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话题算不算“敏感话题”(知青话题三题)
作者:大卫
|
|||||
知青话题算不算“敏感话题” 在如何看待中国的知青问题上,我发现有很大的差异,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青春无悔,知青上山下乡是必要的,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是以公开发表的如梁晓声、张抗抗的小说为典型的。看上去官方比较赞同这种说法。它避免了进一步的追根寻源。 第二类:知青下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是一场悲剧。这是很多电视剧从侧面反映的,如“孽债”。但还很少有敢于全面地描述知青悲剧的作品,如同描述文革悲剧的“芙蓉镇”那样的作品。 第三类:知青是为红卫兵犯下的罪行的惩罚,活该。知青们首先应该忏悔自己在文革中的错误,把知青与红卫兵等同起来。尤其是老三届。持这种看法的人不在少数,当然他们自己不是知青,他们多数是现在的年轻人,是从报纸上了解文革史的。对这些看法极需澄清。 第四类:是没有任何结论。到目前为止,官方没有对知青问题一个全面的看法。一直是避开这个问题。毛泽东在给李庆霖三百元时,只是说:聊补无米之炊。说很有必要,说扎根农村一辈子,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而现在只是不说了。但没有说那时是错的还是对的。 所以有时我感觉:知青话题算不算个“敏感话题”?要深究起来,恐怕有些话不好说。“欲言又止”。 有一次我在聊天时,说了一句:知青的血泪帐,马上有朋友说:言重了吧! 究竟如何看待这世界上“史无前例”知青潮,“谁人曾与评说?”这也许是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了。
说不清的话题 由于官方始终没有一个说法,社会上对知青的认识的确十分混乱。以为知青就是造反派,干尽坏事,下乡受苦,自作自受。这是一种误解。这正是需要我们这一批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澄清的。要是我们自己也澄清不了,那下一代就更说不清楚了。 不过,就是在知青本身也是认识混乱。有不少人还认为是“青春无悔”,是“经风雨见世面”,而没有看到上山下乡对人性的摧残,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巨大破坏,如果要一分为二,也只能是三七开。正如战争锻炼了人民,但不能说战争是一件好事,人民喜欢战争。
知青总是不幸的吗 知青是不幸的。正当青春的花季年华,被发配去脚踏黄泥背朝天,没完没了地修理地球。返城后,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大多数知青就这么被耽误了。现在又面临下岗,生活困难。 但是,这里面,除了外部因素,还是有主观因素可总结教训的。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给人民开辟了广阔的致富路子,也给了返城知青无数的机会。生活在贫困中的农民,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大做小生意,走南闯北,把生意做到了西藏,全国到处可见农民小商贩的身影。他们富了。 更有头脑的,办工厂,开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代农民企业家。 这段时间,广大的知青在干什么呢?除了少数的人以外,多数人在工厂勤勤恳恳地上班下班,根本不敢想辞职下海。因为上山下乡也是算工龄的。一般都有了近十年的工龄。年龄也三十左右了,拖家带口的,也不想再折腾了。担心以后的退休金与所谓的“劳保”。有一种安于现状的思想。还有一些老实人,只是听说别人下海发财,不敢搞第二职业,一心把工厂的工作做好。直到工厂倒闭,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里面是不是有一种传统教育的思想束缚。那时,对经商,对个体户是瞧不起的,连对象都不好找。作为一代知青,曾经在文革中,敢想敢干,但到改革开放,束手束脚,患得患失。远远地落后于时代了。 如果说,知青总是不幸,除了当时的环境因素,正是不幸在没有解放思想,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以上是突然想到。并没有指责知青朋友的意思。只是想探究一下,为什么知青的境况老是不好?是“哀其不幸,恕其不争”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