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古今】:什么是男人·男人的外表·外表的困惑 作者:更的的


 

【闲话古今】:

什么是男人

蒙网友鼓励鞭策,闲趣小品写了近两百篇,一不留神便难以免俗,有几篇写到吃,也就是几只家常小菜。有热心网友为此专门跟帖问:会烧菜吗?

烧菜,当然会。一个男人怎么不会烧菜呢?一个男人应该会烧菜,呵呵,上海男宁烧几只小菜吃吃,全中国都装着笑死了。笑得怪伐,不然吃什么?难道一直吃御膳房的特供或者吃馆子不要钱?不但会烧菜,还会汏衣裳、熨衣、汏碗、整理房间、拖地板、侍弄花草……大家都是饮食男女,又不是皇上、阿哥、达官、红色接班人、富二代,为什么不会?


烧得好不好另说,烧菜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的事情,品尝更是因人而异,酸甜苦辣,也很难有一定之规。反正不能因为不可口就说不是菜的,不是菜哪是什么呢?

后来就忽然想到,到底一个男人应该是怎样的呢?或者说,怎样才算是一个比较合乎规格的男人呢?

这个当然不会有一个刚性计量标准,也许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那什么什么很黄、很暴力的二两肉。但是也不一定,生理上的分界其实比较模糊,所以也只能随便说说。反正只要能自圆其说,就是一种说法。

譬如《鹿鼎记》里的海大富海公公(吴孟达饰),虽然切了那什么什么,为了那几本四十二章经,深入敌营十二年,小鸡鸡用福尔马林或者上等二锅头泡在广口瓶里。后来中了扬州韦小宝的阴招,疯了。鸡鸡、鸡鸡,养心殿、坤宁宫里出出进进喊得真是伤心欲绝,但是说来说去还是不能算是宫女的,对不对?

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忽然冒出来一句话:做人难,做女人更难。这话说得侠骨柔肠、怜香惜玉的男人心肝一颤,心疼啊,惭愧啊,男人怎么能让女人犯难呢?

这句话一讲出来,肯定有男人有意见:“做男人不难吗?”唉,啥辰光开始男人和女人斤斤计较了,不好这样的。

好了,还是回过头来讲讲男人的规格立升吧。先从外表讲起好不好,由表入里,由外而内,由此及彼,由浅入深,深入浅出、九浅一深,啊呀,说的什么话,不好意思。


男人的外表

人人要脸,一个男人当然有一张脸。不要脸的除外。

虽然有人说,一个人三十岁以后就要对自己的脸负责,这话的意思是说内在的东西会渐渐反映到脸上来,腹有诗书气自华,奸雄曹操白鼻子。这个结论比较难检验,气质本来就是一种很难证明其实质的感觉,似乎不能一概而论,先不去管它。

人不可能长得千篇一律,所以总会有美丑,总会有零件不太规范,是不是要照着葫芦画瓢整容一番呢?似乎也用不着。就是有的女生认为美不胜收、爱得宁可让老爸跳海的刘德华先生,似乎也不能作为样板。如果全世界都是高高矮矮鼻子有如长征二号的刘德华,或者满大街都是头发盖住一只眼睛的周董,那才是吓煞人的事体。

所以,娘老子给的卖相,细胞里的DNA,单眼皮就单眼皮,塌鼻子就塌鼻子,自己照照镜子还算说得过去,浓眉大眼或者尖嘴猴腮,看惯了几乎就是完美无缺,起码有个性,或者一样可以算美男子的,认了吧。

但是男人应该清洁,这做得到的。譬如毛发应该经常洗涤、清理。如果不是导演、摇滚艺人、大牌明星或者在抗大窑洞里做演讲的革命领袖,那不一定要长发虬结得像墩布的。

尤其是鼻毛不大应该从鼻孔里探出来,上面还亮晶晶的璀璨着,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剪刀,可以剪一剪。如果有几根眉毛异军突起忽然长得不成体统,也不妨修一修,不要以为是寿眉舍不得割爱。如果一部胡子留得如大幕一般,进食的时候就不大方便,用餐时难免会有一些跑冒滴漏,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做剃须刀,电视上天天在做广告。

最好呢,当然是用膳后就刷牙漱口,省得牙齿缝里绿油油的,证明是韭菜馅饺子,是素食主义者,不宜提倡这种绿色环保。爱护牙齿就是爱护自己,知道什么是8020吗?就是活到八十岁要保留二十颗牙齿,日本国的“牙防组”提出来的目标。史载有一个伟人不喜欢刷牙,牙齿是绿的,一般人不要学他,一般人不是伟人。

