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重庆、上海两地知青的性格与文化 作者:版纳荒草


 

漫谈重庆、上海两地知青的性格与文化

漫谈重庆.上海两地知青的性格与文化很早的时候,在一次知青聚会时,原连队的老领导转达,说原东风农场七营的领导干部来上海,愿意提供方便,证明当年知青从事野外高温的工作八年以上,并接触如橡胶汁等有毒有害气体,搞得好,可以享受提前5年退休的待遇。

其实当场就有两种态度与意见,我与铁哥们黄裕茂等几人,目前工作量不太重,尚有余热可用,工作环境也较好,都觉得如果提前退休,反而闲得慌,万一节外生枝,说不定容易滋生事端,不如干脆放弃;另一种意见认为提前退休很好,立刻就做出响应。

后来我还是问了人事部门,因为彼此关系较熟,回答得也很坦率:只要符合上海市政府部门的有关文件规定,就是绿灯放行。其后再聚会,似乎从无人提及过,大家态度明朗,够格的,该我享受我就上;不够标准,我也不会去硬争,颇有‘‘胜固可喜,败亦欣然’’的大将风度。

最近偶然看到重庆知青荷塘博客,才知道同样身为当年的版纳农场职工,重庆一方知青就十分认真,一直没有放弃努力,据理力争。重庆市政府已明确答复不属享受政策范围,仍然坚持己方意见,甚至网站都差点被封,本人也极喜欢重庆版纳知青网的主题歌曲‘‘青春的岁月象条河’’,着急的北京.上海两地知青朋友也发了好多善意的留言。

我在猜想,可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重庆与上海的地域不同,文化观念乃至性格也不尽相同吧。我觉得当年在西双版纳时,重庆知青普遍比上海知青能干,适应性强,更富有吃苦精神,搞梯田的水平测量时,很陡的山坡,一手拿标杆,一手拿竹签,搭档的重庆女知青走得飞快,不停地被砍倒的竹子绊倒,腾不出手来抓固定物,身子一扭,弯曲的腿脚立刻站直,象‘‘封神榜’’里的土行孙一般。换了上海知青,就是胆子奇大的老班长孙良民,也只能是双手撑着斜坡,小心翼翼移动脚步。想象铁哥黄裕茂在台湾碰上‘‘莫拉克’’台风,肯定也够呛的吧。碰上上海的千金小姐,不定会狼狈成什么样子,肯定不能与‘‘山城’’重庆姑娘相比。

其后我还与连队的另一名重庆女知青搭档养过猪,她手脚极为麻利,还能将做饲料的卷心菜老叶腌成咸菜,很下饭;有次到外连队还吃过也是重庆知青做的拌木瓜,那丝丝切得极细,拌得又香又辣又咸,只能吃掉一点,一大碗饭就下肚了,不似我平常自做的拌木瓜,每顿要吃掉好多;象邵国良先生笔下的辣椒炒腊肉,一碗饭最多只能吃掉两片肉,辣得你牙关要打哆嗦。怪不得四川有句话叫‘‘菜不够,辣椒凑’’。

记得在‘‘四人帮’’时期,有段时间重庆市内吃粮困难,有重庆市民投亲靠友竟闯到版纳农场来。一次我在伙房煮饭时,有两位重庆市内的中年妇女,用很标准的普通话问我到九营的道路,我很吃惊,说怕有好几十里地了吧,拖拉机都要开好长时间,我说怕到天黑你们都走不到,而且路不熟,你们又不认识穿山小路,走公路线路更长,反正我从没进去过。她们一边啃着随身带着的甘蔗,其中一个还做出一个满不在乎.不屑一顾的表情。在农场球队长跑训练时,我的耐力是出名的,虽为乒乓队,但足.篮.排球队中,全部主力轮流叫板过,却没人能撼动我的‘‘霸主’’地位,虽然我的爆发力极差。现在没想到在这两个重庆女子面前,会有一种英雄气短的感觉。

我觉得重庆知青的团队意识比较强,听他们谈‘‘武斗’’场面,甚至动坦克,动军舰,我记忆很深,几地知青中,好象上海知青团队意识最差,,大概是长年生活于南方富庶之地的缘故吧,总觉得比较偏重于‘‘个人奋斗’’。

唯一可以比拼的,是上海知青的忍耐力,无论怎样的艰难困苦,自己做家具,似乎总能玩出点具有特色的‘‘小资’’味道。以前我很佩服‘‘二战’’后日本人的忍耐精神,后来我觉得上海人其实也不错。拥挤的空间,地铁里,公车上,挤不上了,很多乘客会自觉地等下一班车,在车上的乘客大多会互相谦让。

这几天再看‘‘重庆版纳知青网’’时,那优美动情的音乐声重又响起,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已经比较妥善地解决问题了吧。其实我一直相信,重庆老知青有能力处理好很多问题的,凭他们的智慧,以及他们在版纳农场磨炼出来的精神与实力。

                                                                            2009.8.29


 版纳荒草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85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