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唤起反思总比麻木回避强/回应质疑不敢把“知青”浪漫化 作者:林子搜集


 

 梁晓声:唤起反思总比麻木回避强

来源:凤凰网 (原发 亚心网 专访《知青》编剧梁晓声 叶富伟)

由著名作家梁晓声编剧的新剧《知青》5月29日晚登陆央视一套,在不炒演员绯闻、所有主角全是新人、不涉及流行的婚恋话题的前提下,却成功吸引了各个年龄段观众。

《知青》是央视一套20年来首播的知青题材剧,开播之日还登上了《新闻联播》。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数以万计的城市初、高中学生,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无数个家庭的命运变化和情感纠葛也被牵扯其中。《知青》的故事就从1968年展开,一条线在东北黑河,是弟弟赵天亮的故事,另一条线是哥哥赵曙光在陕北的故事。微博上和论坛里,很多80后、90后都称自己是和父辈一起在看《知青》,体会正能量,有网民甚至替不会上网的父母在微博上发言。


群像替代个人

与之前涉及知青题材的剧不同,《知青》更重视群像而非个人,剧中主角就是“那个时代”。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当年知青劳动,剧组转战陕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多省区,行程近1.7万公里。《知青》导演张新建接受采访时表示,《知青》剧组的美术和制景开拍前3个月便来到外景所在地之一的黑河锦河农场,建造出饭馆、供销社、宿舍等场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休干部张晓彤曾经也是一位知青,她对记者说:“很真实,场景、道具、年代感都还原到当年的那个时代,而剧中知青们遇到的困难和境遇我们当年几乎都遇到过,当过知青的人都可以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励志大于爱情

梁晓声在解释写剧本初衷时曾说,是看不惯当下表现知青生活的电视剧总是纠缠在情感上,看不到劳动,看不到知青与农民、知青与知青间真正的特殊关系。所以他写的《知青》更多的是在展现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理想追求和精神状态,如剧中的赵曙光来到陕北坡底村后,一心想改变当地落后的面貌,冒着犯错误的危险组织大家编草垫子卖钱来打井。

33岁的观众姜圆圆说:“虽然我姨妈、妈妈、小姨都是知青,但我对知青在农村到底干了些什么很模糊,这部剧让我知道了妈妈当年的真实经历。”22岁的观众韩雪说:“以前知青给我的印象就是他们去下乡似乎也不干什么活,爱情是他们共同的主题,这部剧最吸引我的就是当时年轻人,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在一片荒凉中硬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征服自然,这种奋斗意识正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很欠缺的。”

6月6日21时,刚从山东回到北京的梁晓声接受记者的采访,电话那头,他不停地咳嗽,他说这几天一直在参加各地关于《知青》的活动,所以感冒了。《知青》一经播出就引发观众的热议,梁晓声说这是他之前完全没想到的,但是对于观众的一些评价,这位性格倔强的老人表示绝不认同。在采访时,他不停地反问:“他们看完了吗?他们怎么知道我讲的都是好的呢?现在不是才演到十来集吗?”来回答,虽然语气急促,但态度始终很温和。


创作初衷:

真实呈现“那个时代”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很久不写知青题材的作品了,此次重新执笔的初衷是什么?

梁晓声(以下简称“梁”):这些年有关知青题材的影视剧出来的并不多,原因大家都知道,呈现出来的也并不真实,这样的后果就是使得那段历史变得模糊了,甚至已经构成对记忆的歪曲,尤其是今天的年轻一代,他们往往由记忆空白走向反面认识,认为当时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年代。作为曾经的亲历者,我们有责任记住这段历史,我希望通过《知青》改变这种趋势,让人们知道“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的。

记:您有过知青经历,创作起来很容易吗?

梁:事实上当看到电视剧播出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松了一口气,感觉很庆幸。因为在最初出品方找到我,想让我写一部有关知青题材的电视剧时,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觉得这太冒险了,很可能会是白忙活,人财两空,因为这里有很多的限制。后来这部剧每进行到一步,就不断有人提醒我们这一点,但是对方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他们只让我安心创作,其他的都不用考虑,这才让我下定决心静下心来写作。

记:这部剧里,有您自己的生活经历吗?

梁:肯定是有的,像赵曙光拎回一包世界名著回到住处想藏起来,结果却被同屋的知青们抢得一本都不剩,这就是我当年的经历。还有周萍回乡探亲时住在小旅店里,看到小朋友把一本《唐诗宋词》拿来当厕纸用,她立即抢过来捧在手里,这也是我当年遇到过的事。

记:看了剧情简介,这部剧仅呈现了知青们下乡的经历,为什么没安排回城后的故事?

梁:主要是因为篇幅所限,45集讲述知青们的下乡经历都已经很有限了,而且还被删去了那么多,所以后面我们只是简单交待了每个人的大概经历。我现在最新的作品《返城年代》就是一部主要讲述知青们返城后的经历。


回应质疑:

看完以后再评价记:每天播《知青》您都会看吗?

