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剧《知青》两篇
作者:阿陀
|
|||||
电视剧《知青》问题出在哪里? 《知青》确实是很有生活气息,梁晓声非浪得虚名,演员也很投入,到位。为什么看完以后既觉得挺真实,又觉得挺虚假?问题在哪里? 真实的是许多生活细节,这正是作者的功力所在。 虚假的是对知青运动的整体定位。因为一代人曾经有过的青春理想和献身付出,就变相肯定知青运动,这不仅是作者的思想局限,也是缺少反思的整个知青一代的盲点。 兵团搞宣传出身的人最习惯这一套——塑造英雄人物。赵曙光和赵天亮分别是兵团和农村的先进人物,而那位最博同情的周萍则是“改造好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代表。 ——三突出。 谁都清楚当年老三届中,高干军干子女真正下乡的比例本来就非常小,这些人下乡后能长期坚持在基层劳动的就更少。当然,因为文革的关系,游戏规则一度有所改变,他们能和平民百姓,“黑七类”的子女一起下乡,其中大部分也都很努力,能吃苦,特别是头两、三年,就他们的出身阶层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但也不是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辉煌历史,毕竟后来提干、招兵、招生、回城……都是优先照顾这些“红二代”的,赵家兄弟没有任何现实的典型意义,完全是作者出于政治理念人为塑造出来的理想人物。 谁也都知道,当年“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如要“争取进步”,第一件事就是要“和家庭划清界限”。这种让人六亲不认,扭曲人性的“改造”,是邓改革以前,执政党最野蛮最不人道的恶政(中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允许父母犯罪,子女可有不揭发的权利,孝道为大)。能由此上位的“子女”,几乎都不是人了。周萍绕过这一条,单凭低声下气卖力气,居然也可以成功出位,这并不符合历史真实。 问题还不仅仅在几个人物的塑造上,和广州的《岁月甘泉》组歌一样,近年这些大多由“兵团报道员”炮制出来的“峥嵘岁月”故事,本质上就是把知青的历史写成“英雄史诗”,虽然点缀了一些苦难,那只是“理想主义”的铺垫,最终还是为了讴歌“激情燃烧的岁月”。这其实是另一种唱红。 薄王的唱红本来就是从主旋律里唱出来的,因为太出格,暴露出唱红夺权的野心,才搞砸了。但唱红本身并没有被否定,红歌现在每天依然还余音渺渺,绵绵不绝。岂止一出《知青》,充斥荧屏的战争剧、反谍剧、历史剧、创业剧、献礼剧……剧剧都还在继续唱红!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今日知青一代登上舞台 农场知青是在完备的政权体制内生活,尤其在思想灌输方面,一定程度上延续学校的唱红教育,回城以后更是如此,所以基本是没有独立思想的芸芸众生。农村知青对中国底层社会的真切体验是他们所没有的。 农村知青生活在体制最薄弱的环节,自由度相对大得多,其中的有心人,实践认识也会更贴切深刻。但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高估这一点,忘记唱红洗脑的强大力量。知青大多也就农村那么几年,很多人还是蜻蜓点水,回城以后,人生大部分时间还继续在“美丽的新世界”中喝狼奶,尤其是其中当官的成功人士。 现在是电视剧《知青》中陕北农村生产队长(红二代)赵某代表的农村知青理念和广州《岁月甘泉》所代表的农场知青理念同源合流共治,能走多远? 讲话平实是不错,但没有重点,没有中心,更只字不提民主法制。奢望也许是深藏,而不是平庸。 2012年12月24日二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