有人说,这叫做不修边幅,龙门要跳,狗洞要钻,乃是做大事男人的基本要素。那也不见得,大部分不修边幅的倒是住在桥洞里的超弱势群体。一个美国人在上海专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免费澡堂,上海的流浪者咯吱咯吱洗得很起劲,美国人是希望他们不做大事或者做不成大事?难道又是阴谋?这忒促狭了。

而且,人都是有体味的,偏偏就是自己闻不到,或者闻到了觉得有如芝兰。曾经有一个女权主义者如此定义:“男人,是一种有臭气的动物。”这话对错不去管它,和女人较什么劲呢。所以,也不妨开始学着用一点点男用香水,每天喷一喷,喷两喷,慢慢就习惯了。

如果吃了洋葱、羊排、蒜蓉或者有口气呢,有各种香口胶和漱口水,薄荷的、柠檬的以及青苹果味的。

在人前走过,香喷喷的,精气神,高圆圆美眉说的亲嘴的味道,感觉多好。

对了,现在这个清嘴含片怎么见不到了呢?高圆圆倒还是见到。


再说外表

据说做大事的男人要有异相,举例:刘玄德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还有包拯包大人,额头上还有一只眼睛竖起来一眨不眨,第三只眼看中国,看出来的全是卑鄙龌龊、杀人越货、厚颜无耻、贪官污吏。

有人会看相,认为帝王必有龙凤之姿。仔细看了最近一串帝王的照片,高高矮矮、胖胖瘦瘦,看不出来。再往上看大清国的几个皇上,都是一脸苦叽叽营养不良的样子。老佛爷慈禧的尊容更是无论如何看不出什么好来,这个兰贵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混出来的。

据相书上说,男人要生得虎背熊腰,方面阔口,双眼有神,两耳贴脑垂珠,这才是大富大贵之相。倘若一个男人鹤肩蜂腰,一定是奸佞小人。这个说法不知道公检法、纪委和反贪局是不是了解,否则反贪要容易一些,省得反贪官员弄不好就过劳死。

虎背熊腰的人倒是不少,譬如那个拉着小姑娘进厕所的京官,还有那位抽烟把自己抽进了囹圄的局长。看起来确实是大富大贵,老百姓哪里会敢大庭广众把小姑娘往男厕所拉呢?

米国的小布希、欧巴马一点不虎背熊腰。有的国家,如果男人官员的腰身太粗,就要削职为民。他们认为,如果一个男人连自己的身体都控制不住,还能做什么事情?

反而练健美的男人,练到后来斜方肌一直长到耳朵后面,看起来就有些鹤肩蜂腰,譬如施瓦辛格先生,想不到他竟成了州长。说明了,米国富贵男人的相貌和中国是相反的。对了,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然而,又有人说,看人必看眸子,其心正则眸子正,反之亦然。但是据史载有人是双瞳的,异相。双瞳的意思就是一个眼眶里有两个眼珠子,或者是两个瞳孔?两个瞳孔肯定成像是有问题的,相当于极度老花眼,视网膜吃不消。如果是两个眼珠子,那是比较吓人的,而且眸子肯定不正。两个眼珠子一起要往正中间挤,没有位置。

国人和人说话,一般不大正视对方眼睛。偶尔抬望做一个飞眼,眼风带过,一切尽收眼底,害得老外认为中国人是斜眼睛。老外真是戆煞脱了,又一次辱华啊。

其实这是中国人几千年的谦谦君子之风,顾左右而言他,盯牢侬看,不大适意的。被人盯牢看,更加不适意,难道一肚子的韬略都被你看出来了?大眼珠子瞪着人,这个叫做怒目而视、为什么这样对待外国友人呢,不作兴的。就是两国首脑见面,中华上邦的那一方也是眼睛不看对方,偏过身子要盯牢几只照相机镜头的。即使不是友人,是反华势力,那也只能横眉冷对,单词叫做睥睨,就是斜着眼睛把人瞧。总而言之,不能正眼看人的。

尤其做律师的,不但不能正眼看人,就是看了也不能眨眼,一眨眼就是串供,就要被抓起来,所以还是睥睨比较好。如果一不小心对上眼了,那就麻烦了,不眨眼很难的。

又有人说了,胁肩谄笑,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天哪,国人有几个看见权贵不是这副模样呢?尤其是看见领导人,亲人哪。要说都是无良之辈那倒不是,只是天生习惯了被权贵欺负,心里没有底气。俗话说得好,有理莫打笑脸人,心里怯懦,于是一张脸上写得明明白白。


还是外表

小时候听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后来上海滑稽剧团有人就如此形容戴眼镜的:“面孔上开了两扇玻璃窗”。发噱伐?滑稽煞了。

又有一个诗人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这是朦胧诗,懂不懂?如果是白色的眼睛或者透明的眼睛,那就是白内障,那是只好用来寻找黑暗了。

