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1975年在锡林郭勒盟师范学校(二)
作者:吴晓
|
|||||
【日记】: 1975年在锡林郭勒盟师范学校【二】 四月十七日 好容易过了两个好晴天。今天又起风了。吃早饭的时候,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红卫兵节目正广播母校的校办工厂。一看到眼前的师范学校,我对母校的感情愈加亲切。因伤风太厉害,上午我没有去上课。 下午,男篮以36比26胜十一班。 晚上自习课时,誊写完了《论语文学习》的前言,我冒昧地加了个标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何学习语文,恐怕不太合适。晚上,几乎学会了电影《轧钢工人》的插曲,歌片是王连玲给抄的。
勉强上了两节语文课。不知道为什么贺老师后来才把我和另一位同学的作业本发下来。 草草翻完了《战后日本史》,我实在没有精神仔细地、完整地看完一本书。 由学校团委会和学委会合办的板报于昨日出版。板报的权力几乎全由中七班把持。 上午电台广播金边解放,那我们的板报就太对不起观众了。 下午,全校召开爱国卫生的动员大会,我没有参加,然后在教室里选举学委会干部,十一名候选人全是校领导钦定的。只需在学生中走一个过场就行了。尽管我们对候选人的2/3都不认识,也全部举手通过了。 下午五时,我班女篮对乡师班的一场比赛,我因为到图书馆看报纸,只看了下半场的后一半。场外的观众不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老花猫了,他真是哗众取宠,你看他不停地比划着双臂,摇晃着他的猫头,摆动着他那小店老板式的身躯,厚嘴唇里不停地喷出他那取之不尽、用之不觉得唾沫星子。他俨然一个体育界的权威人士,狂妄地向他周围的几个他的崇拜者(?)评论着这场比赛。正象俗话说的:此地无朱砂,红土泥为贵。他忘乎所以地、放肆地嘲笑、诽谤我班的篮球队员,对她们的每一失招都报以欢呼和喝彩。她幸灾乐祸地嘲笑安德艳、姚淑敏:“哈!校队的抱球!”他还说什么:“她们班的加一块儿,也比不上咱们一个李先枝。”我觉得我也不妨谈几句这场比赛,因为这几天经常看到我们班的女同学练球,我对她们的水平估计过高,或者说对乡师班水平估计过低了吧。想不到竟是那么旗鼓相当,球在双方手中你争我抢,各不相让,最后几乎以平局告终,延长了五分钟,才勉强以一球取胜。 今天,从校方发下来一个教育革命的方案,要把学制改为三年。这可气炸了学员的肺。
觉得比前两天更难受了,头发晕,嗓子疼,鼻子不通气,擤清鼻涕,咳嗽。一连找了三天校医都不在。可笑新方案还说要把合作医疗改为免费医疗,岂不类同儿戏?后来听久老师说,临时校医,那个姓宿的大夫要抽回去了。 下午,全校师生员工打扫教室和宿舍的环境卫生。据广播,还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或小组。 数学开始讲第二册,作业:阅读1—36页。 好像是谁有意安排的,我今天才看过刊载在《文物》上的卫今、黎工合写的《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历史见证——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一文,晚上就演了电影《青松岭》,让我们领略一下承德的山地风光,风俗习惯。还重新演了一场《庆祝五一》,这回看清楚了,在中山公园门外,纺织工人行进的队伍里,真的有苗俊荣的镜头。今晚的电影是在操场上演的。
