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兵传单与上山下乡
作者:网中人
|
|||||
红卫兵传单与上山下乡 1966-8“红卫兵”这样勒令“社会青年” 近日在查询有关1966年大串联的资料时,无意之中在“乌有之乡”看到了若干份文革初期的红卫兵传单,其中有涉及红卫兵与上山下乡的内容。 其一: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北京师大女附中毛泽东主义红卫兵最后通谍社会青年们,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势迅猛发展,现在我们红卫兵已经向四旧发起猛攻了,革命已经革到你们头上了。 过去,在旧市委的纵容下,你们这群白吃人民钣、游手好闲的寄生虫们。贪图安逸、享受,到处为非作歹,扰乱治安,干尽了坏事,为资本主义复辟大开方便之门,这是我们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绝不能容忍的,我们既然要造反,就由不得你们了,我们就是要把火药味搞得浓浓的,爆破筒、手榴弹一齐向你们投过去,把你们的旧思想、旧习惯打个落花流水,打个稀巴烂,绝不留情。 老子革命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就是基本如此,你们的老子今天被人民专政了,跟他们一样作威作福当老爷是办不到了!要革命的站过来,不革命的滚蛋,反革命的就叫你彻底完蛋。 现在你们唯一的出路就是上山下乡,到广大的工农兵中去,彻底改造,彻底脱胎换骨,重新作人。否则,下一步棋怎么走,就由不得你们了。 最后,勒令你们在72小时之内到劳动局报到,上山下乡不得违令。 你们不革命,我们就坚决革你们的命! 把你们坚决、彻底、干净消灭掉! 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其二: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毛泽东主义学校(原二十六中)红卫兵(卫旗)发出《破旧立新一百例》。其中有这样两条: 53.游手好闲的社会青年们:命令你们马上到办事处去登记,到边疆去参加劳动生产! 54.今后凡不服从国家分配者,派出所一律不许给在市内找工作,让他们去边疆。 虽然时过境迁已经四十多年,上面那些玩意儿在脑海深处还是留存着些许记忆的,尤其是《破旧立新一百例》,当年一度炙手可热、洛阳纸贵,它由北京流传到上海以后被广为翻印散发,我所在的中学位于淮海路闹市,陆续收到过不少辗转翻印的版本,我们几个同学还集中起来进行比较,甚至天真幼稚地以为红卫兵的通牒就要发展成为新的行为规范了。如今看看四十多年前的红卫兵“檄文”,上述涉及“社会青年”甚至与上山下乡联系在一起的内容,就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感受。 唤醒沉睡的记忆,印象颇深的是,虽然自己从小学就开始接受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革命传统教育,但社会上对“社会青年”的态度可以说是相当冷淡甚或是鄙视的,当时未能考取高中、大学而留在家里的,都被称为“社会青年”,就连里弄里的顽皮孩童也常常成群结伙高唱“儿歌童谣”来羞辱他们,足以见得“社会青年”在众人心目中低人一等。随着我们逐步懂事,慢慢知道了那些“社会青年”的来历与背景。虽然文革前我在《青年报》等报刊上看到过在新疆的大城市“支边知识青年”受到敬爱的领导人接见的感人报道,但留下的印象是,那些“社会青年”多是敢于与“反动家庭”决裂的榜样,所以宣传的目的就是“出身不由己、前途可选择”。换言之,“社会青年”多是“四类分子子女”(文革前还没有把右派与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一起并入“政治贱民”)。当然,邻居之间流传的“社会青年”到新疆后的遭遇,是不敢公开传播的,只能窃窃私语,并充满可怜、悲叹。正因为当时没有强制性地上山下乡,许多“社会青年”因有“反动老子”的家庭背景而无法上学,留在城里走就业之路又“高不成低不就”,所以,到文革爆发后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在“修正主义”的“旧市委纵容下”成为“游手好闲的寄生虫”,以至于他们的“唯一出路”就是上山下乡。于是,就有了“命令你们”、“勒令你们”这样的口吻,把“社会青年”当成了“准阶级敌人”,那份“最后通牒”更是明火执仗,对“社会青年”声称文革“已经革到你们头上了”。总而言之,上述文革初期红卫兵传单的内容是真实地折射出当时的阶级路线阶级政策以及相应的社会心理。 到了1966国庆节以后,“造反运动”风起云涌,其中就有各种“支边、下乡人员”返城造反,还成立了全市性甚至号称全国性的造反组织,具体诉求就是要求回城。然而,1967年“一月革命”的时候,上述造反活动被列为“反革命经济主义”,相关的造反组织也被取缔。继而出现了几次中央首长指示与讲话及人民日报社论,为上山下乡的“社会青年”“支边、下乡人员”评功叫好,粉碎了“反革命经济主义妖风”。 回味上述历史资料,感慨不已。且不说自古以来就有流放发配的惩戒刑律,五十年代以来仍然有把“坏人”“罪犯”“犯错误的人”押解到外地、边疆、农村去改造的做法,就连偏僻山区的农民都认为下放到村里来的城里人没有好人(见我的日记选《另类解读12-21指示的一位“农村同志”》)。而人类的本性“人往高处走”决定了不可能由衷地支持人口从城市到农村的逆向流动。因此,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就业困难而推出的上山下乡政策,就在实际执行中出现向“社会青年”倾斜的现象与后果。 如今在研究“上山下乡史”的过程中,不少人力主把文革前后联系起来,而不要局限于文革时期(老三届、知青等)。这样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文革时期采用了强制性的政治运动方式,这与文革以前的上山下乡是有明显区别的。但是,二者也不能割裂开来。那么,二者是什么关系?上述文革初期出现的“红卫兵讨伐社会青年、勒令上山下乡”的“檄文”,也许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 2011-11-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