除了二郎神杨戬,一般人都是两只眼睛,大眼睛、小眼睛、暴眼睛、环眼、鼠目、丹凤眼、三角眼、桃花眼、鸳鸯眼、阴阳眼……炯炯有神的眼睛、色迷迷的眼睛……还有杨朔描写小姑娘的水葡萄似的眼睛。什么是水葡萄似的眼睛呢?一直没有弄懂。眼睛状如葡萄,不知道是不是很好看。

网上有人PS了照片,一张美眉或者靓仔图片,上下两排眼睛,那个图一看就眼晕。多看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就要犯了,不带这样的。

小孩子的眼睛最好看了,真是童眼无忌。慢慢的眼神就会复杂起来,一路走来,眼睛就有了些玻璃的感觉,不过不是窗户,是镜子。像是单反相机似的,把内心反射出来了。无风不起浪,早年间那大清国的时候,坊间就有传闻,说是洋人办孤儿院为什么呢?就是为了挖小孩子的眼睛。挖了小孩子的眼睛派什么用场呢?就是为了做照相机。

鲁迅记载:据说有人在洋教堂后院里亲眼见到一坛子的眼睛像小鲫鱼似的腌着。

大清国的时候,人的眼睛是像一条一条小鱼的,只要看流传至今的针灸图谱,还有翰林院武英殿编修的麻衣神相图解,那时候人眼睛还是一条小鱼。后来西风东渐,有了人体解剖学,国人的眼睛才慢慢长成了一个眼球。

眼睛把内心反射出来,这个很不好。国人历来担心,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防人之心不可无,自己心里想的怎么可以被别人知道呢?于是,皇上就要戴一个天平冠,璎珞垂下来把脸挡住一半。臣子呢,必须捧着一个朝皇板,学名笏。这样子,大家躲在战壕后面,闪闪烁烁、吞吞吐吐、相互打量、察言观色,及时调整角度和力度。

这个样子眼睛是吃力的,慢慢的小鲫鱼似的眼睛就会变成三角形,仿佛半条鲳鳊鱼。

后来,像韦小宝这种江湖上数一数二的英雄好汉就戴了墨镜,水晶的。自己且先把眼神藏起来,就不让你看见!所以韦小宝后来大功告成、左右通吃,既不反清,亦不复明,到处弄些银子花差花差,还有八个如花美眷(其中一个是双儿),一般人哪里有如此艳福?

原来的人不大戴眼镜,因为政治原因,戴眼镜的人比较像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属于臭老九,属于马尾巴的功能。无产阶级不戴眼镜,戴了眼镜,即使不是阶级敌人,也肯定是保守派。谁愿意做保守派呢?中国人人都想当革命派的。

现在的人确实改革开了放,没事也拿副眼镜框戴着。《舞林大会》的首席评委方军先生就是这样子,风度老好的。赵忠祥老师就没想到,风度比较推板。

明天就是2010年了,二十一世纪已经过了十年了!


再再说外表

男人露在外面的,一般除了脸,就是手。手,一般是两只。如果是三只,不太好。

有人说,夏天打赤膊,乳头、肋骨、肩胛骨、脊椎骨、肚腩、胸毛、腋毛、胎记和肚脐也露出来,那不算的,非常时期,非常对待。当然最好也不要随便赤膊光膀子,又不是北京人,那会妨碍国家文明城市建设。至于解手、裸聊、做爱或者洗澡的时候露得还要多,那不一定是行为艺术,不是动不动给人看的,是隐私。

一个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说:再也/没有比/青铜般的/肌肉/更美丽的/衣裳了。谁是马雅可夫斯基?就是写梯形诗的。什么是梯形诗?就是把诗写得像楼梯似的。

怎么什么也不懂?那就先不管他了。现在有的男人一般没有什么青铜般的肌肉,现在的男人一般只裸露到领子,蓝领、白领、黑领,领子以下防晒。

手有什么可以修饰的呢?指甲。

指甲应该是经常剪的吧,小时候幼儿园的时候就接受教育了,指甲里藏有很多细菌。老师说,小朋友们把手伸出来,检查卫生。于是一双双小手手伸出来给老师检查,指甲长的小朋友悄悄往后缩,指甲缝里黑黑的一道弧形,甲流病毒H1N1爬来爬去。

等到小朋友慢慢长大,有的小朋友就忘记了老师的教导。如今有人喜欢留指甲,一个印度人从小不干正经事,指甲有六十多厘米,五根指甲总长度超过三米,黄褐相间、盘绕扭曲,看起来很恶心,把一只手都弄废了。把一只手弄废了创造一个吉尼斯纪录,很有意思吗?

