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东北菜 作者:柳杨公社


 

 记忆中的东北菜

有那么几年,隔月飞一次深圳。某日在蛇口闲逛,忽见小街上有一“东北龙”餐馆,见着招牌勾引起那美味记忆,直咽口水。于是常一人偷偷去,点“酸菜肉片”、“烧茄子”、“炒粉条”、“木须肉”、“韭菜饺子”之类,那几个月,挨个点换着来,极大盆,极多量,多浪费了。糟糕的是——味大不如从前。

一日,问一口东北话的小姐:可有“酥白肉”?小女孩哪里懂得,招唤老板娘,那一身肥肉的胖娘们一听乐了:现在还有谁吃那玩意儿!一脸嗔怪。

现在的天不如以前高远了,现在的水不如以前清澈了;现在的女孩没有以前清纯了,现在的男孩没有以前刚毅了;嘴里的肉没有以前香了,睡觉也没有以前熟了;消化也是以前好,做梦也没现在复杂;女人还是初恋的好,钞票还是从前禁花;生孩子也是以前滑溜,现在都要上台麻醉破肚了;得白血病的孩子比以前多了,孩子的书包可越来越重了;现在女人身上的布料是越来越少了,现在男娃声音变粗也越来越早了;剃头师傅都变成发廊小姐了,生活中绝对离不开套了;现在的官员都会表演作秀了,现在的小民也没以前好对付了。

好多都不如从前了,东北菜只有在记忆里了。


大拉皮

大拉皮是凉菜,主料是最普通不过的大白菜。

白菜细细切碎——白菜心当然更好——垫底装盆,还有不能少的粉皮,拉皮拉皮指的就是这粉皮,乳白晶莹的薄片,不然如何叫凉菜,放嘴里就有清凉的快感了。

白菜粉皮,就是凉菜的基本阶级队伍了,当然还得加上肉丝,这一来,好比清纯的村姑,头上插一枝娇艳小花,青春盎然了;接着是调料投入,麻酱、花生酱调稀了,香味扑鼻,浇上辣椒油,洒上香醋,——于是情窦初开的村姑已是风情万种。

拌凉菜最是单纯、亲民(很欣赏对岸岛上某个政党取的那名——亲民,有点大拉皮,拌凉菜的味道,俺小民看了喜欢,比那些共和、保守、国民、民主、马列之类亲切多了),虽然那年代肉丝、麻酱之类也是稀罕物质的,有了是锦上添花,没有不伤大雅,白菜、辣椒、米醋总是备着的,还不照样拌。说是这么说,凉菜毕竟撑不起台面的,下饭还得靠炒菜。何况,在东北那几年也没吃几回“大拉皮”,要大场面才出现那么个大拼盘呢。

最简单的凉菜,是宿舍马兄那回下酒的。

马兄是我们那帮知青中的酒徒,有回来了酒瘾,和一东北哥们好友,也不管有没有下酒菜,一人捧一棵大白菜,掏着白菜心,蘸着大酱,喝将起来。凉菜凉酒凉心,喝得酩酊大醉回宿舍。

宿舍走廊墙边还靠着“批林批孔”的黑板报,马兄跌跌撞撞,侧身直往黑板上撞:“开门!开门呀!”边上有人扯住劝说:宿舍没到呢,这是黑板!马兄不信,膀子一摔:“妈的!你,你小,小子骗我!”还是直直把肩膀撞将过去,接着喊“别,别闹,开,开门!”一边还打着饱嗝,酒气直冲。还有生猛白菜味儿。


烧茄子

茄子切块,下油锅,炸至金黄捞起,加肉片、蒜泥、酱油诸多调料回锅。

烧茄子香软滑口,那全是油炸的功劳。只有星期天,食堂里就那么几个光棍就餐;休息日,食堂也就上午8点、下午3点供应两顿饭;也就礼拜天,每月2斤大米3斤白面才有了供应的时段,厂子食堂掌勺的老焦头才有机会显露他烹饪的手艺。

后来离开东北,再吃不到老焦头的拿手绝活了。

当年隔壁厂子的光棍梁兄,一到礼拜天就常来找我蹭饭,弄得我心惊肉跳的,手指捏着那几张油腻腻的“细粮票”,寻思算计着这5斤细粮该如何分配,计划经济被打破了,市场经济还没听说过呢。梁兄的理由也堂皇正当:“烧茄子”的美味,唯此处正宗。

茄子现在是大力提倡的好东西了,紫茄中富含维生素P,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黏着力,提高微细血管对疾病的抵抗力,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症患者有益。

可烧茄子靠的是油,绝对不能加一滴水的。食用油要少吃,报上专家说了,一人一天用量不能超过25克呀,多了,对心脑血管大大不利的。这真是一对矛盾。

当然也可以突破的,那得吃橄榄油,可当今社会又有几人消费得起?

“烧茄子”——烧还是不烧,这是一个问题。

好在这样的问题,现在处处都是。

同一档次的菜还有“氽(cuan)白肉”、“烧土豆”之类。


溜肉段

夹心肉切长条小段,裹面下油锅,捞起回锅,挂浆翻炒。只见金黄油亮,外紧内嫩,嚼起来也有递进层次,像目下流行的什么什么教育活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很有内涵的;又如姑娘家,身段好体形好只是内在,还需在面里打个滚,粉饰一新,油锅里一氽(tun),煎炸镀金,味道自是大不一样的。

若加上几块碧绿辣椒点缀,就是“辣子肉段”,看着色彩斑斓,更是诱人,当然辣椒也成肉价钱了。

“溜肉段”一份也就几块而已,价比“烧茄子”又高了一个档次。同一阶级同一层面的还有诸如“焦里脊”、“挂浆里脊”等等。

“溜肉段”老焦头是不轻易出手的,国民百姓一个月一人半斤猪肉,哪经得起老焦头耍弄,只有五一十一放假,向亲爱的母亲、亲爱的党献礼时,才会露一手,让我们光棍吃肉就想起母亲的诸般好来,感激不尽。

现在天天有肉吃了,那肉味却不对了!

东北菜远不止这些了,天天吃顿顿吃,胃里塞得更多的其实是家常菜“炖土豆”、“白菜汤”、“土豆片”、“倭瓜片”之流,见了,胃就打不起一点精神,动力全无,蔫了。

挑好听的说,是俺中国人的好习惯,所以记忆里东北菜,首先跳出是咽口水回味的。好比想起当年东北的好姑娘,慢镜头回放的,必然一个个美若天仙,若是一个个丑八怪不堪入目,不是找罪受,活受罪,和自己过不去吗?

写以上文字,咂巴咂巴嘴,又回味了一遍记忆里的美食,忘了痛的苦的,留下甜的美的,养神养心,多好啊。

                                                                          2005.6.25


 柳杨公社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33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