头还是发晕,流清鼻涕,早上连自己的一份饭也没吃下去。 早饭后与七班男篮的比赛,输了10个球。与王平上了一趟街。 黄昏时,下了一阵小雨,把我们的黑板报给打湿了。晚上,排练文艺节目,并且找七班的“举人”风琴伴奏,有起色,秦的朗诵不太理想。 临睡前,由于吸雪茄和大量地喝奶茶,几乎全宿舍的人全没睡好。
早上起来,很多人批评我夜里说梦话,唱歌。王平说,这样不好——说话时不能控制住自己的神经。 第一节语文课没有上。第二节课仍旧没有去。等到上历史课的时候,我去了,老师却没有去。 下午,女篮与十班的比赛输了,比分2比12。 晚上,开班会,麻秀枝传达了学校召开的各班团支书、学习委员会的精神。先是保卫工作,然后谈到学习,说以后要就我那篇文章展开讨论。会后,报名掏厕所,有一半人很踊跃。
学校别的班都去大庙前参加公审会去了,我们班因为劳动没有参加。今天的劳动主要是清理垃圾。有十个同学掏厕所,不到一个小时他们的活儿就干完了。当我看到有几个女同学拉下口罩和头巾,扛着铁锹乐呵呵地从我们面前走过的时候,我感到由衷的钦佩。应该像她们那样,以天真和乐观的调子去对待一切。上午的劳动我勉强参加了。下午,因为头痛,没有去。今天,久老师一直坚持和我们一起干。我在炕上躺了几乎一下午。晚上,量体温,37度8,徐云估计是炎。
头还是疼。实在没有精神记日记了。此时,十班的同学正在我们宿舍的窗前劳动。第二节语文课去上了。化学老师病了,没来上课。 中午睡觉,没有参加政治学习,据说学的是张春桥五八年的那篇文章。 晚上,排练节目时,梁颐寿和沙木开着拖拉机到校找我。他们是今天从灰腾梁到锡林浩特的,是前天从张家口出发的。同行的还有杨瑞元,他在服务大楼,没有来。尔后,到十班教室,看了看他们的排练。总的说来,不错。看了四个节目。其一大合唱,唱了三支歌,指挥王平。其二舞蹈《战士歌唱东方红》,男声伴唱。其三京剧清唱《龙江颂》选段,出列表演者吕瑞华。其四三句半,表演者王德龙、李树森、冯兰津、王平。是为试演,效果不太好。看了王平的演出,觉得实在有失身份。我愿意借用列宁对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你不觉得你在干一些荒唐的、毫无意义的事情吗?”还有一句是:“在同志们的眼中……你在糟蹋你自己啦。”他们还有一个节目是对口词,未尝领教。后来,他们这个节目,一直排到深夜。
病见好,虽然起得早一点,也没干什么。 今天的政治课又没上,让大家自习。这样,本星期的历史、化学、政治全没有上,全是自习。第三节课时,到八班教室,让大夫在左臂上划了三个“#”,预防鼠疫。 中午,又睡过了头。风起,校队与教师篮球赛未看。到图书馆转了转,实在没什么可看的,连本《战地新歌》也借不到。黄昏时,风特大,操场上空无一人。晚饭时,下了一阵小雨。 饭后,与徐金昌、林常青、老魏从班里的文艺工作谈起,我批评了班干部的不得力,老魏可能生气了。今晚,没有排练节目,七班、八班、十班都排练得很热烈。王平他们很晚才回来。
语文课,老师布置作文,要求写自由体诗,内容围绕“五一”“五四”。贺老师这次给的时间较短,作业限星期一交齐。贺认为写诗要比写文章容易。可是列宁却说“呃,诗比散文容易些——我不相信!我不能想象。即使剥掉我的皮,我也写不出两行诗来。”体育课,与七班拔河,男女双获胜,大振班威。 中午,与十班的篮球赛是一场友谊的比赛。最后,暂时领先。比分是56比38。 下午音乐课没有上。下午政治学习,由麻秀枝辅导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前六段语录。 