有人喜欢留指甲,小指上的指甲。这可以作为一件随身携带的工具,仿佛天生一把瑞士军刀。功能有抠鼻屎、剔牙齿、掏耳朵什么的,不能当起子。抠了鼻屎、掏完耳朵,把指甲一屈一弹,“吡啵”一声,周围的人都要满腹狐疑地寻找落点,有人就赶紧拧紧茶杯盖子。

如果不是唱贵妃醉酒的李玉刚,指甲还是剪了吧。据说善于施蛊的人专门收集人的毛发和指甲,譬如美丽泼辣的苗人蓝妹妹,不要害怕,那是金庸的艺术想象,查无实据。

男人的手最好温暖、干燥、清洁,而且指甲修理得很短、很干净。

有一个卫生死角容易忽略,脚趾甲。如果一个人脚趾甲也很洁净,那就比较表里如一了。


依然是外表

改革开放好不好,只要看看男人的肚子。当然也可以看看女人的肚子,不过女人有时候是肚子里有了宝宝。而且,非礼莫视,怎么可以盯牢女人的肚肚看呢?

这么一说,有的网友马上明白了,想说男人大肚子了吧?真聪明,猜对了。

男人吃好了就容易胖,胖了比较有派头。根据物理学的碰撞原理,就是动起手来,胖子也比较沾光,硬件质量在那里摆着呢。再往大里说,一代伟人的体重就比较沾光,所以常凯申、刘卫黄什么的都搞不赢他。

不改革开放,缺吃少穿,一般人不饿死就算命大,胖子极少。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有如玄幻一般,忽然胖子就多起来了。中国男人一般胖在肚子上,而且主要集中在肚脐以上的部位,有的根本就是在胃部,大胃王。如果屁股、大腿、胳膊也跟着胖,那比较匀称。匀称的胖子不多见。

胖子躺下侧卧,由于重力作用,一只肚子也就按重力方向分布并流淌在床上,看起来睡姿不对称,比较怪异。

有的人胖了甚至很胖了,就看不见自己的鸡鸡,要看只能在镜子里看镜像,镜像的左右是颠倒的,所以看起来似乎是别人的鸡鸡。咦?什么丑陋东西?当然,慢慢多看了也就习惯了。十只手指是够得着的,否则挠痒痒或者小便怎么办呢?

一本正经进了盥洗室,如今男盥洗室里时尚的都是小便斗,为了一滴也不要落在瓷砖地面上,于是肚子只能贴到墙上去,不然呢,就直接尿在脚背上了。

当然,这也是老话了,风水轮流转,如今的成功人士是很重视自己的体重了,尤其是精英们,对于赘肉深恶痛绝,更何况肚子乎。宁可精瘦,也不能任凭肚子疯长。

这也是很明显的分界线,年龄比较大的胖子成功人士,一般都是搞实体经济的,奶制品啊、房地产啊、服装啊、果汁饮料、营养口服液啊等等。年轻的就是IT业、投资经济、文化产业等等,那是基本一点不胖的,当然肚子也不大。

如果不是胖子而肚子大起来,那可能就不大对头了。


外表的困惑

这个比较难说,因为是感觉,感觉到的是地域不同产生的外表不同。

走南闯北见得多了,自然会发现,虽然同是汉族,其实外表是很有区别的。东北人、广东人、上海人、江浙人、湖南人、陕西人,大致能根据面貌感觉出大约是哪里人。如果广东人还有一些脸部特征明显,那东北人、安徽人、河南人和江浙人有什么不同呢?到底不同在哪里呢?说不清楚。

譬如郭德纲就不可能是上海人,张艺谋当然也不是,而电视剧《老娘舅和他的儿孙们》中的阿庆、杜禄冠(陈国庆、姚麒儿饰)一定是上海人。如果把老舅妈(嫩娘)和容嬷嬷(李明启)对调,那是无论如何不像的,收视率为零。

都是黑头发、黄皮肤、五官,穿的也都差不多,休闲、夹克、唐装、或者西服,但是就是有区别。尤其是在车站或机场,比如从北京飞往上海的航班,不须听语言,马上就能大体发现哪些是上海人返回上海,哪些是北京人前往上海,而另一些乘客则既不是上海人也不是北京人。在一个地方居住的时间长了,似乎还能更精细地分辨出更细小的地域区别,譬如上海人和崇明人的细微差别。

是因为从小到大水土或者经纬度日照不同的关系、还是语言发音引起肌肉的变化、是食物中微量元素的作用、是几百年来在相对小的范围内结亲繁衍,还是生活习惯上有什么异同产生的?

更奇怪的是,如果是生在美国、欧洲、澳洲,或者从小出国的孩子,虽然父母亲都是汉人,但是慢慢的就会有些异化。气质、眼神、身高不说了,就是五官也会显示出变化。看起来就是有些不同、确实有些改变。譬如荷兰籍温州裔赛车手董荷斌。

当然,具体地说很难,只是一个感觉罢了。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呢?

                                                                       2010-1-6


 更的的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61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