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圣元:放飞青春中国的美好明天——读薛保勤长诗《青春的备忘——一个知青的往事追怀》 作者:孙伟搜集


 

 放飞青春中国的美好明天

    ——读薛保勤长诗《青春的备忘——一个知青的往事追怀》

作者:党圣元

来源: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5c2b4301009hjh.html

读完薛保勤的长诗《青春的备忘——一个知青的往事追怀》,充满无限感慨。坦率地说,作为一个职业的文学研究者,近年来已很少阅读新诗了,因为它们每每令我失望,难以满足我对诗歌的审美期待。然而,《青春的备忘》却使我眼前一亮,她让我感动,让我沉思,让我欣喜,让我重新又找到了那种期待以久的深度阅读的感觉。

“知青”,是一个特定的历史名词,是数以千万计的青年曾经共同拥有的名字,在她身上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历史信息和沉重的集体记忆。她曾牵动过亿万人的神经,是全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和言说的对象。然而,随着她所伴生的那个荒谬时代的远去,今天它已从现实生活中淡出,并渐渐被人遗忘。可是,历史不该断裂,哪怕是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也不该中断,哪怕是苦难深重的记忆。为了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为了青春中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薛保勤在政务之余,领着我们一起追忆青春,一起走进历史的深处。

长诗<青春的备忘>除“题记”外共分儿节,可分别概括为:难忘青春、踏上征程、浪漫与真诚、追求与迷惘、灾难与绝望、冲动与越轨、至爱乡亲、追问历史、走出蒙昧、青春感悟和放飞青春,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幅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意蕴深厚的“青春备忘录”。在这里,有经过提炼的能体现出鲜明时代特征的典型的生活细节和场景,有呼之欲出、催人泪下的普通小人物的形象,有知青一族所经历过的无数的风风雨雨和悲欢离合,有思考者对我们民族一段不幸历史的深刻追问和反思。

《青春的备忘》让我感动。因为她充满了青春的坦诚和激情“知青”的身份是和“上山下乡”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时过境迁,那场声势浩大的运动的反历史进步的性质早有定论,因而,当年“大有作为”的一代人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在今天已变得晦暗不明。诚然,作为一个畸形社会的产儿,今天知青的确已没有什么再可值得夸耀的资本。然而,作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诗人和成千上万的过来人一样,对这段“炼狱般的生活”,却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梦绕魂牵”。在反思中,他不想为紧跟舆论而欺骗自己,也不愿为抬高自己而欺骗读者,而是忠实于历史,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并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真状态,为历史“立此存照”。回首往事,作者既不掩饰,也不夸张:描写人物,既不溢美,也不丑化:抒发情感,既不矫情,也不做作。比如,“我们如战士出征/怀着‘大有作为’的信念/犹如当年百万雄师下江南/车站/锣鼓口号的喧响将青春之火点燃/胸怀着热望,通体充盈着庄严”,这是当年热血青年走向广阔天地时抑制不住的豪情和冲动。“绕村的小河波光点点/月胧的草原诗意盎然”,“犁地/脚下泥花飞卷/扬场/地上金花四溅/翱翔/在沙丘上翻腾/纵马/地阔天宽/于是——/忘情的笑声将大漠点燃”,这是年轻人刚刚融入大地田野时油然而生的浪漫和喜悦。“政治夜校/夜夜灯火阑珊/批林批孔彻夜不眠/油灯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手捧雄文四卷”,这是“革命接班人”幼稚虚妄的政治热情和梦想。“劳顿、孤独、苦闷、无援……/人生的路啊,/到底怎样走?”这是追求者历经磨难,理想破灭后的苦闷和彷徨。还有插队仅仅三天连梦中脸上都绽着“稚嫩的笑颜”的青春少年的命丧窑洞,带着悲愤耻辱和对生的绝望的痴情少女的饮恨而死,被胃穿孔击倒在课桌边的山村女教师的真情告白,手扶拐杖的老爷爷用颤抖的声音做出的离别嘱托……这里的一切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既让人亲切、忘情,又使人感慨、心碎,读着这些鲜活的充满感情的文字,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诅咒它却莫名其妙的情结千千”的蹉跎岁月。

