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随风万里】:北京上海双城记 作者:林小仲


 

【梦随风万里】:

北京上海双城记

北京和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多、影响最大、地位最重要的两个都市。北京是有八百年历史的古都,而上海的城市历史仅能追溯到1843年。然而,时至今日北京以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骄傲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上海也以它工商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浦东经济开发区的神话雄视太平洋。

北京、上海都有现代化繁华林立的高楼大厦,都有纵横交错的城市环路立交,都有数不清的商贸公司和跨国公司总部,都有发达的工商业和高科技研发基地,都有清华、北大、北航、复旦、同济、交大这样的名校云集。但是北京与上海却也有很大的风情差别。

世人骄傲的北京古城墙和城楼,在大跃进的疯狂年代被拆毁殆尽,支撑京味文化的胡同、四合院、在现代建筑挤压下,逐步成为城市的边缘。我出生和成长在北京,熟悉胡同中那些低矮灰暗的四合院民居。有人一说到四合院,往往会比照北京的王府的庭院格局,雕梁画栋,北屋居中,东西房相对,影壁、假山,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其实普通居民四合院与之相差甚远,房屋陈旧、黑瓦灰墙。1976年唐山地震,使北京民居四合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家各户以盖防震棚为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院内有限面积中扩大居住空间。许多四合院内建筑拥挤,进出道路狭窄,许多地方仅仅容得一个人单向通过,无序乱建造成许多屋内光线昏暗,享誉海内外的四合院,多数成了名符其实的大杂院。

我在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工作时,办公地点在北京后圆恩寺胡同甲一号,那是一座很有品位的四合院,房屋规整,院内有长廊相连,这里原来与邻院相连,曾是一座规模很大的亲王府邸。据说解放前曾是蒋介石在北京的行宫,现在其中的一个院为团中央中国青基会办公地点。北京城现存的胡同中,还有一些好房子,多是清朝遗留的王府、贝勒府,最著名的当属恭王府,也有包括民国达官富贾们的老宅。现在一些名人故居也得到保护,但多数四合院经历多场革命,已沦落成产权不明,由房管所打理的租赁房。院内租户多,各占一方,早就失去了胡同民居恬静的旧貌。其实,北京还有一种居住文化,由于全国性党、政、军机关大都在北京,形成许多机关、部队大院,还有众多科技、文教单位的大院。这种大院出来的新一代北京人,已在老北京的基础上增添新的文化内涵,他们大都讲普通话,发音也与胡同里的老北京人有差异。

北京近三十年中已经膨胀成一个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外来人口、北漂一族占居城市人口三分之二还多。无论是在地铁、公交,还是在商场、公园,多听到的都是带有不同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其实这种族群大融合也是社会进步。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上海,也应该是这样一个聚合天南海北精英的国际都市。

胡同曾是北京文化的载体,也曾是最能听到北京卷舌发音、北京方言的地方。当年随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进北京的旗人被称为老北京人。北京如同上海一样,真正祖辈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少之又少,要向远古寻根,那就是北京周口店的中国猿人了。北京人有背靠燕山山脉,东临渤海的豪爽和大气,也有天子脚下臣民的自恋和惰性。

坐上北京的出租车,很多司机与乘客调侃的话题,多是家国大事,这些问题拿到"两会"也不见得都能解决。在胡同口纳凉,在公园闲遛,在酒桌上推杯换盏,北京人的话题大都可以拿到联合国大会上去讨论。我四下打听了一下,在开封、洛阳、西安,这些昔日古都的遗老遗少们,也有这种性格。北京人说话极具幽默,看看王朔的小说对白,那就是道地京味的幽默调侃。