无产阶级专政是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来获得和维持的政权,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专政的作用是: ——为了粉碎资产阶级的反抗。 ——为了使反动派恐惧。 ——为了维持对付资产阶级的武装人民这个权威。 ——为了使无产阶级能够对敌人实行暴力镇压。作文课写意: 教室里正是气氛紧张的时候,贺老师的脚步向我们轻轻走来。 四十九个同学愁眉苦脸,汗手握笔,紧咬嘴唇,目瞪口呆。 我们承认我们是天生的笨蛋,从未想过成为写诗的天才。 即使剥掉我的皮,也诹不出两行诗来。 麻秀芝辅导后,分组选拔先进团员和青年。会上安静极了,几乎没人发言。我们二组选了徐云、孙永楼、魏连瑞、李美荣等。 晚上,学校检查了各班排练的文艺节目。参加检查工作的有桑德冷、王才、教音乐的云老师和高娃老师。首先检查的是我们班。我们班的文艺节目搞得最次,桑主任说“只有第一个节目(指组歌)勉勉强强可以上场。”其他如田锦祝、田春生的独唱,刘昌明的快板,都不屑一提。中七班的节目准备的时间最长,也许演得最好。可是我毕竟不欣赏,没有到他们教室去看。我觉得他们的最大特长是压人一头,哗众取宠,给人的印象是华而不实。这表现在诸方面,如把学校中的文艺材料几乎全部垄断在自己手里。在篮球场上作风恶劣,极力为别人喝倒彩。示威似的在别人上课时,起劲地排练文艺节目。中十班的成就令人振奋。他们的大合唱,王平指挥的特别好。三句半也大有起色。他们的节目我都看过了,只有吴维惠、吕瑞华表演的对口词是初闻。我对十班的印象不错。中八班的节目别具一格,正气、肃穆、不卑、不亢。他们的节目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搞起来的,好像和别的班级没有什么来往。与七班相比,给人的最大印象是待人平等。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足资我们效法。看了他们的演出,令人神往和肃然起敬。别的几个班的演出也都不错(都比中九班强),杰勒格拉、托娅都参加了演出。夏日巴还表演了男声独唱。
数学课时,久老师要我们把自习的重心放在看书,而不是作业上。 美术课时,严老师让我们布置壁报。下午就此事开了个会。到图书馆借了一本《学习与批判》(第三期)、一本《法家批孔反儒的斗争》(杨荣国序,范曾作画)。 绞尽脑汁,我也没诹出一句诗来。晚上,排练文艺节目,觉得有点贫了。王连玲她们心血来潮,要编一个舞蹈,要我按谱填了三段词,如下: “五四”精神放光芒惊雷一声震八荒,“五四”精神放光芒。革命青年齐踊跃,撼天动地有力量。红心如火,热血满腔。打倒孔家店,反帝斗志昂。与工农群众结成铁壁铜墙,铁壁铜墙。 江南塞北战歌昂,“五四”精神放光芒。红心永向共产党,志坚胆壮明方向。心连四海,五洲旗扬。投入无产阶级革命伟大洪流,奔向壮丽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前方。 红日东升照四方,“五四”精神放光芒。群山起舞河水笑,神州大地天日朗。热烈欢呼,纵情歌唱,欢呼毛泽东思想光芒万丈,歌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 编完之后,就给她们了。
和上星期日一样,风还是那么大。十几个男女同学由安德艳指导,排练了一上午舞蹈。老魏挺满意。早饭后,与徐金昌、魏连瑞到贺老师独身宿舍去了一堂,我恳请免去这次作文写作,贺老师同意了。 今天,他们的舞蹈一直从早上七点半排到晚上,精神可嘉。
四月二十八日 上午,写成长诗《“五四”抒情》,下午抄送贺老师。晚上,排练节目。
