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所大学 作者:为之60


 有这样一所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不是一流名校,但也有六十四年的建校史。本世纪初,该校乔迁新址,不仅在学校的规划与建筑上独具匠心,在学校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上也很动了一番脑筋,力求历史与现代、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很多可圈可点之处,让人意外惊喜。

   
    “门柱广场”。

老校区大校门四个门柱原样搬到新校区大门内的广场上,成为一组雕塑,营造出非常醒目的独特景观。校友返校,都会在门柱旁感叹岁月沧桑,并与之合影,把自己留在学校的历史中。

   
    门柱上的野草是原装,那些斗拱浮雕体现土木建筑类学校的性质。那块老校牌也是学校历史的见证。

老校门附近地面用老校区原来的马路边石铺设(左图)或用废旧枕木铺设(右图)。

   

   
    校园鸟瞰(局部)

那一片五层红砖房是教学区。远处的高层建筑不是学校内建筑。

教学区是一种网格式且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庭院组合,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图中左下至右上的长廊将教学区、图书馆、实验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条长廊近八百米,共三层,其中二层是可封闭空间。最初此构想被认为奢华,但得到校方认同。建成投入使用后各方反应极好。首先,学生自然而然地习惯在交通方便的长廊二层活动,校园内从此少见到处停放的自行车。特别是在东北那漫长而严寒的冬季,带采暖设施的长廊空间更受到学生的欢迎。其次,长廊内可以成为一个多功能公共空间,各种展示、社交、学习、上网等活动都可以在其中进行。

   
    这就是长廊二楼“风雨廊”式的室内通道。

   
    长廊内的“院士墙”,展示了全体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照片和简介。凡来过学校的院士则特别注明。

   
    家乡频道:每一台电视机都播放某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卫视节目,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随时能看到自己家乡的电视节目。

长廊仿佛一个博物馆,好多过去的用品都成为展品。如下面这部手摇打字机就是其中之一,让那些玩惯电脑键盘的男生女生开开眼界。

   

   
    这个装置艺术作品可看作艺术墙,由报废的旧天枰和宇宙背景组成,名为《衡》。中间那两根指针是时钟的时针分针,但周围没有时刻显示,寓意时间要靠自己掌握。

   
    学生在长廊内上网和自习。后面悬挂的牌子上写着“校园网免费上网区”。

学校不厌其烦,尽可能把老校区的物品作为物质文化遗产搬到新校区,留住人们的记忆,同时也影响青年学生的文化价值观。

   
    建筑小品“木屋”,是学生小憩之处。壁画和上方两个代表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斗拱”、下方一百多块红砖都来自老校区。

   
    钢筋混凝土柱的外面饰有老校区建筑物上的红砖。

   
    这一段栏杆上的木扶手和金属饰物都是老校区教学楼内的东西。

考研专用自习教室,里面的桌椅都是老校区教室里的物品。准备考研的学生对号入座,其他学生不得入内。

因桌椅本身几乎被当作文物,所以申请批准后拥有这么一套破旧的木桌椅几乎成为荣誉。由于桌面年久失修凸凹不平(可能还有蹩脚文学家的打油诗或“我爱XXX”之类的刻字),所以都铺上了厚纸或布,上面可能写有主人的大名或特殊记号。

   

学校还有其他更具创意的地方。前面那张鸟瞰图下方有一大片绿地,那是“原始森林”,即建校前此地的原生态植被。校方将其定为“自然生态保护区”。

   

“原始森林”树木杂乱无章,一片苍翠。看见一只喜鹊。据说还有野鸡。

   

校园其他地方也是鸟语花香。川西少见的丁香花大概是这里的“校花”吧,到处可见,香气袭人。有些花也不认识。要在室外生长,是耐寒植物。

   
    丁香花开香满园。

教学楼前有二十亩大小的一片水稻田,也是保留下来的原生态景观。这是校园里最出彩的地方。

理工科院校的领导有这种顺其自然的理念,真是难能可贵。现代教学楼前一片田园风光,更是独具一格。每年插秧、收割季节,此地热闹非凡。参与劳作的多为优秀学生,还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大家都以此为荣。

   
    教学楼前去年的谷草堆。

学校特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来校指教。袁先生欣然题词:稻香飘校园,育米如育人。

   

稻田景观四季不同:春季插秧前稻田水平如镜。夏季秧苗一片翠绿,晚间一片蛙鸣。秋季,金黄的稻田硕果累累。冬季雪后一片洁白——有意保留的一小块未收割稻田引来大群麻雀争相啄食,人与鸟和谐相处。