而北京人中,也还能看到八旗子弟没落后的身影。眼高手低的心态与商品经济大潮格格不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居住在一座大型国有企业的宿舍楼,这家企业经营状况差,职工大都拿着低保在家。冬天月夜下的路灯旁,聚拢着居住本楼的青壮年职工,调侃着都市新闻和两伊战争,寒风中他们旁若无人,谈笑风生。我问邻居大嫂,方知他们为了省电宁愿在外面受冻,而不愿意回家开灯、开电视。而这座楼的电梯工、保安、保洁、车场均雇佣外地人。那群在夜幕下闲扯的人们说,我们北京人,国企职工那能干那些活。但是为了生活省钱,为了面子又不愿意去挣钱,天子脚下的臣民思维程式真得该改变了。

现在的北京更加开放和多元,包括老北京话都在消失,社会精神、城市风貌、价值观都经历着适者生存的变更。北京古都风貌,精英荟萃、文化沉淀、历史悠远、经济发达,尽管交通堵塞,环境堪忧,人口压力大,但是北京做为大国之都,都构成了世界一流大城市的骄傲。著名诗人闻捷在《我思念北京》一诗中这样描述北京:

我是如此殷切地思念北京,
    像白云眷恋着山蛐,清泉向往海洋,
    游子梦中依偎在慈母的膝下…
    我日日夜夜思念着北京啊!
    我思念难道仅仅因为:
    知春亭畔东风吐出了第一缕柳烟?
    西苑的牡丹蓦然间绽放抚媚的笑容?
    蝉声催醒了钓鱼台清流里的睡莲?
    谐趣园的池水绣满斑斓的浮萍?
    金风枫枫染红了十八盘上下的枫叶?
    陶然亭欣然沉醉于月桂的清芬?
    或是傲岸的松柏覆盖了天坛的双雪?
    红梅向白塔透露早春的来临?...

我思念北京,难道仅仅因为: 太和殿凌空翘起了描金的飞檐? 万道霞光倾泻了佛香阁琉璃的伞顶? 九龙壁上的龙尾击出了浪声? 长安街林阴下漫步着幸福的情侣? 红领巾的欢笑装满北海的游艇? 或是花市的绒花丰富了生活的情趣? 厂甸的年礼渲染着春节的气氛?..... 我对上海也十分熟悉,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最大的外贸港口和最大的商业城市。目前,已开始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城市。

上世纪三十年代,十里洋场的上海是中国人最早接触世界的地方之一。闪烁的霓虹灯,万国建筑的外滩,大世界的流光溢彩,南京路林立的商铺,上海滩货轮的汽笛,外国租界金发碧眼的佳丽,黄浦江上洋人的军舰,苏州河桅杆帆船,里弄小街旁的法国梧桐树,老留声机传出周旋柔美的小曲,众多工厂中工人的辛劳,十六铺码头上川流不息的人群,这一切都构成当年大上海的景观。

八十年代的上海,除了颇具西洋建筑风格的外滩外,上海的里弄与北京的胡同一样,也有浓浓江南民居的特色,里弄中多是多层的阁楼亭子间,木结构房屋多于砖石结构。从各家窗子中伸出的竹竿,像挂万国旗一样晾晒着各自的衣物。清晨临街洗涮马桶的声音形成别样的交响曲。上海女人的娇媚与北京姑娘的豪放有很大反差。

我在团中央青工部工作期间,与上海团市委有较多的接触。因为上海是中国产业工人最多的地方,上海团干部精明,且能总结出经验。上海团市委位于陕西南路,那是一座跑马厅老板留给女儿的独栋洋楼。院子里法国泡桐枝繁叶茂,绿茵茵的草坪里有一匹铁马,据说跑马厅老板为纪念给自己带来滚滚财源的宝马,特按马的原貌请人铸造于此。团市委那栋三层洋楼,每一间屋格局样式都不一样,洋楼中不同的房间格局,均根据当年老板女儿梦中神游建造装饰。

上海团市委青工部曾陪我参观宝钢、上钢、上海一百货及多处石化、纺织企业。特别上海港和江南造船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团市委青工部多位负责人,转业后都有过很好的仕途,她们有人任上海市人事厅厅长,有人掌门上海的大世界。曾任上海市团市委书记(副书记)的李源潮、陈海燕、黄跃金、韩正等都曾工作与此。