上午,在严庆彬老师指导下,出了第四期黑板报。这期刊登了徐云的一篇文章《“五四”献词》,陆美荣的一首诗《颂“五四”》(我作了删改)。下午,与几个同学抄写壁报稿。晚上,由中七班的李立祥插画。 中午,作文发回,诗稿老师作了修改。
语文课,贺老师简单地谈了一下作文情况,他要求每个同学掌握一种诗歌的写作形式,如信天游、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诗等。言语中,说我的诗,好几个老师都看了。 下午,贴出壁报,我又写了两首小词“诉衷情”二首: 其一:仿佛迈步小靳庄,触目添奇象。抒发革命情怀,诗情溢满墙。 庆“五一”,迎“五四”,学“朝阳”。晴空丽日,东风送暖,杨柳春芳。 其二:每迎佳节歌舞旋,思绪总万般。喜看神州处处,捷报雪片传。 追往昔,抚今日,看来年。发扬传统,深入工农,听党召唤。 晚上,举办电影晚会,因雨,中途停。
节日的气氛不太浓厚。学委会、各汉文班的壁报都张贴出来了,成了一片诗的海洋。广播喇叭里播送着由范谷枫、王平录音配制的节目,也全是各班学员写的诗,我们都成了诗国的国民了。 法家反孔批儒的斗争:邓析不法先王,反对礼治;少正卯“行辟”反“礼”的变革路线;李悝“贵法”“尽地利”;吴起“明法审令”、“废公族”;商鞅反对“法古”“循礼”;荀况批判“天命论”;韩非批判“乱世”的孔孟儒学;秦始皇厚今薄古、勇于革新;汉高祖继承秦制,尊法反儒;桑弘羊舌战群儒;王充伐孔刺孟;曹操“反古尚法”;柳宗元坚持统一、坚持前进的反儒立场;王安石“三不畏”的反潮流精神;李贽揭露孔老二的“无学无术”;王夫之批驳儒家的历史倒退论。中午,风又起。晚饭后,排练节目。有几个女同学小合唱《青天一顶星星亮》,我说她们唱得不准确,而且这歌不适宜合唱。她们又放弃了,这真不好。听老魏说,贺老师的文才“可以的”。他看了贺老师去年写的一首诗。有机会,我也想借来看看,虚心学习。 晚上,与王平、张树民、老魏、小郭等到锡林剧院看电影,正好又和宋老师挨着。灯暗下来,电影开映了。今天看的是《毛主席会见金日成主席》《第七届亚运会》。我至今信服这样的话“世界上最好的摄影师都在中国。”从剧场回来,学校里正演《第八个是铜像》。我看了看,没啥意思。就回到宿舍记日记。 前两天,承王连玲帮忙,借看了中七班徐新华怀念战友黄秀玲的长诗《忆战友》,写得很好,很好。今天广播的有王平的《无产者颂》诗,还有老花猫的一首诗。
实行了新的作息时间表。上第一节课时,停电,使得中午没饭,很多同学都上街去吃了,直到下午三四点钟,每人才发了36块小饼干,锅炉房里没水,可把我们渴坏了。直到晚上九点钟,才赏给我们一顿小米粥。临睡觉时,下雨了。
漫天飞雪迓春回。纷纷扬扬地下了半天大雪,漫山遍野,梨花满地。雪打在身上就化了。人踩在雪地上,一脚下去一脚印水。上美术课时,与严老师谈天,他说他北京的家在垂杨柳,也正想方设法往北京转。 晚上,在东饭堂召开了庆祝“五四”青年节文艺晚会,共有学员们演出了近三十个节目,而且演得都很好。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文艺上,我始终是个门外汉,只能以看热闹的资格说几句话。首先,文艺节目演得很好,具体好在哪里,我说不出。我只觉得演员们的精神、热情都很饱满,演得都很认真。他们的演出,像一团火,温暖着我们,像诗一样激动着我们。最令人骄傲和自豪的是,我们班演的几个节目也很成功。看了中七班的演出,我倒有一点不舒服,体现在一些女同学身上的傲气,使人们看得更清楚了,在她们的演出中(特别是那个表演唱),总觉得带着一种嘲笑的意味。至于嘲笑自己,或者嘲笑别人,那就要凭你猜了。她们常常凭借这样的武器,弄得对手哭笑不得。演出还没有结束,他们班就有很多同学退场了,何等英雄了得!