梁:有时间的话我都会看,但是最近一直都很忙,所以电视上播出我也没看上几集。不过之前,我已经看过了全集。事实上我再看剧集时,和观众完全不一样了,我看的更多是删掉了哪些,保留了哪些,考虑这些删掉之后还能不能完整呈现剧情,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记:那对现在的版本,您自己满意吗?

梁:删掉得太多,像后来还有赵天亮他们去新疆引进细毛羊,住在维吾尔族老乡家里的故事等,虽然拍摄时因为人员的限制,剧组没能去新疆拍摄,只在黑龙江搭景拍摄,但是里面仍然呈现了新疆知青的经历,可惜这些电视剧中都看不到了。

记:有的观众认为知青的经历不够真实,比如说“不够苦”?

梁:我们拍的是纪录片吗?不是吧,我们拍的是影视剧,不可能完全真实地呈现每个人的真实感受。再说个人的感受会因为当时的经历不同而不同,就像如果让知青共同回忆那个年代的温暖,他们可以列举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同样,如果将主题变更为回忆那个年代的残酷,故事依然不胜枚举。

而且这部剧从一开始我就说过不是写“我的知青生活”或“我的支边经历”,而是通过展现知青生活带出那个特殊年代,我想让观众知道“那个年代”什么样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再现知青的生活经历。如果他们觉得不好看,或不真实,转台就是了。

记:还有观众说,知青经历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但是您在剧中更多的是呈现“无悔的青春”,他们认为您在剧里美化的成分居多?

梁:他们看完了吗?就这么说。我在剧中说“我们的生活比蜜甜”了吗?我想无论哪个时代如何不利于人性自由、自然生长,毕竟还留出了摆放人性坐标的余地。事实上,知青们正是通过不断划出认识上的界限,逐渐找到了怎样做才更符合人性、人格。剧中,赵曙光感动于坡底村村民的质朴,下定决心留在那里;就连“反面人物”吴敏也展开自我救赎,向曾经犯下的错误忏悔。有不少演员告诉我,他们演完这部戏后更加确信做好人是正确的,而我想说的是,如果这部剧能让大家静下心来去反思一下,不管是无悔的青春,还是不堪回首的经历,都总比回避,不去想、麻木要强很多倍。


审视荧屏:

娱乐化现象太严重记:您认为知青的经历是财富还是波折?

梁:什么时候我都认为,个人经历一定要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看,我们不能完全站在个人的角度上,而且我也相信每个有过知青经历的人都会对这段经历有过思考、总结,否则他就是个二百五。但是作为作家在写作品时,要有文化责任在,文学要干预生活,也要高于生活,文学创作从来就是要提升人性、人格,这样的艺术才能影响人。

记:2002年时,您为什么会选择去大学里授课?您会给学生们讲述当年的知青故事吗?

梁:当初去大学任教是因为颈椎病已经非常严重,不能再长时间写作。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更多的人我们那个时代的故事。公开讲可能还存在很多的限制,但是在课堂上限制会少一些,所以我什么都会给我的学生讲,知青、文革什么的我都讲,他们都是当代的大学生,他们必须知道那段历史,至于他们的反应我不关心,一般也不会和他们去讨论。

记: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和你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梁: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就像我们那个年代一样,有像赵曙光、张靖严那样关心国家命运、喊出“中国病了”的年轻人,也有只关心个人得失和安危的人。站得角度不一样,思考和关心的也不一样。

记:您刚才说在创作《返城年代》,今后是打算把工作重点放在影视剧创作上吗?

梁:现在的荧屏娱乐化现象太严重,把人都变得很傻,我不想迎合当下的娱乐文化,希望能多创作一些现实题材的作品。

 

 梁晓声:《知青》要反思的是一个时代

来源:大众日报 王军 报道。本报记者 张忠德

1200名知青会“战友”

6月10日,由青岛出版集团主办的“青春如歌——梁晓声《知青》青岛见面会”在青岛大剧院音乐厅举行,1200名岛城知青与《知青》作者梁晓声共同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知青岁月的回忆”。

主办方青岛出版集团介绍,电视连续剧《知青》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期间,由青岛出版集团出版的同名小说《知青》自5月29日同电视剧同步上市,随后在全国各地的销售一路飘红,首印三万套图书一周内被国内各大书店订购一空。

本次见面会的门票是免费对岛城知青发放的,主办方将1200张门票投放在书城等市内5个领票地点,不到半天的时间,就被热情的观众一抢而空。“那时候在农村跟老百姓同吃同住,多艰苦的环境都体验过,酸甜苦辣都在里面了。”虽然已过多年,但提起那段岁月,15岁便下乡劳动的知青谭大和还是激动不已。由于入场人数太多,谭大和没有领到入场券,但他还是在门口久久不愿离去,为的就是能感受这样一种氛围。