   
    一公斤装“建大金米”,是“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指定礼品”。

从保留稻田到如此漂亮的最终产品,你看做了多少文章?所以此“稻田景观”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国际设计大奖。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遗产最主要载体。作为一所建筑院校,沈阳建大当仁不让地收集保护了不少当地古老建筑,还有其他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历史遗存物。

   
    这是百年前外国传教士建立的医院,整体从市区内搬迁到校园内。从外观到内部,都是当年风貌。从墙砖到门窗,都是当年旧物。有趣的是,这里也就是当前正常运作的校医院。室内只有木楼梯是新的,但楼梯上的铜质防滑条还是从前的物件。

沈阳建大还以同样的方式把市区内面临拆迁的两幢清代建筑“十王府”和“八王寺”原样搬到了校园内。部分学生也参与了迁建活动。

   
    “十王府”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子多铎的府邸。这是迁建后的内院。

   
   左图: “十王府”一角。远处可见校医院。右图:“十王府”内镶铜钉的木门。

    
    这曾是一座寺庙的主体建筑,称“八王寺”,大概也与皇室有关。学校觉得校内建寺庙不妥,改名“八王书院”,请文物专家罗哲文题写匾额。

   

   
    书院内的彩绘梁柱。

墙上那些人头像是历史上所有状元的形象,设计艺术学院教师正在绘制过程中。这古老建筑内的“状元墙”恰与长廊内的“院士墙”遥相呼应。

   
    “八王书院”后面的“日俄战争残垣”。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侵占中国东北而在中国土地上大打出手,满清政府竟宣布“中立”。这是中国的国耻。留此遗迹可警醒后人。

   
    沈阳五里河体育场曾是当年中国足球队获胜关键小组赛从而唯一一次取得奥运会决赛资格的地方,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然而该体育场却在球迷的一片反对声中拆除。沈阳建大领导找到有关方面做工作,获准把一些建筑构件搬回学校作为纪念物。

大概是体育场内遮雨棚的支架。五个红字是“记忆五里河”,没有字的那个圆板是五里河体育场的照片。

   
    题名“刚强”的现代雕塑,由五里河体育场拆下的两根巨大钢梁组成。

   
    校园小景:从沈阳老工业区拆回来的废旧钢桁架。直观教学模型。

   
    教学楼走廊一角:玻璃盒子里是东北军北大营马厩上的一块残垣。由此知道北大营是中国军队打响抗日第一枪的地方。这就是真实历史:东北军将士并没有全部都遵从“不抵抗将军”张学良的命令。后面墙壁上是设计艺术学院教师的作品《英雄》,获得建军80周年美术作品展三等奖。

   
    教学楼走廊一角:内蒙古校友赠送的木轮大车。

   
    教学楼走廊一角:一对车轱辘。后面仿汉代画像砖风格的壁画是设计艺术学院教师的作品。猜测那几个象形文字(小篆?)中有“诗书乐”、“车马”、“门”?

   
    校园雕塑《滚滚向前》,获2008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评选展优秀奖。

铁辊是修建新校区用过的实物。凡毕业二十周年的年级,可集体捐赠一座代表本年级的塑像。

   
    “七七级”形象,全国唯一一座吧?

“七七级”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那次高考难度很低,因为一代年轻人都被“知识越多越反动”、“书读得越多越蠢”、“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也不要有文化的精神贵族”等等邪说蛊惑了十多年。这件事情本身只是恢复常识,回复常态。但是在那个荒唐年代,这件事却是划时代的,因为它标志着社会价值观的根本改变,标志着对人的评价标准的根本改变。它最直接地影响了几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年轻人。此后几年,全社会学文化、学科学渐成潮流,大家都憧憬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学校博物馆大厅正中一面彩色马赛克装饰的壁画,反映古埃及的某一生活场景,取自市中心一家日据时期修建的电影院(当然早已拆毁)的一面砖墙。当时马赛克还是一种新型饰面材料。

   

博物馆内图片居多,如建国60周年优秀建筑作品展的全部资料照片等,但实物还需充实。不过沈阳建筑大学领导似有一种“博物馆意识”,不仅这座建筑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可以期待,校园本身也充满博物馆氛围,对学生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估量。

                                                                               2012-05-20


为之60文集:http://hxzq.net/showcorpus.asp?id=147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