今天天气很凉。早晨的越野长跑,有14个同学参加,我跑了个第12。以上指的是男子。女子跑完全程的有7名,我们班同学占4名,名次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中午12点50分,又看《第七届亚运会》,对中国新闻电影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
今日见报载,“五一”同首都人民一起参加联欢活动的有王平上将,前中宣部副部长张子意,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程子华,前北京大学校长陆平,前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前公安部副部长汪金祥等。 下午,到图书馆借了两本杂志,《新体育》75年第4期,《文物》75年第1期。
实行临时作息时间表,可是并没有像预料的那样停电。 数学课后,久老师就一些同学不按时完成作业的表面现象,谈到班里的一些不良倾向。如一些同学上课时画小人,丑化老师和同学。有忝于“工农兵学员”这一称号。她还指出,班干部没有及时抓班上的工作。 体育课,在体育场学两种起跑动作。 下午,徐云给大家补了一堂一元二次方程。 今天的自习时间安排的特别长,从下午两点(除4至5点晚饭时)一直到晚9点,持续了6个小时,总觉得无事可干,烦闷、苦恼、空虚可怕地充溢着我的身心。
记于语文课上: 廖焕星《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摘要:成立于1922年,终止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前史——留法勤工俭学。后史——欧美各国共产党的中国语言组。留法:蔡和森、蔡母、蔡畅、向警予、何长工(19岁)、徐特立(43岁)、李立三、陈毅、李维汉、赵世炎、王若飞等。旅欧总支部下旅法支部、旅德支部、旅比支部(霞洛克),有聂荣臻、刘伯坚、江泽生、熊味根等十余人。旅欧总支部委员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加邓小平。周恩来24年回国后,继之为总支部领导者有李富春、傅钟、肖朴生、陈微明(沙可夫)。去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者: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熊雄等十余人(第一批)、聂荣臻、王若飞、刘伯坚、李俊杰(卓然)等十余人(第二批)、杨秀峰(最后)。旅德支部:邢萍舟、资道焜、谢伟进(允昌)、章伯钧(柏林)、朱德、孙炳文、阚俊民(刘鼎)、武兆镐(苟廷根)、潘芳、李季(佛兰府),支部转为德共中国语言组,廖承志、王炳南相继为领导者。美共中国语言组:冀朝鼎、施滉、徐永瑛。赴苏中山大学:章汉夫、施滉、刘伯唐、罗声宜、冀朝鼎。 参考:胡乔木《青年要发扬“五四”的爱国精神》、肖劲光《悼弼时》、周世钊《我所认识的毛主席》、陈书农枷士《毛主席故事拾零》、谢觉哉《第一次会见毛泽东同志》。 录以备考,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鲁迅是莱谟斯,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是绅士阶级的贰臣,而同时也是一些浪漫谛克的革命家的诤友!他从他自己的道路回到了狼的怀抱。”“他从不惭愧自己是私生子,他诅咒自己的过去,他竭力要肃清这个肮脏的旧茅厕。”他指出鲁迅在辛亥革命后的黎明期的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就“已经表现了他的特点。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大家都不免要想做青年的新的导师;而诚实的愿意做一个‘革命的马前卒’的,却是鲁迅。他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他没有自己造一座宝塔,把自己高高供在里面,他却砌了一座‘坟’,埋葬他的过去,热烈地希望着这可诅咒的时代——这过渡的时代也快些过去。