怀旧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青春是短暂而美好的,苦难更使人终生难忘,充满无限激情和幻想的“青春”一旦遭遇了不该承受的“苦难”,其给人留下的记忆就愈发刻骨铭心。诗人不同于思想家,诗歌的价值也不是体现在对事物做出简单的是非功过的判断上,诗是自然真实的情感的流露,她要求诗人以博大悲悯的情怀去看待芸芸众生,去正视人间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去真实地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知青的历史是历史的误会,可历史误会中的人的情感存在却是真实的、不该漠视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青春的备忘>在追忆青春时所表现出的由“忘情”、“迷惘”、“眷恋”、“遗憾”、“悲愤”甚至“梦绕魂牵”所组成的复杂的情感世界,才具有了丰富的艺术蕴涵和异乎寻常的感染力。

《青春的备忘》让我沉思。因为她充满了理性的精神和力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然而,当代一些知青作家在表现知青生活时往往只能“入乎其内”,而不能“出乎其外”,他们大都怀有一种深深的挥之不去的“知青情结”,不愿而且也难以走出自己的历史和时代的阴影,并沉溺于对往事的回忆甚至讴歌之中而不能自拔。他们拒绝反省自我,拒绝承担任何历史责任,并用虚幻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去遮蔽和消解历史的荒谬和灾难。他们以国家苦难承受者的身份将自己曾经承受苦难的意义予以升华,并在“青春无悔”的口号下,既宽恕了自己,又宽恕了历史。于是,“苦难”、“英雄主义”、“青春无悔”便成为知青文学创作常见的三大主题。对此,思想敏锐的评论家们多有不满,并毫不容情地予以指责和批判。<青春的备忘>虽然也有浓厚怀旧情绪,也有对知青曾付出的一切所给予的一定的同情、理解和宽容,但是,作者既能“入平其中”,又能“出乎其外”,从而跳出了知青写作一边责难历史,一边又高喊“青春无悔”的怪圈,在对历史不乏理解的同时,又能以清醒的头脑对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理性的批判,从而显示出知青文学在思想上达到的应有的高度。

作者为什么要追忆往事?因为“那是一千多万少男少女的青春大迁徙/那是精神的流放/那是肉体的考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基调,全诗才能以理智节制情感,做到情感与理智的相互碰撞和交融,从而在追求与虚无,真实与荒诞,虔诚与欺骗的冲突和背反之中显现出足够的艺术张力,给人以复杂的审美体验和智慧启迪。在表现青春的率真执著的同时,诗人检讨了青春的盲目幼稚和非理性的一面:“在没有精神的土地上/我们‘生产着’精神/在没有希望的沙漠里/我们‘制造着’期盼”,可一旦理想破灭,天真的少年又会手足无措,甚至变成可怕的狂徒:“惊恐”、“绝望”、“死水般平淡”,“偷鸡摸狗屡有前嫌”,“打架斗殴玩世不恭”。在赞美乡亲们的坚韧顽强、宽厚仁爱的同时,诗人毫不留情地揭示了民众的愚昧和可悲:“让作恶者横行的我善良的人民啊/‘忠厚’、‘纯朴’/难道不是任人宰割的/‘土壤’和‘条件”。?在诉说我们民族苦难的同时,诗人像屈原那样发出了一长串的“天问”:“为什么/贫困的土地/总是弥漫着斗争的硝烟”?“为什么/对假丑恶的厌倦/只能忍受却不能言传/对真理的呼唤/却要遭受割断喉咙的摧残”?……很显然,作者追忆往事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缅怀已经消逝了的过去的青春,更不是为了单纯地抱怨和谊咒历史,以抚慰心中的创伤,而是要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使今天的青春和未来的青春不再重蹈过去的覆辙。于是,从历史中我们感悟到:“理智的丧失必定走向历史的反面/封建专制的残酷必将适得其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理性的光芒分外耀眼”;通过反思,我们“懂得了祖国大地人民/与我们的血肉相连”;面向未来,诗人高声呼吁:“让我们与祖国一起做青年/让我们与祖国以年轻共勉/我们将风雨兼程、漫道雄关/放飞青春中国的美好明天”!至此,全诗终于完成了“题记”中所构想的青春从给我“梦想”到令我“迷惘”,到给我“希望”,再到送我“翅膀”的转折和跨越,达到了一个超越个人的荣辱得失和摆脱了特定历史的纠缠与羁绊的较高的思想艺术境界。

