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记忆》背后的故事
作者:林小仲
|
|||||
【梦随风万里】: 《知青记忆》背后的故事 2010年12月,由内蒙阿荣旗政协编辑的《知青记忆》面世了。这本文史资料收集了80余篇文章,记录着北京、海拉尔、天津、上海知青们在阿荣旗的青春奋斗历程。 一个旗(县)能为当年的知青们,编辑一本50余万字的回忆录,在全国也不多见,这里凝聚着编者们的辛劳和友情。 阿荣旗政协主席郭英,一位热情豪放的达斡尔族女干部,为留下这段珍贵的知青史料做了大量工作。郭英和阿荣旗人大主任张洪珠年轻时,都曾作为知青在格民公社下乡。我的朋友,原阿荣旗旗委书记谭宏宇,也曾是下乡扎兰屯的知青。2010年5月,郭英在北京盛情邀请近百位当年下乡阿荣旗的北京知青座谈,共商编写《知青记忆》的征稿方案,布置相关征稿工作。 张元正、徐大年、史强等北京知青不辞辛劳,跑前跑后为促成此事奔波。张元正在阿荣旗下乡25年,文革时因"资本家"家庭出身,被划归"黑五类"。1968年到阿荣旗长安公社下乡,两年后与一位贫农的女儿结婚。14年的农民生活,张元正同妻子安家立业,他带领农民,将一个不太富裕的生产队,变成远近有名的富队。他为编辑《知青记忆》的阿荣旗来客,做了许多后勤服务工作。 徐大年是毕业于北大附中的高材生,父亲是位高级工程师。徐大年曾在阿荣旗长安公社长安大队下乡九年,他将有关科技知识传授给了农民,将北京蔬菜引进到阿荣旗。为了协助《知青记忆》征稿,他默默做了大量电脑文案工作。 史强一个性格开朗的北大附中毕业的女知青,曾和徐大年在阿荣旗一个青年点。为了这本书,她积极动员社会资源征集稿件,她的《三十年前的回忆》一文十分感人。文章的第一个小标题却是"不想插队",她记述了许多知青当年下乡时的心理。这个家在西苑机关的女孩,当年没有别的生活出路,只有去当农民,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史强为这本书,在北京和阿荣旗之间,发挥了联络员的重要作用。 黄弦生曾在阿荣旗太平庄公社下乡,返城后曾长时间在铁道部工作,他曾千方百计帮助将铁路修到阿荣旗,为自己留下青春的第二故乡做出可贵的贡献。老黄积极为《知青记忆》征稿,在他们组织带动下,太平庄北京知青为本书撰稿最多。 我也努力为此书征稿,希望史料价值高一些,代表面更宽泛一些。我首先想到师院附中学兄李齐雨。李齐雨的父亲是开国上将李聚奎,年轻时随彭德怀参加萍乡起义,建国后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文革惨遭迫害。他们在阿荣旗图布新公社建国大队插队,那个青年点开国将军和部长的子女多达十几位,大都是父母文革受迫害,子女被变相流放。我希望从他们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知青岁月,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这也是这本书的遗憾。此外,在阿荣旗插队的北京知青中,有许多名人之后,包括北京四大名医之子。也有许多返城后,功成名就的知青名人,如美院著名画家、大学教授、文学所研究员、中学校长等人,都因种种缘故,未能落实。由于时间匆忙,这本书的思想深度和代表的广泛性,都有缺失。由于编者的经验,文章内容选择及文字处理上,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我曾在阿荣旗图布新公社兴旺大队下乡,我邀了知青点的傅中、金羽高、肖庆平、李京京、刘晓明等人的文章,傅中《闹红卫兵那年》、刘晓明《重返阿荣旗》、金羽高《插队生活小记》、李京京《生产队的庄稼满山岗》和肖庆平的从大洋彼岸寄回的访谈录《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我还力邀原阿荣旗格民公社知青,北师大教授许惠英等为本书撰稿。 傅中是我们青年点的才子,招聘中学教师时回到北京,恢复高考后,他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曾是物资部中字头公司的副总经理。我曾戏言傅中最大特点:"能将一句大家都听得懂的话,说得大家谁都听不明白"。这也许就是学问,有些教授和专家都爱这样讲话,无限扩大外延,无限加深内涵。傅中是个善良、厚道的人,他认真写了一篇稿,内容是几位在阿荣旗下乡北京知青精神分裂和意外伤亡。我出于为《知青记忆》编者考虑,选择了他发表在《草原启示录》中的《闹红卫兵那年》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傅中以精彩的笔墨,生动的描绘,记述下乡生活。其中一个故事,一个知青在公社遇到的一件事,公社秘书与闹离婚女社员的对话,及这位知青搅活其中的故事,内容幽默辛辣,就是一个活脱东北小品剧本。但有过共同经历的人,能在傅中的调侃中品味出那个特殊年代,人生的酸、甜、苦、辣。可惜的是编者收录时,将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丢掉了。傅中这段画龙点睛的话是:"我总记着阿荣旗夏天的草甸子,才美呢,到处是花、是草,最多的是芍药,最名贵的是黄芪。" 北师大教授许惠英曾下乡阿荣旗格民公社,她的《十八岁的幻灭》,记述了一位姓张的女知青悲惨命运。这位女知青很早就嫁给了农民,婚后她生了个女孩,有了孩子,她再也不是受人疼爱的知青了,比锄地还繁重的家务活落在了她的肩上。她累的受不了了,耍小性子不干。可她的丈夫说:"是我媳妇就得给我干,要不,抱孩子回北京。"半年后,因为她丈夫和婆婆不同意她做人工流产,她一气之下喝下一瓶敌敌畏,死了。许惠英在文章中说,她难过了许久,有一个时期,只要一想起这个女知青,神采飞扬的面容,她就哀伤,继而是不解的困惑。许惠英回首往事,只觉得当年这些女知青们太年轻了,女孩子十六、七岁时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怎能承受"改天换地"的重荷呢? 