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知青》电视,说“知青”往事(四):上山下乡史不仅仅是知青的历史 作者:网中人


 

〖并非结束语〗:

  上山下乡史不仅仅是知青的历史

全剧以黑风口林火和夕阳西下告终,辅之以三年后即1979年白桦林火车站站长的一句话“都回家了,来的时候热热闹闹,走的时候乱七八糟”。那场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在电视剧里就这么虎头蛇尾、一闪而过地结束了。但是,最后字幕里那几个字“伴随知青们共同走过那段历史人生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使我又一次感到,那段历史的确不是一千七百万知青的历史,也不止他们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还有尚无人关注、研究的那个年代里从事知青工作的机构与人员。

前不久我看到自己留存的“废纸碎片”里,有一张1976年的“回沪青年情况分析表”,那是我病退回沪后“等待重新安排工作”期间在街道“知青办”和里委会“义务劳动”时无意之中留下的。

回顾当年里弄干部的日常工作,有一大块“管人”的内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一老一小一黑一青”。“一老”是退休职工,主要是组织退休回家的职工开展政治学习为主的活动;“一小”主要是小学生,暑假期间集中起来开展“向阳院”活动;“一黑”是对“黑五类分子”实行“群众专政”,除了日常监管之外,重大政治活动时则集中看管;“一青”就是对下乡知青的管理,到了元旦春节期间更成为重中之重,并由街道“知青办”主管狠抓。

方法之一,就是从居民小组、里委会、街道逐级掌握回沪知青的动态与数字!那张表格里,不仅有“回沪总数”“正常回沪青年”“长期在沪青年”的区分,还要细分,如“回沪总数”要分为“正常探亲”“长期在沪”;“正常在沪青年”不仅要细分为“可走数”“暂不能”,还要进一步细化——“可走数”要分为“已走数”“即将走”“思想病”,“暂不能”要分为“本人有病”“家有困难”“安置问题”“四月份走”“五月份走”“六月份走”“六月后走”……,相当详尽。待我找出当年的工作笔记,再全面完整地解读一番。我相信,现在几乎无人关注这方面的历史痕迹。

看《知青》期间浏览那张表格,真是感慨万万千!上述来自基层的数据花费了多少心思啊!当年三百亿安置费只是国家的直接投入,而为了“巩固和发展新生事物”又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呢?恐怕永远无法统计了。问题是,如此浩大的的投入,于国于民又产出了什么?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在两年前逐步形成的思路(详见《我们为后代留下些什么——新年静思》)。知青生涯是当代中国发生的数千万特殊人群的特殊经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为一个亲历者,应该给后人留下些什么,这是值得做的事情。固然,很多知青朋友认为,既已时过境迁,又何苦回首反顾。然而,人各有志。诀别过去并不是唯一选择。当然,回顾那场亘古未有的知青经历,不是也不能是歌颂那个不堪回首的时代,不能也不应该是一味回忆知青的苦难。

我不想重唱那些曾经豪情万丈的英雄主义战歌,也无意卷入“无悔有悔”之类的争论,当许多关键的内幕还远远没有揭开的时候,纵然有“当代人修当代史”的豪情壮志也只能无济于事,所以对这场狂潮的历史评价必定是后人做的。那么。我们这些亲历者还可以做些什么?能够为后人留下些什么?应该为后代创造些什么条件?我觉得,要把那些岁月、那些事件、那些风土、那些人情,来龙去脉,耳闻目睹,留下一个亲历者的真实记录,这就是我们这代人为后代留下的遗产。

基于此,我们现在的回眸当年就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不停留在同龄人之间的交流。而是要让后代人能够看得懂,能够了解那个时代,读懂那个时代。我已经年届花甲,加之疾病缠身,说不定往日无多,就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吧。抓紧宝贵的时间与精力,为后人留下尽可能多一些的真实、准确、完整。


 网中人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62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