上海人比北京人精细实惠,当年上海纺织女工很多,她们许多人宁愿从饭菜中节省,也会着意梳妆打扮,以光鲜形象面世。上海人有接受外来文化的传统,八十年代末一首新民谣是:"广东人什么钱都敢赚,北京人什么话都敢说,东北人什么事都敢干,上海人什么国都敢出。"我在日本研修时,见到的国内各省人中上海人最多,从日本著名企业的白领,到酒吧拉面馆的杂工,从各高校的研修生,到从事商业活动的生意人,他(她)们无处不在,这让在故宫角楼下路灯下闲侃的北京人汗颜。

但是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问起你是哪里人,北京人会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我是北京人,哪怕他只定居北京几年,话语里透着股优越感。而问到上海人,有的人则羞于说自己是上海人,他们说,其实我也不能算是上海人。我想这种现象随着大上海的崛起,应该越来越少。很多人与我谈起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上海,那里不仅有南京路、淮海路这样闻名于世的繁华商业区,还有与外滩隔江相望的东方明珠塔和浦东经济开发区。高速发展的上海,有迷人的各式建筑,有黄浦江风光,更有江南园林景色,这里是许多人投资兴业的乐园。北京上海两地相比,上海比北京多几分温馨,北京比上海多几分宏大。

我熟识一位朋友,外公是文革前中央的一位部长,他曾在京沪两地生活,小时在北京部长外公家长大,工作后回归上海父母家。我也搞不清楚他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有一次我在上海出差期间,他拉我去上海新锦江饭店,参加他的朋友生日聚会。与会的有十多人,过生日的是位漂亮的武警女中尉。席间谈笑融洽,多瓶法国红酒饮下,不知为何争起上海人与北京人的优劣。我的朋友代表北京与几位上海男士争执起来,上海男士们仗着人多势众,张牙舞爪,连"北方佬"之类的话都骂出来。虽然他们讲的是上海话,但上海话听懂不难。我的朋友更是生猛,他居然用XXX的京骂反击,并借酒劲掀翻了桌子,满桌美酒佳肴,连同生日大蛋糕都被周到地上。我的朋友满身沾满蛋糕,手被酒瓶破碎玻璃划破,鲜血直流。见到这种真刀真枪的场面,几位上海男士吓得退缩一旁,不敢出声。过生日的女武警中尉则热泪盈眶,不无委屈,她的女伴们也看呆了。单间门外聚集着包括厨师、服务员在内的围观看热闹的人群。我简直气疯了,这时我既不愿意当当北京人,也不愿意当上海人。我觉得争斗双方无聊透了,为这南北两地长短之争,居然将那位女孩好好的生日喜庆祸害成这样。为了息事宁人,我除莫名其妙的替他向众人道歉外,赶忙扶着一副醉态神志不清的朋友往外走。到宾馆大门外马路上,他突然推开我清醒了,用非常明白的话求我,让我赶快回刚才吃饭的地方,为他拿丢下的皮包。我真是哭笑不得,他的前半场与人打斗有几分像北京犯浑的爷们儿,醉酒闯了祸还不忘自己的皮包倒有点像上海的小赤佬。我为他找回了皮包,塞在他手里后,不想听他任何解释,我真的很愤怒,随既转身汇入人群不辞而别。

有关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人的地域特征、族群性格差异,文化差异,有时还会扩延为南方人和北方人,西北人和东南沿海的人,关内人和东北人,甚至包括不同省籍的人。其实相通的是大家都是中国人,都在相同的历史传承和文化背景下长大。物种繁茂造就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多地文化相容,多民族融汇繁衍,造就中华民族博大深远。更何况现在已是高速发达的信息社会,便捷的交通也将人们的时空拉近。北京和上海的双城,会在包容竞争中,取长补短,携手创建更伟大的宜居城市。


 林小仲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63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