肖庆平的文章是我三顾茅庐请来的,越洋电话、电子邮箱全用上了。他家住在加州洛杉矶,我没有登门造访,成本太高。肖庆平经历很独特,他的父亲是周恩来总理在建国初期,从美国请回来的水利科学家。但在文革中庆平的父母均因海外关系受迫害。肖庆平下乡阿荣旗十年,曾任大队书记。返城后,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国际共运专业。他在那里读完博士,携全家到他出生的美国定居。他一直在洛杉矶的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肖庆平是个非常聪明且有很强记忆力的人,他的夫人王明明也是我们知青点的同学。历史出现了这样一个戏剧性的画面:"上世纪五十年代,肖庆平年轻的父母,带着在美国刚刚出生的肖庆平,从美国返回百废待兴的祖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民大学科社系毕业的肖庆平博士,带着同是共产党员的夫人和他们的儿子,乘飞机从中国返回美国定居。"历史竟然有这样逆向相似的事情发生,让人感慨不已。 肖庆平应该是《知青记忆》撰文知青中学历最高者之一。他的文章既有历史的反思,也有学者的功底。他在文章的后记里写道:"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插过队,您心中会有一部插队史吧?无论下乡时间长短,在我们的生活史上,插队总是占据一席之地,谢谢您看完这篇杂记。""插队"是我们生命中最早的一个特有的时代符号(广义上的"红卫兵"不计)。它给您和我标定了一种群体方位感。我辈插队知青,无论天涯海角,由此相别于他人,我们得以激烈争论,得以自豪慨叹,得以集资办展,得以怒发冲冠,得以一掬热泪,得以百结愁肠,得以有此笔会,得以遥想当年,不一而足。我亦在此得以"多情"神游,您不会"笑我"吧?"在编书过程中,我还结识了王凯、何杰、刘天亮、李金芳、田素媛、李春亮、许惠英、徐杰等知青朋友,我为他们的文章和人生经历所感动。阿荣旗政协郭英、李段述、吕运平、杨静、边洪生等人,为《知青记忆》成书竭尽心力。尽管这本书也难免有缺憾,不能用简单的文史或学术价值标准去评估。毕竟阿荣旗编辑的《知青记忆》用五十多万字的专著,留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几千北京、海拉尔等地知青在内蒙古阿荣旗的青春记忆。国家图书馆将我寄去的两本《知青记忆》收藏,我还将阿荣旗寄来的上百本《知青记忆》分别面送和邮寄给当年的知青伙伴们。 2011年6月11日,我在北京召集在阿荣旗下乡的各公社代表,为《知青记忆》召开发行仪式,会后我代表与会22名代表执笔向阿荣旗发去致敬电。我们在给阿荣旗委、旗政府贺电里说,我们是1968年9月到阿荣旗上山下乡的北京知青,当年1500多名北京知青将青春和汗水献给了阿荣旗的山山水水。2011年6月11日,我们原阿荣旗七个公社的22位知青代表在北京聚会,为阿荣旗政协编辑的《知青记忆》大型文史资料召开发行仪式,并致电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我们由衷祝福,在阿荣旗委、旗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的第二故乡阿荣旗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2011年6月21日阿荣旗委、阿荣旗政府发来给北京知青朋友们的致敬电。致敬电说,你们发来的致敬电已收悉!非常感谢北京知青朋友对《知情记忆》一书给予的高度评价,由于我们编写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有限,难免会存在一些缺憾,恳请广大知青朋友给予批评指正。借此机会,谨代表阿荣旗委、人大、政府、政协,对参与文史资料《知青记忆》出版发行的北京知青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广大北京知青朋友多年来给予阿荣旗的倾情关注和大力支持致以崇高的敬意!回首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那段难忘的激情岁月里,正值风华正茂的你们,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从大都市告别父母、告别亲人、告别朋友,意气风发地踏上阿荣旗这片黑土地,开荒种地、修路建房、教书育人、治病扶困。广阔的阿荣大地刻录下你们辛勤劳作的身影,秀美的山川留下你们无悔的脚印。当年,正是缘于你们的到来,阿荣大地骤然现出了勃勃生机。是你们带来了大都市先进文化,带来了知识青年的乐观精神,是你们架起了南北沟通的人文桥梁。"知青"成为你们一生永不退色的光荣名字,而阿荣旗则成为你们的第二故乡。在阿荣旗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中,你们和阿荣各族人民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结下了深情厚谊。这里有你们亲手开垦的沃土,有你们亲手耕作的良田,有你们亲手建造的家园,还有你们魂牵梦绕的战友、兄弟、姐妹,更有你们曾经言传身教影响过的新一代青年。 阿荣的山山水水在日日夜夜的思念你们,家乡的父老乡亲在翘首盼望你们,我们热烈地欢迎曾经在这里挥洒汗水的广大知青朋友带来巨大变化。让我们在大兴安岭南麓阿伦河畔再相会!最后,恭祝知青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顺达! 阿荣旗委、旗政府的复电情深意长。一本厚厚的文史资料——《知青记忆》,复原了一段尘封难忘的历史,架起了历史与这段记忆联系的桥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