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逃港》有感
作者:山人
|
|||||
观《大逃港》有感 (上) 2012年11月12日,星期一。 傍晚電視台播放了一個新聞節目."大逃港"。 節目訪問了一些逃港的朋友,還有一名當年採訪逃港新聞的記者和一名當年的水警. 電視鏡頭上平靜的大鵬灣和深圳灣風景如畫,可是當年那裡可是死亡之旅,多少個逃港者在那裡消失了.還有香港市民用血肉之軀阻擋警車讓逃難者跳車逃走的鏡頭同樣教人觸目驚心. 歷史的一頁翻過去了,可是留下許多問題卻教人深思. 昔日中港兩地民眾血濃於水,今日矛盾卻日益加深.很多問題都緣自政府政策的不公平.福利政策的偏差.看來政府必須好好檢討一下. 一個地方的福利大多數根據實際經濟程度而定.民眾比較容易接受.可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才是最大的問題.希望政府推出政策之前好好考慮一週詳一些.別再一次一次惹人反感.最後又被迫收回. 鏡頭又將許多朋友帶回昔日.那時候香港生活也比較艱難,來了香港的人大多數能吃苦.什麼工作都願意幹,那時候沒有什麼福利.不少朋友都吃了不少苦頭才走到今天.大家沒有什麼怨言.反觀現在一些新移民動輒向傳煤訴苦,投訴政府支援不足,惹人反感.一般朋友都會認為.移居香港是自己的個人決定,吃些苦頭是理所當然的. 歷史的變化也常常教人驚嘆不已.昔日一些沒有逃亡的朋友今天反而得到比例好和安定的晚年.昔日我們選擇逃亡都是逼不得已,沒有辦法.真的沒有想到後來國內會改革開放.天翻地覆. 不過我也沒有後悔當年的選擇.人都有自己的命運.況且我們經歷了兩個社會,人生比別人豐富一些. 緣起緣滅.自有定數.不必嘆息,不必悔恨. 2012-11-12 (下) 2012年11月18日,星期天. 傍晚電視台繼續播放新聞片"大逃港"(下),我和老婆大人上街回家晚了,只看到最後一節.記者採訪一個七十年代逃港的深圳農民,他在八十年代初回鄉討了老婆,開了餐廳,又遇上改革開放,分了田地蓋了房子,現在收租為生.過著比差不多時間到香港的弟妹好的生活.我在九零年代初常常到深圳探望在那裡的父母,也算了解那裡的生活.相信他說的是實話.不過他在結尾說的幾句話我不是很認同,他說,當年逃亡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如果他說的是自己,我沒有異議.如果他說的是大多數逃亡的朋友.我就不是很同意. 當年逃亡的年輕力壯的知青朋友,今天大都年事已高,沒有工作能力,大部分都貧窮,有的生活比不上國內深圳廣州有退休金拿的朋友,這是事實.可是我們當年逃亡實在是走投無路,沒有什麼選擇. 當過知青的朋友大多數明白,當年知青可以說是一群生活在最低層的群體,他們回城固然無望,在農村連自己都養不活,更加不敢想像成家立室.要不然也不會發生後來雲南知青絕食靜坐,以死抗爭的悲壯場面. 當年像我們出生不好的知青,除了冒死逃亡,大概也沒有什麼出路.不然也不會出現白雲山事件.一萬多知青登山只為聽信一個謠言.重陽那天登山可以帶來好運,順利逃亡到香港. 我們在七十年代初來到香港的時候,身上只有一套破舊衣服,赤手空拳,身無分文,要在這個跟自己成長的環境完全不一樣的地方生存一點都不容易,我們吃了不少苦頭,幸好我們經歷了知青時期的艱苦磨鍊.我們比這裡長大的年輕人更能吃苦,我們白天上班,晚上讀夜校,星期天加班.一年中沒幾天休息.我們不但要養活自己,而且要省吃儉用存一些錢寄回去讓父母支持尚在當知青的兄弟姐妹.為了省錢,有時我甚至吃兩個麵包就是一頓.不過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幫助家庭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我也在夜校學到了知識,重新延續了被中斷的學業.慢慢的我們有了謀生的技能,不再光是依賴出賣體力生活.我想,如果不是我當年來到香港,為家庭增加了收入,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艱難不會這麼容易度過.我自己也不一定有機會這麼快重新撿起課本. 我常常感恩命運對我的照顧. 我也常常想起那些消失在黑暗大海的同伴. 他們千辛萬苦來到海邊.眼看誘人的燈光就在眼前.可是有的踫上鯊魚,有的體力不繼,他們很遺憾的沒能看到翌日升起的太陽. 如果他們能活到現在,即使他們當時被捕捉回去,他們也一定能看到祖國改革開放的天翻地覆的變化,看到自己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長,看到他們成家立業,看到自己可愛的小孫子. 可惜生活沒有如果,歷史也不會推翻重來. 我只能很由衷的希望,那些曾經發生在南中國海的悲慘故事永遠不要再次重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