码的信心,还谈何信仰?这种人不宜于担负品德教育的责任。今天,我们的德育工作者们经常关心的是学生是否会听话?学生是否会闹事?但很少考虑自己对信仰是否真诚?对于自己所维护的东西和反对的东西是否真正了解?只有真正弄清自己维护的东西,才有面对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只有真正弄清自己反对的东西,才有面对挑战的力量。做到这点,需要第一流的人才付出极大的努力,像某些“政工能手”那样仅凭伶牙俐齿、言语技巧是行不通的。

作为一个心理学学者,我深知对于一个吃饱穿暖的现代人来说,信仰是他强烈的需要。信仰一旦动摇或崩溃,内心就会承受失衡的痛苦并竭力去寻求信仰的重建。我们的教育有责任帮助青年学生们重建信仰。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从给校园以真正的思想自由做起。校园应成为各种思想、各种价值观交锋的场所。只有在这样的交锋中,我们才能看出什么是真正的美好,才能看出什么样的价值观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才能开拓出品德教育的成功之路。唯此,才有民族精神的重建。

 

学生之过?教师之过?大学之过?教育之过?

2011年9月17日《天府早报》刊发了一组大学里学生逃课的照片。课堂上,只有3名学生听课。

照片中只能看到1名学生。从照片上看,这仅有的3名学生,也未曾“前排就座”。

2010年12月19日,我曾经偶然在北京一所211+985的大学中听了一会儿课,课堂的情景曾使我震惊。当时我没有带照相机,也没有想起来可以用手机拍照,没有留下照片。《天府早报》报道的情景,与我那天见到的场面有些类似。

我经历的那堂是英语课。那间位于崭新大楼里的设备先进的教室有4块可以上下推拉的黑板。在3块半黑版上写满了其他课程的内容。那位英语老师仅仅利用1块黑板的一部分,写了几个英语单词。就是说,上课之前,没有学生去擦黑板,教师既没有要求学生去擦黑板,自己也没有擦黑板。与之相比,至少这堂物理课在上课之前还擦了黑板。

学生之过?教师之过?大学之过?教育之过?

究竟是谁之过呢?

梁启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我想起了不久前在山东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参观时听那些农村孩子们背诵的梁启超先生的话:“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我想到那些在强有力的舆论导向的指引下获得良好感觉的人,想到那些从注水GDP中获得盛世幻觉的人,想到那些津津乐道于超欧胜美的人。我希望他们能够明白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大学胜于欧美,则国胜于欧美”。

其实,在大学中上课,师生比低一些,学生少一些,是好事。

2009年12月30日博主曾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应邀参观了台湾大学国际华语研习所(华研所)。华研所的大部分课堂上都是只有1名学生。华研所唯一的一个“大教室(最大的教室)”只有4个座位。

华研所的标准教室。多数情况下,课堂上只有1名学生。

浮想连翩,我又想到:“大学胜于台湾,则国家统一有望”。

相关图片链接:
   http://blog.163.com/xiexq_1951@126/blog/static/16165854320118215420456/


 海宽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0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