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淖之乡 作者:勐龙河


 

大淖之乡

苏北重镇高邮,人称大淖之乡。这是从现代作家汪曾祺那里获知的,汪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高邮人。

淖是个冷僻字,意为泥沼;蒙古语里意为湖泊。

一踏上高邮的土地,马上就看到一个烟波浩渺的大湖,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高邮湖。

明媚的春光里,高邮湖波光粼粼,水天一色。宽阔的京杭大运河在湖边擦身而过,尽管早已是阳春三月,有些迎春花仍然还在运河岸边绽开,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星星点点的金黄色的小花在风中微微颤动。

高邮镇就在高邮湖的边上,走进高邮镇,迎面扑来一股浓浓的市井气息。狭窄的街道两边各种店铺一家挨着一家,两边的人行道上,占满了各式摊贩,挤挤挨挨的有点杂乱无章;极具地域色彩的叫卖声此起彼落,浓浓的苏北乡音节奏明快,音色松脆;小食摊上、小食馆里,有些食客正在大快朵颐,暖烘烘的食品香味随风飘来。眼前的景象,似乎有点像文革前上海小马路里的街市,这让我想起了遥远的童年时代。

黄昏时分,昏黄的街灯亮了,街上行人逐渐多了起来。走在街上,我发现人群里、街面上时常会有乞丐出现,这里的乞丐似乎也与时俱进了,乞讨也用上了音响设备,连开口的力气也省了。

喇叭的音量开得很大,流行歌手的缠绵歌声从喇叭箱里传了出来,旁边趴着或蹲着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讨者,有的还是残疾人。边上走过的路人络绎不绝,他们只是对此看几眼,脚下仍然步履匆匆,很少有人会驻足观看。

这里的土地相对贫瘠,以前也曾“十年九灾”,历史上这里也常会有外出逃荒的灾民。这些年应该有所改观,不说富裕吧,绝大多数居民温饱应该没有问题。

现在的中国社会,如果你没有权势,要想发财致富,那肯定是有难度的;如果你只是想找一份能够糊口的临时性的工作,那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因此只要是身心健康者,没有非常特殊的情况,应该不至于沦为“乞丐”。

据说,现在有些乞丐已经将乞讨当作职业了,他们“消费”了太多善良人的同情心。

现在社会上假的东西实在太多,上上下下、大大小小、方方面面几乎无处不在。相比之下,“作假”的乞丐似乎不提也罢。

靠近这一带的苏北平原地势低洼,过去这里多沼泽和盐碱地,也曾经是穷乡僻壤,但这里也出文人,也是诗书之乡。

就在高邮城里,我无意中发现了古文游台,它竟然还是古秦邮八景之一。

路边立着一座石牌坊,上题“古文游台”四个苍劲洒脱的大字,这是清代极有盛名的诗人、书法家王士祯的手笔。

走进石牌坊,只见迎面的小山包上有一些古建筑,这就是文游台了。它始建于北宋年间,此后,苏轼路过高邮,与当地诗人秦观等四人会集于此,把酒临风,谈诗论文。当时的广陵郡守认为这是一件盛事,便题写了“文游台”三个字,因此得名流传至今。

文游台四面环水,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四处的厅堂楼阁里有许多名家碑帖,如要细看,还得费些时辰。早晨,这里游人很少,我在里面悠闲地散步,抬头看见秦观读书台,诗人秦观就是高邮人,当年曾在此读书会友。千古佳话流传至今,让偶尔到此一游的游人闲客发发思古之幽情。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文游台里竟然还有汪曾祺纪念馆。汪可是个现代作家,近年来,我读过他的不少作品,他对家乡高邮人和事的描绘,让我印象深刻。

汪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他早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曾经师从于沈从文;四十年代就开始创作,只是那时留下的作品不多;解放战争时期参军南下,以后又被打成右派;文革期间,曾经参与样板戏《沙家浜》《杜鹃山》的创作和定稿,据说,文革刚结束时,还因此受过牵连;79年以后重新创作,留下了大量的作品。

汪曾祺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写于他六十岁以后,这些作品大多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写他高邮湖边的童年和故乡,文字浑朴自然,文风淡泊空灵,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能让人想起“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

我个人认为,汪的作品极具文学与美学价值,非常值得一看。

这一带似乎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尤其是北来的入侵者,一般都会在这一带遭遇抵抗。

岳飞曾在这里英勇抗金,我曾在附近的小镇上看到纪念岳飞抗金的雕塑。

文天样挣脱元军敌手,在这一带昼伏夜行、出生入死,才在现南通附近的江面上船,然后一路逃向温州、福建。

“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指南录后序》里的这段文字,详细地记下了这期间文天样的遭遇。

史可法也曾在这一带顽强抗清,兵败后,还发生过本民族不该忘记的耻辱,那就是扬州的屠城。

我在高邮逗留了两天,几次走到高邮湖边,站在高高的湖堤上,堤上的垂柳随风飘荡,树影婆娑,阿娜多姿。在灿烂的阳光里,高邮湖水色天光一望无际,湖边运河里,满载货物的机动船络绎不绝。

历史翻越千年,在这片迷人的湖光里,一行衣衫飘逸的诗人学者似乎在缓缓走来;刀光剑影,金戈铁马,一代代民族英雄仍然还在湖边的凄风苦雨里浴血奋战;时光荏苒,汪曾祺《大淖纪事》里的那些形象生动的人物,仿佛还在这里生生不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块土地一定会有它源远流长的历史。

旅游能增长人的见识,也能陶冶人的情操,如能将其与读书结合在一起,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烟波浩渺的高邮湖。

   
    烟波浩渺的高邮湖

     
    宽阔的京杭大运河在湖边擦身而过。

   
    湖堤上的建筑。

    
    尽管早已是阳春三月,有些迎春花仍然还在运河岸边绽开。

    
    湖边运河里,满载货物的机动船络绎不绝。

   
    西堤风光。

   
    路边立着一座石牌坊,上题“古文游台”四个苍劲洒脱的大字。

   
    文游台正门。

   
    走进石牌坊,只见迎面的小山包上有一些古建筑,这就是文游台.

    
    文游台四面环水,绿树成荫,环境幽静。

                                                               2012-12-29


 勐龙河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83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