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扯知青的群体 作者:永远的白桦林


 

闲扯知青的群体

知青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据初步统计全国约有两千四百多万。仅仅到黑龙江兵团的就有五十四万之多。如何看待知青群体,了解知青群体,以至安抚知青群体,本人斗胆想从一下几个方面和对此话题有兴趣的朋友们扯扯。


(一)“下乡”知青群体的组成状况

从知青来到黑龙江兵团的情况来讲,每个人的状况是不一样的。据我个人的观察,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理想激进派”:这部分人多数为根红苗壮,长期接受党的革命传统教育,在文革前或在文革中多为学校的骨干;他们坚信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正确,只要党中央和毛主席一声号令就毫不犹豫地响应,属于“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有理想、有激情的热血青年。在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这些青年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感染”。但这部分人在兵团仍得到了政治上的重用。

第二种,“随波逐流派”:这部分人属于多数。这些青年在学校时也多为不显山不露水之列;或因家庭政治背景、生活条件、个人性格等因素,在学校及社会运动中,处于中庸状态;对前途较为迷茫,对追求亦是朦胧。别人咋干咱就咋干,随着走就是了。因此,也就随着社会的潮流下乡了。

第三种,“被动清理派”:(不一定准确)这部分人也为数不少。他们没有主动提出下乡申请,希望留在城市里父母的身旁谋一份工作。可是,被一刀切的政策“赶”下了乡。这些青年对“上山下乡运动”有着刻骨铭心的痛楚,至今仍积怨甚深。


(二)“下乡”知青群体的文化状况

下乡知青大多数属于“老三届”的在校生,也有后来称之为“小六九”的知青。其中,66届老高三和66届老初三的,前者,面临考大学,却失去了深造的机会。后者,同样也失去了升学的机会。但是,这两个66届毕竟学完了高中和初中的课程,是名副其实的高中生和初中生。最可怜的是称为“小六九”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虽然名义上升到了初中,但文革中又碰上了停课闹革命,连学校的老师们都被打倒了,还能学到什么知识?其文化程度大都停留在小学的层面上。由于文化知识上、个人成熟度的差异,这些知青在兵团的境遇也是不同的。

66届的(包括67、68届)的高中生,也有66届的初中生,由于文化程度、年龄成熟的优势,经过一段磨练,多被提拔为干部、技术工种、或者当上了老师。在无奈的人生选择中得到了一丝的安慰和满足。而“小六九”的知青们,或知识有限、或年纪小不成熟,大多停留在农工的岗位上。生活条件艰苦,工作又苦又累。大多数人思想波动,返城的愿望最为强烈。当然,“小六九”的知青们,也不乏一些经过艰苦的历练和个人努力做出一些成绩的佼佼者。


(三)知青群体返城后的境遇和发展

随着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大批的知青开始返回了城市。不外乎有这样几个途径:1、当兵、招工、保送上大学;(当然,这是有门路的)2、回复高考时,努力拼搏的;3、想法办“病退”回来的。

知青回到城里后,每个人的境遇都是不一样的。除了上面第一、第二种,多数知青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抉择和考验。首先是没有工作,或者说没有理想的工作;其次是居无定所、食无依靠;“少小离家老大回”,有的还携妻领子归来,在没有找到工作的日子里,还要挤在本来就拥挤的屋子里,还要老父老母的周济。受尽了社会上的白眼以及兄弟姐妹们的冷言冷语,这无疑又给饱受风雨的知青们的心里压上了一块冰冷的石头。

好在知青们经受过风雨,吃过苦受过累,没有被这些艰难困苦所压倒。不少知青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有的当上了领导干部、有的成为了企业家,有的当上了名作家、名演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崇敬。但是,更多的知青是在过着平淡的日子。他们或因能力,或因机遇未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即使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依然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


(四)知青群体对知青生活的回顾和情感

知青群体对知青生活的那段历史回顾和情感也不尽相同。有成就的知青把那段历史,看作人生的宝贵经验。他们认为:没有那时的艰苦磨练,就没有今天的成功和成就;而另一部分人,特别是在北大荒就吃苦、回来仍受苦的知青们,他们不堪回首往事,认为那是“噩梦开始的地方”。正是由于下乡才害了他的一辈子。这两种情感的存在,在知青中才有了“有悔”和“无悔”的争论。

不管是抱着“有悔”或者“无悔”信念的知青们,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爱对知青生活的的回顾。即使是认为那是“噩梦开始的地方”的人,对那段历史回顾的心情也是十分矛盾的。对那段经历是又恨又爱。就是自己对这种情感也说不清楚。

还有一点也是相同的,也是令人欣慰的。那就是知青之间的情感。在艰苦的环境下,我们知青用我们微弱的体温相拥取暖,抵御着严寒;我们用柔弱的躯体相互支撑,抵御着风雨;从相拥取暖和相互支撑中,我们获得了真诚的感动。而这份感动已经刻在了骨子里,融化在血液中,永世不能磨灭!因而,知青间的友谊是真诚的。


(五)知青群体中仍存的心结和渴望

知青历史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经过历史的沉淀,这段历史也该有个明确的定位了。遗憾的是,我们国家在面对这段历史时,依旧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人们还是在“雾里看花”、不明不白。

就“上山下乡运动”而言,虽然,违背了人民的意愿,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党和国家为了扭转文革的颓势,不得已牺牲知青一代人而换取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不过我自己猜测而已)对此也没什么可遮掩的,照直说我也是可以理解的。回想起二战时期的苏联卫国战争,法西斯德国已打到莫斯科城下,在民族存亡的国家利益面前,斯大林也曾强权让所有人拿起枪奔赴战场。当时也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上战场。苏联正是牺牲了数千万人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既然是牺牲,那就要死得其所。苏联卫国战争的无名烈士墓就立在克里姆林宫旁的红场上,以让后人铭记他们的历史。虽然知青们的历史没有那么壮烈,但我和一些知青朋友依然认为,我们知青这一代在国家关键时刻,还是为国家的利益作出了奉献和牺牲的。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数以千万的知青们,舍出了安逸、舍出了亲情、舍出了青春,舍去了再学习的机会、乃至舍去了年轻的生命。现实让我不解的是:我们知青舍去的和牺牲的就那么没有价值吗?以至那么无声无息。

有人戏说:“我们国家有三老:老革命、老干部、老知青。老革命因为是功臣人们供奉着;老干部打倒了又扶起来了;还有称之“臭老九”的也给正名了;只有老知青没着没落”。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会忘记为之奉献和牺牲的人们,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良心所在。我多么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用公正和良心打开知青们的心结啊。现在,知青群体的大多数仍然是弱势群体,国家应该多关注和关心他们。让他们在心灵上感受到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的奉献。

又闲扯了一通,有的知青朋友说:“咱们这一代就这么交代了,说也没用,何苦费口舌呢”?唉!我也知道没有用。可和朋友们唠叨唠叨心里舒服些。咱们都到了花甲之年了,也许“盖棺也定不了论”呢。也就是闲扯,能扯到什么时候,就算什么时候吧。

                                                                      2011-07-05


永远的白桦林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207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