来自青岛知青艺术团和青海建设兵团老战友艺术团的演员们表演结束后,梁晓声走上舞台,将见面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并将最初自己写的歌词进行了首次深情朗诵,赢得掌声阵阵。

青岛知青网创始人之一于向阳代表青岛知青网和青岛五大知青论坛的全体知青向梁晓声表示了感谢。于向阳说,在梁晓声的全部作品中,知青文学虽然只占十分之一的比例,却是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刻下的最深的痕迹。“书上写的就是我们的青春流逝,我们的坎坷昨天。”于向阳说,该书还原了比较真实的历史,像一部中国知青百科全书,填补了很多知青文艺作品的空白。


真正的主角是“时代”

主办方表示,小说《知青》对整部戏进行了全景式的呈现,许多因播出时间需要被影视剧删减的精彩内容和无法用台词表达的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都得以在书中得到原汁原味的体现。

而在梁晓声看来,书中真正的主角是“时代”本身,“有着更深刻的历史反思”。剧中的温暖不是对历史的粉饰,而是特殊年代对善的坚守。书与电视剧虽然题目是《知青》,主角却并不是某个知青,甚至不是知青这个群体。梁晓声说,他希望作品所呈现给读者和观众的内容,能使大家看到一幕幕苦情戏背后真正的推手与主角——“时代”。

解读小说创作初衷与背后故事时,梁晓声的语气比电视剧呈现的革命浪漫主义调子要沉重许多。他表示,在十多年后再次拾起知青题材的写作,既不是要重述苦情,也不是要怀旧青春,而是重拾“反思文学”,不让历史的记忆就此湮没。

“我们的青年,我们对清朝的那点事如数家珍,对明朝的那点事如数家珍,我们对国外也如数家珍,就这一段的事情不知道。”梁晓声说,以前的作品大都侧重于对知青群体本身的刻画,描写他们的成长、成熟和思考。其中的反省也多是个体的自我拷问,而如今的《知青》则有着更深刻的历史反思。


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近年来,许多反映知青题材的影视剧,往往有着“血色浪漫”“青春无悔”的关键词,山东电视台最初找到梁晓声请他担纲电视剧《知青》编剧创作的时候,他也有一些顾虑。“如果像别的剧,只写青春、理想、奉献,那我不参与这个创作,否则我觉得我羞愧,甚至可以说是羞耻。”梁晓声表示,小说《知青》更忠实于自己的本意,电视剧则是一个妥协的艺术,他虽然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也充分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让电视剧不至于“拍了播不出来”。

他也表示,电视剧“并不是知青苦难大全”。一个民族的历史和苦难不应被忘却,但在那个年代,同样有很多温暖值得铭记。梁晓声说他当年从兵团下放到连队去抬木头,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给负责这件事的干事写信,干事赶了四五天的路到哈尔滨鼓励梁晓声,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温暖,这种温暖不是对历史的粉饰,而是特殊年代对善的坚守。

“经过了那段艰苦的日子,让我学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签售会上,孙艺云幸运地成为第一位接受签名的读者。谈起知青岁月对自己最大的影响,孙艺云坚定了说了两个字“珍惜”,她说,只有经过了那段困苦日子,才能真正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她也一直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学会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

 

 梁晓声回应质疑不敢把“知青”浪漫化

来源:北京晚报

央视热播的电视剧《知青》,不仅引发观众的热议,而且把著名作家梁晓声再度拉回人们的视野。作为《知青》的编剧,梁晓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知青》是一曲挣脱暗影的青春之歌!

2008年,梁晓声接手电视剧《知青》编剧,与团队达成共识:绝不能过滤“文革”极左特征,现实题材一定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定要追求史性和诗性,绝不搞虚假的现实主义。

在对《知青》播出后的一片好评中,网上也有人质疑,该剧某种程度上将残酷的岁月浪漫化。梁晓声对此表示不可苟同。

“《知青》表现的不只是上山下乡身体上的苦,还有极左路线和对人性的危害。比如周萍的命运,赵曙光说‘中国病了’的那封信,还有在火车上看本书都被检举……在那个年代,爱情不能顺利进行,友谊难以维系,动辄被调查,哪有半点浪漫与好玩?剧中无非是写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们还是希望有人性的温暖,还是渴望纯真的爱情和友谊。”梁晓声有着在北大荒知青生活的切身体验,他认为,人性与温暖,美与丑的较量,即便在“文革”岁月中也从未泯灭。

梁晓声指出,需要改进我们的文艺创作存在的欠缺:人性善的教诲不够;感恩的教诲不够;自我救赎的教诲不够。

“我们团队达成了共识,要把‘文革’这个笼罩在我们所有人头上的暗影写出来,这些年轻人的抗争,是一种本能;他们的故事,是一首挣脱暗影的青春之歌。”梁晓声表示,写这部电视剧,也想让今天的年轻人了解那段历史,“这不是一个平等的年代,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年代,更不是一个可爱的年代!”

(新华社记者廖翊)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