他这种为着将来和大众而牺牲的精神,贯穿着他的各个时期,一直到现在,在一切问题上都是如此。”他指出“鲁迅在五四前的思想,进化论和个性主义还是他的根本”“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它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这种革命传统就是:“第一,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第二,是‘韧’的战斗。第三,是反自由主义。第四,是反虚伪的精神。”(《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下第三节课时,接到李玮五月二日写来的信。拟回信。 下午自习课,由王静芝给大家补高次方程课。她可能是第一次上讲台,神情有点紧张,有时几乎语无伦次。可以看出,无论是听众,还是她本人,都产生了一种难受的感觉。转而想到自己以后怎样第一(上下缺,不知何人撕去) 思想》和《反对自由主义》。晚上,看了《阅读和欣赏》(第一集)中臧克家和蒋和森的两篇文章。
今天是我25周岁生日,对这个问题,我没有什么感想。从上午起,看完了《阅读和欣赏》一书,简单地作了抄录。 下午,拔河比赛开始。本来有我们和乡师班的一场比赛。该班因男同学少,弃权。
数学课还是自己复习功课,政治课也是自学。 下午,把徐金昌、王静芝写的两篇稿交给学委会宣传组的徐新华。徐把他们班同学写的一篇稿递给我,让我看看。 傍晚拔河对十一班。男子0比2负,女子2比1胜。后发觉十一班犯规。这次拔河,可以看出,同学的心还比较齐。王忠福在他哥哥和赵翼老师陪同下,近日乘飞机前往呼和浩特医腿病。十班和九班的一些同学到机场送行。王平又去牧场劳动。
语文课,讲《三进校门》。体育课学推铅球,接力赛跑。 下午一时左右,与七班几个同学出校团委会和学委会合办的黑板报。经了解,徐新华确实是道特淖尔公社汗乌拉大队的,原女八中毕业生。我曾见过她的哥哥,一个戴眼镜的,清华附中67届毕业生。在写板报的通栏大字标题时,与镶黄旗的李云龙聊天,他说他挺崇拜北京知识青年,因为他们一般地说都有一技之长。我客气地否认了这一点,比如说我就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在谈到写黑板报的技巧时,我说我们班有些人老觉得自己笨,不好意思自己动笔。他说,我们班同学却不然,遇见这种事,都抢着干,宁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利用一切场合,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这确是一条值得借鉴的经验。老魏为板报写了一则简讯,我在文字上作了修改,徐新华觉得内容太空,又作了修改。下午,团员同志们开会,我把自己锁在屋里,写了如上的一点东西。上自习课时,总觉得无事可干。
早晨下了一场透雨,天气格外地凉。可能是夜里着凉,肚子疼得特别厉害,我上了两节数学课就跑回来了,在被窝里一直睡到下午5点。下午,团员开大会,徐金昌宣布思想整顿胜利结束,收获很大云云。晚上,我肚子还是疼得难受,以至没有兴趣吃徐云从牧机校拿来后煮好的土豆。今天,大家都睡得很晚。
师范学校的饭菜,实在不堪忍受。早饭时,我把领来的熬压缩胡萝卜干全倒到窗外去了。中午和张树民到西商饭馆换了换口味,吃了一斤馅饼。同桌有几个32团的集宁知识青年,和我们客气地寒暄了一阵。承他们帮忙,我们能早一些吃到馅饼。即使这样,我们在这饭馆里还是等了一个小时。今天到饭馆吃饭的,蒙文班的特别多。今天的晚饭,主食是馒头,菜里有点肉,和石灰石一样的灰豆腐。我一闻见那熬胡萝卜干味儿,胃就下意识地敏感地疼。我挑干净里边的肉和豆腐,喝了点汤,仍旧把剩下的菜全倒了。哎!这以后的生活怎么过啊?真是“学生生活使人愁”。听徐金昌说,中七班百米跑得最快的速度是13秒3。 补3月17日江城子词一首: 唱彻星稀喇叭响,晨雾漫,晓风凉。男女健儿腾跃满操场。踏踏脚步校园动,风扑面,踏严霜。 胸怀五洲新日月,举目望,群情昂。早操归来,挥汗对朝阳。小小竹排歌四起,精神爽,进课堂。 此词至今觉得不太满意,待修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