《青春的备忘》让我欣喜。因为她让我看到了诗歌优良传统的回归中国是诗的国度,不仅有着丰富的诗歌资源,而且有着许多优良的诗歌传统,其中最重要传统之一就是“诗言志”。诗言志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山的纲领,尽管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志”的具体含义的理解会有所差异,但总的说来要求诗歌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要抒发积极的人生理想、意志和抱负,作为一种价值标尺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认同和推崇。然而,80年代中后期,随着新生代诗人的出场,这种优良的传统开始逐渐丢失。新潮诗人的眼睛不再关注社会,他们患上了精神自闭症,一味地表现“小我”的’陇郁、孤独、感伤和颓废。90年代以来,在日渐浓厚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下,诗人们又迅速跟进,干脆将精神彻底放逐,纵情于极端的语言狂欢之中。<青春的备忘>的出现无疑是令人振奋和欣慰的。她重新将个人的命运与大地、人民、祖国联系在一起,并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审视昨天,展望未来,体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愿青春的悲壮进入民族的记忆/愿悲壮的青春成为明天的借鉴”,“民族的崛起需要坚韧攀援/历史的前进需要青春作伴”。这无疑是吹向颓靡消沉的诗坛的一股清新强劲的风,是为身患软骨病的诗歌补钙,为徒有躯壳的诗歌招魂。

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歌可以说是最能体现出语言艺术形式之美的。中国诗歌因汉字的特点,不但十分讲究遣词造句、合辙押韵、工整对仗,而且还非常强调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使人在视觉和听觉等多方面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正因为如此,古人才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著和感慨。然而,当下的新诗写作却常常显得随意而草率,也许是功力所限,也许是恶意为之,反传统、反审美、反语言的现象竞成泛滥之势:结构松散拖沓,语言平淡乏味,不讲字句锤炼,不讲修辞技巧之类的“口水诗”姑且不论,有人竟然将诗歌写作当成一种粗俗的语言“排泄”行为。还有的激进者干脆连诗歌最基本的美学要素——韵式和段式都不要了,在叛逆者的“胜利大逃亡”中,诗与非诗的界限不见了,令人心醉神迷的诗意荡然无存了,如此这般,难怪广大读者要敬而远之了。但是,<青春的备忘>却自觉地遵守诗歌的写作规范,并努力追求语言形式之美,为获得最佳的艺术表达效果,作者精益求精,几易其稿。纵观全诗:结构严谨缜密,节与节之间衔接自然,如江河滔滔,一气贯通i语言质朴自然,表情达意,细致传神,真切感人;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出色的细节描写、精彩的生活叙事、率真坦诚的抒情、鞭辟入里的议论交替出现,从而有助于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和认识历史。

当然,<青春的备忘>也并非十全十美之作。比如,作者为追求一种内在的情感力度和节奏之美,同时也是为了突出诗的外在语言形式的视觉冲击力,特意选择了五六十年代贺敬之等政治抒情诗人所常用的“阶梯诗”这一表达形式,然而,在具体操作时,有些诗句的排列还显得不够稳妥和完美,另外,个别地方文字的加工锤炼也稍嫌不足。当然,这也许近似于吹毛求疵了。

有一种将年龄与文体相搭配的说法颇为有趣:少儿天真烂漫属于“童话”,青年热情洋溢属于“诗歌”,中年沉静务实属于“散文”,老年耽于往事属于“回忆录”。薛保勤下过乡、当过兵,曾有过丰富的人生历练。他热情充沛、文思敏捷,上大学时便有诗作发表,中文系科班毕业后曾长期在党报党刊担任记者、主编和副社长等职,现又掌管着省里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领导工作。在从事意识形态的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同时,他对文学女神始终不能释怀,在发表了大量其它文字的同时,还陆续发表了二十余万字的散文作品,顺理成章地成为官员创作队伍中的一员。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人到中年的他竞依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并出人意料地创作出如此情真意切、荡气回肠的长篇诗作,其率真和热情着实令人感佩。

作为官员创作,《青春的备忘》具有难得的率真和激情;作为知青文学,《青春的备忘》突出的是反思和超越;作为诗歌创作,《青春的备忘》凸现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诗歌艺术形式的自觉追求。<青春的备忘>是近年来诗歌创作也是知青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理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薛保勤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我们将期待着。

                                                                     2006年10月于北京


作者简介:

党圣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博导、教授。这是他为《青春的备忘》写的评论,转载于下,以飨读者。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